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冯洪光专利>正文

腹腔手术伤口保护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698 阅读:4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腹腔手术伤口保护套涉及一种特别适用于腹腔或胸腔外科手术中保护刀口创面免受损伤和细菌污染的保护套,由无毒聚乙烯塑料薄膜热合成两端开口的椭圆形筒套,其上口带有一椭圆形翻边,翻边的周边为套管,套管内插入一根由无聚乙烯制成的柔软而富有弹性的塑料管或塑料棒,其下口带有一宽大的翻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造价低廉且使用方便,可有效地保护刀口创面免受损伤和细菌污染,并可拓宽术者视野,特别适用于腹腔或胸腔手术。(*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特别适用于腹腔或胸腔外科手术中保护刀口创面免受损伤和细菌污染的保护套。腹腔或胸腔手术是经常遇到的临床外科手术,其中有的手术(如阑尾切除手术)属有菌手术,因而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保护手术刀口创面免受损伤和细菌污染。目前,普遍采取的办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腹膜保护巾,另一种是切口保护膜。腹膜保护巾是由多层纱布缝合而成的方形纱布巾;手术时,用钳子将纱布巾夹在刀口两侧的腹膜上。这种纱布巾对刀口创面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对刀口创面的保护不完全,刀口两端和夹钳之间得不到保护。干燥的保护巾还可能摩擦损伤刀口创面组织并吸收其中的水分,因而降低了伤口的抗感染能力。纱布巾中虽经消毒处理,但多次使用仍有可能引起交互感染。此外,较厚的纱布巾和夹巾钳子还势必影响手术者的视野。切口保护膜则是一面涂胶的方形纸膜,术前备皮后将纸膜粘附在预计切开的伤口处,它虽然能防止伤口周围的皮肤腺孔分泌的残存细菌污染伤口,但对有菌手术则不能有效地保护刀口创面免受细菌污染。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既能完全保护刀口创面,又不影响术者视野的一次性使用的伤口保护套。该伤口保护套本身不具吸水性,故可保持刀口创面组织的抗感染能力。由于是一次性使用,故杜绝了交互感染的可能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无毒聚乙烯塑料薄膜热合成两端开口的椭圆形筒套,筒套的上下口均带有翻边,其上口翻边的周边为套管,套管内插入一根由无毒聚乙烯制成的柔软而富有弹性的塑料管或塑料棒。使用时,将筒套的上口连同翻边和塑料管或塑料棒从手术切口推入腹腔并将下口翻边覆盖在刀口四周的手术单上。这样,保护套可完全保护刀口创面免受损伤和细菌污染。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腹腔手术伤口保护套的技术特征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腹腔手术伤口保护套的结构示意图。参考附图1,本技术腹腔手术伤口保护套是由无毒聚乙烯塑料薄膜热合而成的两端开口的椭圆形筒套1。筒套1的上口带有一椭圆形翻边2,翻边2的周边呈套管状,套管内插入一根由无毒聚乙烯制成的柔软而富有弹性的塑料管或塑料棒3。筒套1的下口带有一宽大的翻边4,翻边4的形状最好为方形。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造价低廉,很适合一次性使用。塑料薄膜光滑,对刀口创面组织无摩擦损伤;塑料薄膜不吸水,可防止刀口创面组织中水分的蒸发、保持了组织的抗感染能力。保护套上口翻边及塑料管(棒)可防止保护套从伤口中脱出并且无需钳夹,与腹膜保护巾相比,更拓宽了术者的视野。因此,本技术特别适用于腹腔或胸腔手术中保护刀口创面免受损伤和细菌污染。权利要求1.一种特别适用于在腹腔或胸腔外科手术中保护刀口免受损伤和细菌污染的伤口保护套,其特征在于它是由无毒聚乙烯塑料薄膜热合而成的两端开口的椭圆形筒套;其上口带有一椭圆形翻边,翻边的周边呈套管状,套管内插入一根由无毒聚乙烯制成的柔软而富有弹性的塑料管或塑料棒;筒套的下口带有一宽大的翻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伤口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套下口的宽大翻边为方形。专利摘要腹腔手术伤口保护套涉及一种特别适用于腹腔或胸腔外科手术中保护刀口创面免受损伤和细菌污染的保护套,由无毒聚乙烯塑料薄膜热合成两端开口的椭圆形筒套,其上口带有一椭圆形翻边,翻边的周边为套管,套管内插入一根由无聚乙烯制成的柔软而富有弹性的塑料管或塑料棒,其下口带有一宽大的翻边。本技术结构简单、造价低廉且使用方便,可有效地保护刀口创面免受损伤和细菌污染,并可拓宽术者视野,特别适用于腹腔或胸腔手术。文档编号A61B19/00GK2079488SQ9120069公开日1991年6月26日 申请日期1991年1月18日 优先权日1991年1月18日专利技术者冯洪光 申请人:冯洪光, 李惠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特别适用于在腹腔或胸腔外科手术中保护刀口免受损伤和细菌污染的伤口保护套,其特征在于它是由无毒聚乙烯塑料薄膜热合而成的两端开口的椭圆形筒套;其上口带有一椭圆形翻边,翻边的周边呈套管状,套管内插入一根由无毒聚乙烯制成的柔软而富有弹性的塑料管或塑料棒;筒套的下口带有一宽大的翻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洪光
申请(专利权)人:冯洪光李惠英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