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控制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6482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31 20: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控制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控制屏,智能控制屏包括前壳和与前壳固定相连的后盖,前壳的前侧安装有显示屏,前壳的后侧安装有麦克风和喇叭,后盖上设置有用于压紧喇叭四周的压紧结构,压紧结构包括用于压紧喇叭上侧的上压筋、用于压紧喇叭下侧的下压筋、用于压紧喇叭左侧的左压筋以及用于压紧喇叭右侧的右压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后盖上的压紧结构包括上压筋、下压筋、左压筋以及右压筋,只是压紧喇叭的四周,而不是面面直接相贴,减少了压紧接触面积,可以大幅减少喇叭的振动传递到后盖上,从而减少人手触摸时感受到的震感,改善操作感受。改善操作感受。改善操作感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控制屏


[0001]本技术涉及控制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智能控制屏。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家居受到大家的追捧,越来越多的现代化住宅配置了智能家居。智能控制屏是智能家居的控制中心,实现家居控制智慧化及融入社区,照明、空调地暖、多媒体、窗帘、安防等所有的家居控制都可以由智能控制屏完成,且集社区公告、物业缴费、邻里社交、物业运维、团购配送等功能于一体,实现家庭、社区、物业的全链路数字化管理。
[0003]智能控制屏一般包括显示屏、PCB板、天线、麦克风、喇叭等部件,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12808953U的专利文献公开的一种控制装置,包括基座和主控面板(即智能控制屏),基座安装在墙体内,主控面板可拆卸的置于基座上,主控面板包括:处理器、控制输入单元、电池槽、无线通信单元、显示屏、扬声器(即喇叭)等部件。
[0004]现有智能控制屏通常包括前壳和后盖,后盖与前壳固定,显示屏、PCB板、麦克风、喇叭等部件安装在前壳上,其中,喇叭安装在前壳上以后,利用后盖压紧固定。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3691620U的专利文献公开的一种超薄音腔结构,包括前壳体、PCB板、第一音腔架、扬声器、第二音腔架,PCB板设置在前壳体上,扬声器通过泡棉与PCB板密封设置,第二音腔支架相当于后盖,用于压紧固定扬声器。再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4616008U的专利文献公开的侧面出音结构及使用该侧面出音结构的电子设备,包括音腔、声音通道主体及扬声器,音腔由第一密封结构与第二密封结构密封构成,音腔侧面设置有出音孔,第一密封结构可以为触摸屏,第二密封结构可以为密封支架、后盖或电池盖,第二密封结构用于压紧固定扬声器。
[0005]现有喇叭的安装方式都是利用后盖直接压紧喇叭的端面,而喇叭在使用时振膜会产生强烈的振动,如果后盖和喇叭之间直接面面相贴,那么喇叭的振动就会较多地传递到后盖上,导致人手触摸时会感受到一定的震感,操作感受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控制屏,以解决现有智能控制屏的喇叭产生的振动较多地传递到后盖上而导致操作感受差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中的智能控制屏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智能控制屏,包括前壳和与前壳固定相连的后盖,前壳的前侧安装有显示屏,前壳的后侧安装有麦克风和喇叭,前壳上设置有供喇叭的声音传出的出音孔以及供麦克风收声的收声孔,后盖上设置有用于压紧喇叭四周的压紧结构,压紧结构包括用于压紧喇叭上侧的上压筋、用于压紧喇叭下侧的下压筋、用于压紧喇叭左侧的左压筋以及用于压紧喇叭右侧的右压筋。
[0009]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中后盖上的压紧结构包括上压筋、下
压筋、左压筋以及右压筋,只是压紧喇叭的四周,而不是面面直接相贴,减少了压紧接触面积,可以大幅减少喇叭的振动传递到后盖上,从而减少人手触摸时感受到的震感,改善操作感受。
[0010]进一步地,上压筋包括两个上下平行设置的上横压筋,下压筋包括两个上下平行设置的下横压筋,左压筋和右压筋分别与两个上横压筋和两个下横压筋相连。
[0011]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两个上横压筋和两个下横压筋相比较宽的压板结构而言,既减少了压紧接触面积,又保证了压紧效果。
[0012]进一步地,上压筋还包括垂直连接在两个上横压筋之间的上竖压筋。
[0013]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上横压筋和上竖压筋形成框格结构,避免压紧接触面积过大,同时可以提高后盖的结构强度。
[0014]进一步地,上竖压筋设置有至少两个。
[0015]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保证压紧效果和后盖的结构强度。
[0016]进一步地,下压筋还包括垂直连接在两个下横压筋之间的下竖压筋。
[0017]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下横压筋和下竖压筋形成框格结构,避免压紧接触面积过大,同时可以提高后盖的结构强度。
[0018]进一步地,下竖压筋设置有至少两个。
[0019]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保证压紧效果和后盖的结构强度。
[0020]进一步地,后盖包括后盖主体和设置在后盖主体四周的加厚边框,后盖通过加厚边框与前壳固定相连,上压筋、下压筋、左压筋和右压筋中的一个或者两个由加厚边框形成。
[0021]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后盖包括加厚边框,方便后盖与前壳之间的固定连接;上压筋、下压筋、左压筋和右压筋中的一个或者两个由加厚边框形成,利用了加厚边框本身,结构简单,方便压紧结构的加工成型。
[0022]进一步地,喇叭设置有两个且分别安装在前壳的左侧部和右侧部,后盖主体左侧的加厚边框形成用于压紧左侧喇叭的左压筋,后盖主体右侧的加厚边框形成用于压紧右侧喇叭的右压筋。
[0023]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喇叭有两个且位于前壳的左右侧部,保证出声效果,同时后盖主体左侧的加厚边框形成用于压紧左侧喇叭的左压筋,后盖主体右侧的加厚边框形成用于压紧右侧喇叭的右压筋,方便对两个喇叭进行压紧。
[0024]进一步地,喇叭设置有两个且分别安装在前壳左侧部的靠下位置和前壳右侧部的靠下位置,麦克风安装在前壳顶部的中间区域。
[0025]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喇叭和麦克风上下错开,并且距离比较远,避免产生干扰。
[0026]进一步地,前壳包括左边框、右边框和上边框,出音孔设置在左边框和右边框上,收声孔设置在上边框上。
[0027]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出音孔朝向左右两侧,收声孔朝上,进一步保证防干扰效果。
附图说明
[0028]图1为本技术中智能控制屏的一个视角的立体图;
[0029]图2为本技术中智能控制屏的另一个视角的立体图;
[0030]图3为本技术中智能控制屏的爆炸图;
[0031]图4为本技术中智能控制屏的前壳的结构图;
[0032]图5为本技术中智能控制屏的后盖的立体图;
[0033]图6为图5中A处的放大图。
[0034]图中:1、前壳;11、右边框;12、右侧出音孔;13、上边框;14、收声孔;15、左边框;16、左侧出音孔;2、显示屏;3、后盖;31、后盖主体;32、加厚边框;33、右侧压紧结构;331、上横压筋;332、上竖压筋;333、下横压筋;334、下竖压筋;335、左压筋;34、左侧压紧结构;4、右侧喇叭;5、左侧喇叭;6、麦克风;7、暗盒;8、挂板;9、PCB板;10、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即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控制屏,包括前壳(1)和与前壳(1)固定相连的后盖(3),前壳(1)的前侧安装有显示屏(2),前壳(1)的后侧安装有麦克风(6)和喇叭,前壳(1)上设置有供喇叭的声音传出的出音孔以及供麦克风(6)收声的收声孔,其特征在于,后盖(3)上设置有用于压紧喇叭四周的压紧结构,压紧结构包括用于压紧喇叭上侧的上压筋、用于压紧喇叭下侧的下压筋、用于压紧喇叭左侧的左压筋以及用于压紧喇叭右侧的右压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控制屏,其特征在于,上压筋包括两个上下平行设置的上横压筋(331),下压筋包括两个上下平行设置的下横压筋(333),左压筋和右压筋分别与两个上横压筋(331)和两个下横压筋(333)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控制屏,其特征在于,上压筋还包括垂直连接在两个上横压筋(331)之间的上竖压筋(33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控制屏,其特征在于,上竖压筋(332)设置有至少两个。5.根据权利要求2~4任意一项所述的智能控制屏,其特征在于,下压筋还包括垂直连接在两个下横压筋(333)之间的下竖压筋(334)。6.根据权利要求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龙马涛姜红梅田涵朴李志敏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紫联物联网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