储能设备及其储能电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7671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31 20: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储能领域,尤其涉及一储能设备及其储能电源,进一步地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储能设备及其储能电源,其中所述储能电源包括至少一电源主体以及一输出部,所述输出部包括至少一DC输出模块,所述DC输出模块包括至少一DC对接输出单元,其中所述DC对接输出单元被电路连接于所述电源主体,以供该用电设备被对接于所述DC输出模块的方式电路连接于DC对接输出单元。DC输出模块的方式电路连接于DC对接输出单元。DC输出模块的方式电路连接于DC对接输出单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储能设备及其储能电源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储能领域,尤其涉及一储能设备及其储能电源。

技术介绍

[0002]储能系统离并网功能使得储能系统可以实现储能电源与电网间的交直流切换,在离并网功能中存储电量,以用于供电于紧急用电的设备。值得一提的是,并网是指用电或发电设备与电网相连接,吸收电网电能或者向电网发电。离网是指用电或发电设备不与电网连接,由储能电源提供电能。
[0003]现有的储能电源设有多个输出接口,以用于不同的设备被连接于储能电源。用户通过一些数据线或者充电线将至少一个设备连接于储能电源后,所述储能电源可供电于设备。当储能电源供电于多个设备时,由于储能电源的输出端口的端口类型和数量的限制和设备的充电头类型的匹配量,常常需要将储能电源连接一个插排,以满足不同设备共同充电的需求。因此设备得与储能电源处在一定距离的空间范围内,并且设备必须要和所述储能电源通过电线连接,进而使得储能电源不能够为在一定距离外的至少一个设备方便地供电。更值得一提的是,多种电线被保持于至少二个设备和储能电源之间,容易发生磕绊、拉扯的意外,不利于用户安全方便地使用设备和储能电源。
[0004]此外,由于不同的设备需要配备不同的数据线。因此,数据线的保存和携带也是用户头疼的一个难点。由于数据线数据线种类很多,类型不一,很容易丢失或者放置地到处都是,用户需要更多地精力去保存和携带数据线。此外,通过数据线电路连接的储能和设备也会看上去更加凌乱。
[0005]从另一个方面说,由于储能电源必须要和设备通过电线连接,进而使得储能电源不能够跟随行走的设备的方式供电于设备。有些只在短距离范围内活动的设备可以被储能电源拖拽者运作,但是如果设备需要扩大运作范围,储能电源就会成为较大的工作阻碍。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储能设备及其储能电源,其中,储能电源以接触连接的方式供电于至少一个用电设备,减少了数据线的传输。
[0007]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储能设备及其储能电源,其中,储能电源能够以无绳地的方式供电于用电设备,解决了用户不同位置的用电设备充电的需求。
[0008]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储能设备及其储能电源,其中,储能电源能够以对接的方式连接于用电设备,用电设备被电路连接于储能电源。
[0009]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储能设备及其储能电源,其中,储能电源的DC连接模块的至少一 DC对接输出单元被设置。
[0010]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储能设备及其储能电源,其中,储能电源的DC连接模块的至少一 DC对接输出单元被外置。
[0011]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储能设备及其储能电源,其中,储能电源的DC连
接模块的至少一 DC对接输出单元被内置,以使得被收容于存储电源的用电设备被供电。
[0012]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储能设备及其储能电源,其中,用电设备以被收容的方式设置于储能电源,使得用电设备使用的过程中可以直接接触的方式电路连接。
[0013]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储能设备及其储能电源,其中,储能电源以收容的方式设置于用电设备,使得用电设备使用的过程中可以直接接触的方式电路连接。
[0014]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储能设备及其储能电源,其中,储能电源可输出AC/DC的至少其中一个。换句话说,储能电源不仅可以被供电于DC设备还可以被供电于AC设备。
[0015]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储能设备及其储能电源,其中,储能电源输出AC电流,用电设备被直插于储能电源的方式被电路连接。
[0016]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储能设备及其储能电源,其中,储能电源输出DC电流,用电设备以无绳的方式电路连接于储能电源。
[0017]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储能设备及其储能电源,其中,储能电源同时供电于至少二个用电设备,其中储能电源的其中至少一个电路连接方式是无绳地电路连接。
[0018]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储能设备及其储能电源,其中,储能电源可同时无绳连接于至少二个用电设备。
[0019]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储能设备及其储能电源,其中,储能设备可通信地于用电设备,用电设备的电量、最大电流、电压等电量相关信息被通信地被储能设备接收。
[0020]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储能设备及其储能电源,其中,设备优选地是户外用电设备,如投影仪、AC/DC户外空调、显示器、移动设备、提供局域网的通信设备、供电设备、行走设备、园林设备、音响、风扇、户外灯、烹饪设备、灯具、行走设备、健身设备,设备的类型不受到任何限制。
[0021]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储能设备及其储能电源,其中,供电设备包括且不限于电池、收容至少二个电池的电池包、智能电池包的至少其中一个。
[0022]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储能设备及其储能电源,其中,移动设备包括且不限于手机、ipad、 ipod、游戏机、AR设备、VR设备。
[0023]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储能设备及其储能电源,其中,提供局域网的通信设备包括且不限于中继信号放大器、无线路由器。
[0024]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储能设备及其储能电源,其中,行走设备可以被实施为电动车、电瓶车、平衡车、电动滑板车、其他类型的玩具。
[0025]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储能设备及其储能电源,其中,园林设备包括且不限于扫雪机、吹风机、修枝机、喷水机。
[0026]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储能设备及其储能电源,其中,所述储能电源供电于至少二个设备,所述设备被间隔地保持。
[0027]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储能设备及其储能电源,其中,所述储能电源能够给保持一定距离的至少二个所述设备供电,解决了用户不同位置的设备充电的需求。
[0028]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储能设备及其储能电源,其中,所述储能设备适用于户外环境,对于用户需要移动电源时,所述储能设备设有至少二个可充电于所述设备
的充电设备。
[0029]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储能设备及其储能电源,其中,所述储能设备包括至少一所述充电设备和一储能电源,其中所述储能电源和所述充电设备可被分离地供电于至少二个设备。
[0030]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储能设备及其储能电源,其中,所述储能设备包括一储能电源和至少一所述充电装置,其中所述充电装置被设置于所述储能电源后被所述储能电源供电。
[0031]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储能设备及其储能电源,其中,所述储能设备的所述储能电源和所述充电装置可被分离的方式给不同位置的所述设备供电。
[0032]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储能设备及其储能电源,其中,所述充电装置被以收容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储能电源后被所述储能电源供电。
[0033]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储能设备及其储能电源,其中,所述充电装置可被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储能电源,其中所述储能电源适于接收AC/DC电流,并且所述储能电源适于供电于至少一该用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电源主体;和一输出部,其中所述输出部包括至少一DC输出模块,所述DC输出模块包括至少一DC对接输出单元,其中所述DC对接输出单元被电路连接于所述电源主体,以供该用电设备被对接于所述DC输出模块的方式电路连接于DC对接输出单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电源,其中所述DC对接输出单元包括至少一第一DC对接输出电源端子和至少一第二DC对接输出电源端子,以供该用电设备藉由所述第一DC对接输出电源端子和所述第二DC对接输出电源端子被电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电源,其中所述DC对接输出单元进一步地包括至少一DC对接输出通信端子,以供所述DC对接输出通信端子被电路连接于该用电设备,所述DC对接输出通信端子发送至少一供电相关信息至该用电设备和/或接收至少一设备相关信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电源,其中所述储能设备包括一壳体,所述DC对接输出单元被外置于壳体,以供该用电设备以被对接于所述DC对接输出单元。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电源,其中所述储能设备包括一壳体,其中所述壳体包括一壳主体和被置于所述壳主体的至少一对接部,所述DC对接输出单元被设置于所述对接部,以供该用电设备以被所述对接部限位的方式电路连接于所述DC对接输出单元。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储能电源,其中所述对接部具有至少一收容腔,其中所述对接部被置于所述壳主体,以供该用电设备被直推至所述对接部的所述收容腔的方式被电路连接于所述DC对接输出单元。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电源,其中所述输出部包括至少一所述DC对接输出单元和至少一DC连接输出单元,其中所述DC连接输出单元被电路连接于所述电源主体,所述DC连接输出单元以电线连接的方式输出直流电。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能电源,其中壳体进一步地包括至少一对接适配部,所述对接适配部进一步地具有一移动轨道,并且所述DC对接输出单元可沿着移动轨道在所述壳体的高度方向上往复移动,以供可调节地对接于所述用电设备。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电源,其中所述电源主体包括至少一电池模块、至少一控制模块以及至少一DC

DC变换模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斌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齐享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