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相色谱仪的风冷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7144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31 20: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气相色谱仪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气相色谱仪的风冷结构,包括气相色谱仪,所述气相色谱仪内部分为气路系统、进样系统、检测系统、分离系统和温控检测和记录系统,所述气路系统、进样系统和检测系统分别位于气相色谱仪的顶端框架内,所述分离系统位于气路系统、进样系统和检测系统下方的气相色谱仪的顶端框架内。该气相色谱仪的风冷结构,散热扇将外界的空气导入气相色谱仪框架内,使得空气经过温控检测和记录系统并通过通风孔进入气相色谱仪其他部位中,利用空气流通将气路系统、进样系统和检测系统产生的热量带走并从气相色谱仪框架上的通风孔排出,如此形成通风系统。统。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相色谱仪的风冷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气相色谱仪
,具体为一种气相色谱仪的风冷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室内空气质量检测是一个新兴的行业。它是针对室内装饰装修、家具添置引起的室内空气污染物超标情况,进行的分析、化验的技术过程,根据检测结果值,出具国家认可(CMA)、具有法律效力的检测报告,通过气相色谱仪可检测室内空气质量。
[0003]气相色谱仪是利用色谱分离技术和检测技术,对多组分的复杂混合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仪器,气相色谱仪的种类繁多,功能各异,但其基本结构相似。气相色谱仪一般由气路系统、进样系统、分离系统、检测及温控检测和记录系统组成,但是气相色谱仪运行过程中,除分离系统以外,气路系统、进样系统、检测及温控检测和记录系统均会产生热量,由于分离系统通过离心力进行材料的组分分开,因此离心机中的扇叶会将分离系统产生的热量导出,但风力无法导入其他框架中,且目前通过散热扇进行通风,但风力无法进入气相色谱仪的框架内各种系统进行散热,针对该问题,我们提出了气相色谱仪。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气相色谱仪的风冷结构。
[0005]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气相色谱仪的风冷结构,包括气相色谱仪,所述气相色谱仪内部分为气路系统、进样系统、检测系统、分离系统和温控检测和记录系统,所述气路系统、进样系统和检测系统分别位于气相色谱仪的顶端框架内,所述分离系统位于气路系统、进样系统和检测系统下方的气相色谱仪的顶端框架内,所述温控检测和记录系统位于气相色谱仪侧面的框架内,所述气相色谱仪的侧面安装有L形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相色谱仪的内部安装有位于位于分离系统下方的散热扇,所述散热扇的上方安装有透气的安装板,所述气相色谱仪的框架上开设有位于气路系统、进样系统和检测系统附近的通风孔,所述L形侧板的底端开设有进风孔。
[0006]优选的,所述气相色谱仪内侧的通风孔处铺设有防尘网。
[0007]优选的,所述L形侧板内侧的进风孔处安装有滤网。
[0008]与现有技术对比,本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09]该气相色谱仪的风冷结构,在气路系统、进样系统和检测系统附近的气相色谱仪框架上开设通风孔,并增设散热扇,将外界的空气导入气相色谱仪框架内,使得空气经过温控检测和记录系统并通过通风孔进入气相色谱仪其他部位中,利用空气流通将气路系统、进样系统和检测系统产生的热量带走并从气相色谱仪框架上的通风孔排出,如此形成通风系统,可直接对气路系统、进样系统、检测系统、和温控检测和记录系统进行散热,且相对成本低,且散热效率更高,更适合气相色谱仪使用。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1]图中:1、气相色谱仪;2、气路系统;3、进样系统;4、检测系统;5、分离系统;6、温控检测和记录系统;7、L形侧板;8、散热扇;9、安装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为了使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为了保持本公开实施例的以下说明清楚且简明,本公开省略了已知功能和已知部件的详细说明,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
[0013]请参阅图1,一种气相色谱仪的风冷结构,包括气相色谱仪1,所述气相色谱仪1内部分为气路系统2、进样系统3、检测系统4、分离系统5和温控检测和记录系统6,所述气路系统2、进样系统3和检测系统4分别位于气相色谱仪1的顶端框架内,所述分离系统5位于气路系统2、进样系统3和检测系统4下方的气相色谱仪1的顶端框架内,所述温控检测和记录系统6位于气相色谱仪1侧面的框架内,所述气相色谱仪1的侧面安装有L形侧板7,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相色谱仪1的内部安装有位于位于分离系统5下方的散热扇8,所述散热扇8的上方安装有透气的安装板9,所述气相色谱仪1的框架上开设有位于气路系统2、进样系统3和检测系统4附近的通风孔,所述L形侧板7的底端开设有进风孔,散热扇8运行将外界的空气导入气相色谱仪1框架内,使得空气经过温控检测和记录系统6并通过通风孔进入气相色谱仪1其他部位中,利用空气流通将气路系统2、进样系统3和检测系统4产生的热量带走并从气相色谱仪1框架上的通风孔排出,如此形成通风系统.
[0014]所述气相色谱仪1内侧的通风孔处铺设有防尘网,防止灰尘进入气相色谱仪1内。
[0015]所述L形侧板7内侧的进风孔处安装有滤网,阻挡灰尘,避免灰尘通过进风孔进入设备内部。
[0016]以上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技术,本技术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技术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技术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相色谱仪的风冷结构,包括气相色谱仪(1),所述气相色谱仪(1)内部分为气路系统(2)、进样系统(3)、检测系统(4)、分离系统(5)和温控检测和记录系统(6),所述气路系统(2)、进样系统(3)和检测系统(4)分别位于气相色谱仪(1)的顶端框架内,所述分离系统(5)位于气路系统(2)、进样系统(3)和检测系统(4)下方的气相色谱仪(1)的顶端框架内,所述温控检测和记录系统(6)位于气相色谱仪(1)侧面的框架内,所述气相色谱仪(1)的侧面安装有L形侧板(7),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青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纳一环境检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