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5G消息的智慧医疗控制方法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16827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31 20: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5G消息的智慧医疗控制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步骤S1:用户访问用户界面以预约医生;步骤S2:自动下发医生确认5G消息给用户终端;步骤S3:下发资料收集5G消息以进行资料收集;步骤S4:在看诊时间到达后,自动下发看诊5G消息;步骤S5:线上诊室基于所收集的资料开展看诊。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全面有效保护数据在整个数据链条中安全性的基础上,平衡了存储空间和获取效率的矛盾,提高了智慧医疗的用户体验,减少无效医疗服务造成的资源浪费,最终提高了线上会诊的效率。最终提高了线上会诊的效率。最终提高了线上会诊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5G消息的智慧医疗控制方法和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智慧医疗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5G消息的智慧医疗控制方法和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各类健康医疗数据采集变得更加立体,获取数据的渠道也越来越多,由单一的录入转变为群聚式收集。5G+互联网医疗应用数字化过程中产生的数据更全面、完整、精细,同时也意味着行业整体数据安全、数据利用、数据发现、数据推送更加重要。
[0003]特殊时期的医疗需求让互联网医疗成为大众的“应急选择”,很多消费者开始接触互联网医疗,采用在线问诊等方式替代到线下医院门诊看诊,既避免了交叉感染的风险,也减轻了医院疫情防控的压力。如果说疫情是互联网医疗走向大众的“催化剂”,那么,如何在后疫情时代持续稳固大众的互联网医疗意识,建立大众对互联网医疗的信心并形成良好的消费互信关系,仍是互联网医疗从业者及相关政策制定者最关心的议题之一。通过互联网医疗,还产生了云医疗、云报告等智慧医疗方式;支持进行互联网上的远程影像会诊的专业影像诊断云平台。
[0004]从数据的角度出发,医疗数据具有极强的隐私性,一旦泄露会对患者生活、工作带来负面影响。同时,大量医疗数据开始提供第三方开发测试使用,也容易造成个人隐私数据泄露。因此,医疗数据一般情况在各个医疗机构分布性存储,且只有权限符合的用户才能够访问。而5G消息的提供增强了个人与应用间的消息服务,实现“消息即服务”,5G消息能够通过文字、语音、选项卡等富媒体方式向用户输出基于各种疾病类型的智慧医疗的个性化服务,用户通过消息窗口即可直观便捷地享受找医生、看科普、在线咨询、查看云报告等功能。从用户手机终端免登陆直接使用无线移动网络进行接入,对接运营商手机卡号用户信息,省去了很多复杂的实网站的注册流程、用户的信息填报等流程。
[0005]那么,如何基于5G消息能够提供的富媒体资源、当前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大量医疗数据的积累,在保障用户医疗数据安全性和独立性的基础上,有效的提供智慧医疗服务,是待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在全面有效保护数据在整个数据链条中安全性的基础上,平衡了存储空间和获取效率的矛盾,提高了智慧医疗的用户体验,减少无效医疗服务造成的资源浪费,最终提高了线上会诊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5G消息的智慧医疗控制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包含:步骤S1:用户访问用户界面以预约医生;步骤S2:自动下发医生确认5G消息给用户终端;用户终端基于所述医生确认5G消息了解预约医生专长病症详细介绍和相关病症概要介绍;用户基于所述详细介绍和概要介绍判断是否确认所述预约医生,如果是,则基于用户确认产生预约请求,并进入下一步骤;
否则,返回步骤S1;步骤S3:下发资料收集5G消息以进行资料收集;具体为:基于预约请求确定收集模板,所述资料收集5G消息中包含收集模板,基于所述收集模板作资料收集;步骤S4:在看诊时间到达后,自动下发看诊5G消息;用户通过点击该看诊5G消息进入线上诊室;步骤S5:线上诊室基于所收集的资料开展看诊;具体的:基于收集模板和包含医生历史看诊记录的大数据信息,依次的以及提前的加载资料;在被使用概率高的情况下,改变资料加载方式而将资料主动推送到用户终端以及医生终端;在使用概率低的情况下,加载部分资料或不提前加载;而在使用概率中的情况下,提前加载全部或者部分资料;所述步骤S5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51:提前加载收集模板中的用户身份信息,并在看诊前呈现在线上诊室;步骤S52:根据医生和/或用户选择,基于收集模板获取所需要的资料并呈现所述资料;实时收集当前看诊中所使用的资料并按照时间顺序排列以构成资料序列;提取资料序列中的每个资料的资料特征组合;资料特征组合中包含一个或多个资料特征;每个资料序列对应一个资料特征组合序列;步骤S53:基于资料特征组合序列和当前医生历史资料特征组合序列集合的匹配情况确定下一资料特征组合,基于下一资料特征组合和收集模板获取下一资料集合;提前加载所述下一资料集合;所述基于资料特征组合序列和当前医生历史资料特征组合序列集合的匹配情况确定下一资料特征组合:具体为:当前医生历史资料特征组合序列集合包含一条或者多个序列;逐一的和这些序列作比较以获得最大匹配序列;所述最大匹配序列包含匹配部分和与所述匹配部分直接相接的后续组合部分;将所述后续组合部分中的第一个作为下一资料特征组合;将所述后续组合作为后续的一个或多个资料特征组合;步骤S6:看诊完毕发送查看报告5G消息;通过点击该查看报告5G消息可以看到看诊结论并领取电子病例。
[0007]进一步的,用户通过主动推送的用户界面链接访问用户界面。
[0008]进一步的,在线上诊室用户界面的一侧或两侧展示资料收集模板的呈现标识,并在用户或者医生点击该标识时,呈现所述资料收集模板。
[0009]进一步的,所述详细介绍和概要介绍包含于5G消息中;用户通过点击5G消息自动了解详细介绍和概要介绍。
[0010]一种基于5G消息的智慧医疗控制系统,包括:医生终端,用户终端、云服务器、支持服务器;所述基于5G消息的智慧医疗控制系统用于实现所述的基于5G消息的智慧医疗控制方法。
[0011]一种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运行时执行所述的基于5G消息的智慧医疗控制方法。
[0012]一种执行设备,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和存储器耦合,所述存储器存储有程序指令,当所述存储器存储的程序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的基于5G消息的智慧医疗控制方法。
[001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程序,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所
述的基于5G消息的智慧医疗控制方法。
[0014]一种云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云服务器被配置为执行所述的基于5G消息的智慧医疗控制方法。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1)基于病症之间在各个层次之间存在的关联性,利用用户自身判断信息引导用户进行后续的预约,大大的提高了智慧医疗的用户体验,减少无效医疗服务造成的资源浪费;(2)在资料获取时通过模板分类和模板补充方式形成和当前看诊匹配的动态模板,全面考虑各方面因素,基于资料特征和当前看诊医生本身的看诊特长、方式、习惯等大数据分析结果对资料的获取并作量化评估,在可用性和获取开销之间作衡量从而提高获取效率;(3)通过约定获取时间和获取期限,在保障资料安全性的同时支持可移动的虚拟线上诊室而无需产生大量的数据传输和转移,减少了对本地存储空间的依赖性;(4)所提供的资料特征组合序列同时蕴含疾病特征和融合医生习惯信息,具有多特征组合和时间因素,通过同时组合加载方式改变和加载数量改变,充分的利用了提前鉴权预约使用带来的资料使用便利性,在不打断用户的看诊而获取需要进行鉴权才能够获取的资料;大大的提高了看诊体验和资料提供效率,最终大大提高了线上会诊的效率。
附图说明
[0016]此处所说明的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5G消息的智慧医疗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含:步骤S1:用户访问用户界面以预约医生;步骤S2:自动下发医生确认5G消息给用户终端;用户终端基于所述医生确认5G消息了解预约医生专长病症详细介绍和相关病症概要介绍;用户基于所述详细介绍和概要介绍判断是否确认所述预约医生,如果是,则基于用户确认产生预约请求,并进入下一步骤;否则,返回步骤S1;步骤S3:下发资料收集5G消息以进行资料收集;具体为:基于预约请求确定收集模板,所述资料收集5G消息中包含收集模板,基于所述收集模板作资料收集;步骤S4:在看诊时间到达后,自动下发看诊5G消息;用户通过点击该看诊5G消息进入线上诊室;步骤S5:线上诊室基于所收集的资料开展看诊;具体的:基于收集模板和包含医生历史看诊记录的大数据信息,依次的以及提前的加载资料;在被使用概率高的情况下,改变资料加载方式而将资料主动推送到用户终端以及医生终端;在使用概率低的情况下,加载部分资料或不提前加载;而在使用概率中的情况下,提前加载全部或者部分资料;所述步骤S5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51:提前加载收集模板中的用户身份信息,并在看诊前呈现在线上诊室;步骤S52:根据医生和/或用户选择,基于收集模板获取所需要的资料并呈现所述资料;实时收集当前看诊中所使用的资料并按照时间顺序排列以构成资料序列;提取资料序列中的每个资料的资料特征组合;资料特征组合中包含一个或多个资料特征;每个资料序列对应一个资料特征组合序列;步骤S53:基于资料特征组合序列和当前医生历史资料特征组合序列集合的匹配情况确定下一资料特征组合,基于下一资料特征组合和收集模板获取下一资料集合;提前加载所述下一资料集合;所述基于资料特征组合序列和当前医生历史资料特征组合序列集合的匹配情况确定下一资料特征组合:具体为:当前医生历史资料特征组合序列集合包含一条或者多个序列;逐一的和这些序列作比较以获得最大匹配序列;所述最大匹配序列包含匹配部分和与所述匹配部分直接相接的后续组合部分;将所述后续组合部分中的第一个作为下一资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达宇谈宇龙缪培生杨志胤刘士远陈晓峰朱余明萧毅范丽刘琪辉刘达辉
申请(专利权)人:肺诊网苏州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