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散热的碳性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7222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31 20: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散热的碳性电池,包括电池保护壳和齿形散热器,所述电池保护壳的内部中心设置有电芯,且电芯的两侧安装有导热硅板,所述电池保护壳的内部两侧安装有齿形散热器,所述电池保护壳的外侧四端均设置有母底座和子底座,且母底座和子底座以电池保护壳的水平中轴线和垂直中轴线相对设置,所述电池保护壳的外侧顶部设置有有正极,且电池保护壳的外侧底部设置有负极。常规碳性电池以圆柱状的结构设计,体积较小,蓄电量有限,应用范围较为局限,且使用过程中出现发热问题不易处理,可能会出现安全隐患,该便于散热的碳性电池,既提高了电池本身的供电能力,又保护电池本身的电芯,还能提高电池内部的散热性能,减少了安全隐患。少了安全隐患。少了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散热的碳性电池


[0001]本技术涉及电力工程
,具体为一种便于散热的碳性电池。

技术介绍

[0002]电池作为常见的电子设备的消耗材料,为设备提供电力输出,通常电池在放电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热量,热量的持续放出和累积可能会造成电子设备的损伤或者是出现安全隐患,于是可以具有散热能力的电池应运而生。
[0003]如申请号:CN202120866779.0,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碳性电池,包括:上锌壳,所述上锌壳的底端两侧均安置有第一连接壳;碳棒,其垂直贯穿于所述上锌壳的中部,所述上锌壳的上端外部一周衔接有柔性防护罩,所述碳棒的顶端中部设置有金属帽;主锌壳,其套设于所述碳棒的外部中部,所述主锌壳的底端两侧均固定有第二连接壳,所述第二连接壳的底端设置有下锌壳;主储液仓,其设置于所述主锌壳的内部一周。该具有散热功能的碳性电池通过第一连接壳和第二连接壳分别将上锌壳、主锌壳以及主锌壳、下锌壳之间连接起来,从而在保证三者之间连接稳定性的同时,提供足够的空间来对碳棒内部的热量进行散发,整体上提高该碳性电池的散热能力。
[0004]类似于上述申请的碳性电池目前还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0005]一个是,现有的碳性电池整体上结构过于压缩,且使用场景较于狭窄,依旧为传统意义上的碳性电池外观造型;再者是,现有的碳性电池在已有的体积设计中散热效果不甚理想,且没有相关散热的空间结构,使得热量传递效能较低。
[0006]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出一种便于散热的碳性电池,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散热的碳性电池,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散热的碳性电池,包括电池保护壳和齿形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保护壳的内部中心设置有电芯,且电芯的两侧安装有导热硅板,所述电池保护壳的内部两侧安装有齿形散热器,且齿形散热器的一侧连接有散热器支架,所述电池保护壳的外侧四端均设置有母底座和子底座,且母底座和子底座以电池保护壳的水平中轴线和垂直中轴线相对设置,所述电池保护壳的外侧顶部设置有有正极,且电池保护壳的外侧底部设置有负极。
[0009]进一步的,所述导热硅板以电芯的水平中轴线对称安装,且导热硅板贴合电芯的侧边表面。
[0010]进一步的,所述齿形散热器远离散热器支架的一端连接有电芯,且与电芯接触段贴合。
[0011]进一步的,所述散热器支架以齿形散热器的水平中轴线对称安装,且散热器支架
的中间安装有散热防尘网。
[0012]进一步的,所述母底座的内部设置有滑槽,且子底座一侧连接有滑榫。
[0013]进一步的,所述滑槽与滑榫的为套嵌式结构,且滑槽的内部结构尺寸大于滑榫的表面尺寸。
[0014]进一步的,所述正极和负极均以电池保护壳的垂直中轴线对称设置,且正极和负极之间为滑动连接。
[001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散热的碳性电池,具备以下有益效果:现有的常规碳性电池皆以圆柱状的结构设计应用,体积较小,蓄电量有限,应用范围较为局限,且使用过程中出现发热问题不易处理,由于常见的电池保护外壳为金属材质,电池出现发热时,有可能会出现安全隐患,通过改进优化结构,既提高了电池本身的蓄电能力,又保护了电池本身的电芯,还能提高电池内部的散热性能,减少了安全隐患。
[0016]1、本技术,通过设置了电池保护壳,将电芯设置于内部中心,且内部填充缓冲材料,避免电池整体在遭受外部冲击时内部电芯受到损伤,提高了整体的稳固性,同时增加了电池保护壳的整体尺寸,使得内部的空间加大,可以容纳更大的电芯,蓄电量有着极大的提升,且运用场景也随之增加,不单单是常见的小型电子设备,即使是体积较大且用电量较高的设备也可使用此电池。
[0017]2、本技术通过设置了导热硅板和齿形散热器,极大地优化了电池使用中出现的放热问题,一方面在电芯的表面设置有导热硅板,通过导热硅板从电芯表面的直接散热,避免电芯本体在放电过程中产生热量从而产生隐患,另一方面通过在电芯两端设置连接有齿形散热器,不仅协助导热硅板对电芯进行散热,同时也对电池保护壳内部空间积蓄的热量进行发散降温。
[0018]3、本技术,原本单个电池在需要多个并联时可能需要专门的安装卡槽或者是电池盒才可以同时使用,电池本身无法直接相互,适用环境比较局限,通过在电池保护壳的四周设置了母底座、子底座、滑槽和滑榫,单个独立的电池可以相互组合成为电池组,根据使用者的需要可以任意组合,大大提升了电池的供电能力,改善了使用情况,不用局限于专门的卡槽或是电池盒。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一种便于散热的碳性电池的本体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一种便于散热的碳性电池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一种便于散热的碳性电池的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电池保护壳;2、电芯;3、导热硅板;4、齿形散热器;5、散热器支架;6、散热防尘网;7、母底座;8、子底座;9、滑槽;10、滑榫;11、正极;12、负极。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24]如图1

2所示,一种便于散热的碳性电池,包括电池保护壳1和齿形散热器4,电池保护壳1的内部中心设置有电芯2,且电芯2的两侧安装有导热硅板3,电池保护壳1的内部两
侧安装有齿形散热器4,且齿形散热器4的一侧连接有散热器支架5,电池保护壳1的外侧四端均设置有母底座7和子底座8,且母底座7和子底座8以电池保护壳1的水平中轴线和垂直中轴线相对设置,电池保护壳1的外侧顶部设置有有正极11,且电池保护壳1的外侧底部设置有负极12,通过设置了电池保护壳1,将电芯2设置于内部中心,电池保护壳1设计为蜂窝网格的结构,节省材料的同时,这样的结构有效的抵挡和分散外部冲击,大大减少外部对内部的冲击损伤,避免电池整体在遭受外部冲击时内部电芯2受到损伤,提高了整体的稳固性,同时增加了电池保护壳1的整体尺寸,使得内部的空间加大,可以容纳更大的电芯2,蓄电量有着极大的提升,且运用场景也随之增加,不单单是常见的小型电子设备,即使是体积较大且用电量较高的设备也可使用此电池。
[0025]如图1

2所示,导热硅板3以电芯2的水平中轴线对称安装,且导热硅板3贴合电芯2的侧边表面,齿形散热器4远离散热器支架5的一端连接有电芯2,且与电芯2接触段贴合,散热器支架5以齿形散热器4的水平中轴线对称安装,且散热器支架5的中间安装有散热防尘网6,通过设置了导热硅板3和齿形散热器4,极大地优化了电池使用中出现的放热问题,一方面在电芯2的表面设置有导热硅板3,通过导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散热的碳性电池,包括电池保护壳(1)和齿形散热器(4),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保护壳(1)的内部中心设置有电芯(2),且电芯(2)的两侧安装有导热硅板(3),所述电池保护壳(1)的内部两侧安装有齿形散热器(4),且齿形散热器(4)的一侧连接有散热器支架(5),所述电池保护壳(1)的外侧四端均设置有母底座(7)和子底座(8),且母底座(7)和子底座(8)以电池保护壳(1)的水平中轴线和垂直中轴线相对设置,所述电池保护壳(1)的外侧顶部设置有有正极(11),且电池保护壳(1)的外侧底部设置有负极(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散热的碳性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硅板(3)以电芯(2)的水平中轴线对称安装,且导热硅板(3)贴合电芯(2)的侧边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散热的碳性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启荣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凌力电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