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保持杆和拉线的用于车辆开启部件的备用进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17634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31 20:31
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开启部件的备用进入装置,其包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具有保持杆和拉线的用于车辆开启部件的备用进入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动车的领域,并且旨在与车辆开启部件(ouvrant)相关联的备用进入装置。
[0002]例如,为了允许进入机动车辆,诸如门之类的开启部件设有进入装置。最常见的进入装置是机械连接到锁的把手,使得使用者对把手的致动会致动锁并使之能够打开 。
[0003]此外,目前存在更先进的进入装置,其中,进入装置的正常操作不需要机械连接。这些装置通常包括用于感测使用者手的存在的传感器。如果使用者被授权打开车辆,例如,如果他或她随身携带了所需的徽章(badge),则车辆致动开启部件的锁中的电子锁定件(g
â
che),从而允许进入车辆。
[0004]由于在正常操作中不需要与锁有任何物理连接,因此这些进入装置使得能够减少质量、体积和成本,并提高使用舒适度。然而,特别是出于安全原因,这些进入装置仍然需要备用进入装置,以便在紧急情况或电气故障时提供与开启部件的锁的机械连接。

技术介绍

[0005]已知设有进入装置的车辆,该进入装置在正常操作中在开启部件的把手和它的锁之间没有机械连接。这些已知的装置包括备用进入装置,该备用进入装置包括用于致动锁的机械的且可收起(escamotable)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改进现有技术的备用进入装置,以便允许在紧急情况下打开设有进入装置的开启部件,该进入装置在把手和开启部件的锁之间没有机械连接。
[0007]为此,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开启部件的备用进入装置,包括:
‑ꢀ
可抓握的拉杆,其设有保持锁定件并且连接到锁致动器,该可抓握的拉杆被设计成占据收回位置和展开位置,在收回位置,可抓握的拉杆被收起在护套中;在展开位置,可抓握的拉杆在护套之外;
‑ꢀ
第一弹性构件,其将可抓握的拉杆推向其展开位置;
‑ꢀ
保持杆,其相对于护套枢转并包括闩销,该保持杆被设计成占据阻挡位置和用于释放可抓握的拉杆的释放位置,在阻挡位置,闩销设置在保持锁定件中,从而将可抓握的拉杆保持在其收回位置;在用于释放可抓握的拉杆的释放位置,闩销在该保持锁定件之外;
‑ꢀ
第二弹性构件,其将保持杆推向其阻挡位置;
‑ꢀ
拉线,其连接到保持杆并且被设计成通过将保持杆拉向其释放位置来推动保持杆。
[0008]可抓握的拉杆安装成能够根据以下三种模式在护套中平移移动:
‑ꢀ
手动驱入模式,其中可抓握的拉杆抵抗第一弹性构件被推回到护套中,保持锁定件通过使保持杆抵抗第二弹性构件向其释放位置枢转来推动保持杆;
‑ꢀ
受控驱入模式,其中拉线通过将保持杆拉向其释放位置来推动保持杆,由对保
持锁定件进行驱动的闩销使可抓握的拉杆抵抗第二弹性构件被推回到护套中;
‑ꢀ
顶出模式,其中在第一弹性构件的作用下,可抓握的拉杆在顶出方向上从其收起位置向其顶出位置平移移动。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备用进入装置例如在车辆内执行两个独立的功能:
‑ꢀ
在车辆发生事故的情况下,车辆的诸如车门的开启部件必须能够由应急服务人员从外部打开。在事故发生时,车门一般都还没有上锁。车辆还控制备用进入装置的电动顶出功能,使得拉杆被释放并占据其展开位置。装置的这种触发在这里被称为“受控触发”。借助于由预备好被抓握的拉杆所提供的机械连接,开启部件因此预备好从外部手动地被打开;
‑ꢀ
在车辆不再具有必要的电能(例如,电池耗尽)的情况下,使用者可以根据机械顶出功能手动致动备用进入装置,该机械顶出功能释放拉杆,使得拉杆占据其展开位置并且可以由使用者致动。装置的这种触发在这里被称为“手动触发”。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备用进入装置用少量的部件执行这两种功能,从而确保减小体积和成本,并且增加可靠性。
[0011]具体来说,电动顶出器包括单一的中心部件(保持杆),其允许受控触发和手动触发。在手动触发的情况下,保持杆由拉杆的运动直接致动,拉杆本身由使用者致动,而在受控触发的情况下,拉杆的运动由保持杆直接控制,保持杆本身由拉线的拉动致动。
[0012]因此,得益于移动的机械部件数量的显著减少,备用进入装置获得了极其紧凑的形式,这通过手动顶出器和受控顶出器之间的直接协作而成为可能。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备用进入装置可以具有以下单独或组合的附加特征:
‑ꢀ
拉线由形状记忆合金制成,通过缩短拉线将保持杆拉向其释放位置;
‑ꢀ
该装置包括通过拉线中的电流循环来加热拉线的装置;
‑ꢀ
拉线的两端并排紧固在止动件上,拉线在凹槽处围绕保持杆;
‑ꢀ
凹槽具有带有正交轴线的双曲率;
‑ꢀ
凹槽由两个凸缘框住,以用于在保持杆处于其释放位置时限制拉线;
‑ꢀ
拉线的两端压接到电连接器上,电连接器紧固在止动件中;
‑ꢀ
保持锁定件包括两个相对的壁,两个相对的壁分别限定手动触发表面和受控触发表面;当保持杆处于其阻挡位置时,闩销抵靠受控触发壁被阻挡;在手动驱入模式期间,手动触发表面通过使保持杆向其释放位置枢转来推动保持杆;在受控驱入模式期间,闩销将受控触发表面推回;
‑ꢀ
闩销包括与受控触发表面配合的倾斜表面;
‑ꢀ
受控触发表面具有与闩销的倾斜表面相同的倾斜度;
‑ꢀ
手动触发表面是倾斜的,在手动驱入模式下形成闩销的轨道。
[0014]根据另一个主题,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包括如上所述的用于车辆开启部件的备用进入装置的机动车辆的门。
[0015]根据另一个主题,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动车辆,其包括如上所述的用于车辆开启部件的备用进入装置。
附图说明
[0016]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从以下参考附图的非限制性描述中变得显而易见,在附图中:[图1]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备用进入装置的透视图;[图2]图2是图1中备用进入装置的剖视图;[图3]图3示出了处于受控驱入模式的图2中的装置;[图4]图4示出了处于顶出模式的图2中的装置;[图5]图5示出了倾斜后的图2中的可抓握的拉杆;[图6]图6示出了处于手动驱入模式的图2中的装置;[图7]图7示意性地示出了一种机动车辆,该机动车辆开启部件中的一者设有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备用进入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用于车辆开启部件的备用进入装置沿竖直平面的局部横截面的透视图。该视图显示了构成该装置的各种元件及其内部布置。该备用进入装置旨在隐藏在车辆的把手(把手不设有用于致动锁的机械元件)内部,以便提供备用的机械连接。
[0018]该备用进入装置包括将该装置的所有元件集合在一起的壳体1(在图1的横截面中观察)。壳体1包括柱形护套2,在护套2中设置有可抓握的拉杆3。可抓握的拉杆3连接到锁致动器,在此,锁致动器由线缆4构成,线缆4的端部5紧固到用于致动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用于车辆开启部件的备用进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
可抓握的拉杆(3),其设有保持锁定件(11)并且连接到锁致动器(4),所述可抓握的拉杆(3)被设计成占据收回位置和展开位置,在所述收回位置,所述可抓握的拉杆(3)被收起在护套(2)中;在所述展开位置,所述可抓握的拉杆(3)在所述护套(2)之外;
‑ꢀ
第一弹性构件(17),其将所述可抓握的拉杆(3)推向其展开位置;
‑ꢀ
保持杆(7),其相对于所述护套(2)枢转并包括闩销(10),所述保持杆(7)被设计成占据阻挡位置和用于释放所述可抓握的拉杆(3)的释放位置,在所述阻挡位置,所述闩销(10)设置在所述保持锁定件(11)中,从而将所述可抓握的拉杆(3)保持在其收回位置;在用于释放所述可抓握的拉杆(3)的释放位置,所述闩销(10)在所述保持锁定件(11)之外;
‑ꢀ
第二弹性构件(9),其将所述保持杆(7)推向其阻挡位置;
‑ꢀ
拉线(14),其连接到所述保持杆(7)并且被设计成通过将所述保持杆(7)拉向其释放位置来推动所述保持杆(7);所述可抓握的拉杆(3)被安装成能够根据以下三种模式在所述护套(2)中平移移动:
‑ꢀ
手动驱入模式,其中所述可抓握的拉杆(3)抵抗所述第一弹性构件(17)被推回到所述护套(2)中,所述保持锁定件(11)通过使所述保持杆(7)抵抗所述第二弹性构件(9)向其释放位置枢转来推动所述保持杆(7);
‑ꢀ
受控驱入模式,其中所述拉线(14)通过将所述保持杆(7)拉向其释放位置来推动所述保持杆(7),由对所述保持锁定件(11)进行驱动的所述闩销(10)使所述可抓握的拉杆(3)抵抗所述第二弹性构件(17)被推回到护套(2)中;
‑ꢀ
顶出模式,其中在所述第一弹性构件(17)的作用下,所述可抓握的拉杆(3)在顶出方向上从其收起位置向其顶出位置平移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X
申请(专利权)人:纬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