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电检测器件及电力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6474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31 20: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电检测器件及电力设备,涉及电力设备的技术领域。带电检测器件包括电致发光板和导电线,电致发光板包括导电磁体、电致发光单元和透明电极。导电磁体能够吸附于电力设备的金属外壳;电致发光单元形成于导电磁体;透明电极形成于电致发光单元远离导电磁体的一侧,并能够透光;导电线一端连接于透明电极,另一端接地,导电线能够在金属外壳带电后使导电磁体与透明电极之间形成电场,电场能够用于激励电致发光单元发光,以使带电检测器件能够检测金属外壳。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验电器检测电力设备的金属外壳是否带电的方式不够直观的技术问题。不够直观的技术问题。不够直观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电检测器件及电力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设备的
,尤其涉及一种带电检测器件及电力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电力设备、电气装置或者电气仪器等,使用频繁且广泛。通常,电气设备、装置或者仪器等外壳都是金属。金属外壳通常采用保护接地的方式,进行人身、设备的防触电保护。
[0003]现有电力设备都是采用保护接地的方式,防止电气装置的金属外壳、配电装置的构架和线路杆塔等带电危及人身和设备安全而进行的接地。现有电力设备金属外壳带电检测方法,是利用验电器等,存在的问题是只有在验电或者带验电器的时候才能知道金属外壳是不是带电,平时是无法知道金属外壳是否带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带电检测器件及电力设备,用于解决现有验电器检测电力设备的金属外壳是否带电的方式不够直观的技术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一为:
[0006]一种带电检测器件,所述带电检测器件包括电致发光板和导电线,所述电致发光板包括:
[0007]导电磁体,能够吸附于电力设备的金属外壳;
[0008]电致发光单元,形成于所述导电磁体;以及
[0009]透明电极,形成于所述电致发光单元远离所述导电磁体的一侧,并能够透光;
[0010]所述导电线一端连接于所述透明电极,另一端接地,所述导电线能够在所述金属外壳带电后使所述导电磁体与所述透明电极之间形成电场,所述电场能够用于激励所述电致发光单元发光,以使所述带电检测器件能够检测所述金属外壳。
[0011]在所述带电检测器件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电磁体为柔性磁体。
[0012]在所述带电检测器件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致发光单元包括电致发光层、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一绝缘层形成于所述导电磁体和所述电致发光层之间,并分别与所述导电磁体和所述电致发光层接触;所述第二绝缘层形成于所述电致发光层和所述透明电极之间,并分别与所述电致发光层和所述透明电极接触,所述第二绝缘层为透明材质,所述第一绝缘层和所述第二绝缘层用于保护所述电致发光层不被击穿。
[0013]在所述带电检测器件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绝缘层和所述第二绝缘层均为聚合物薄膜。
[0014]在所述带电检测器件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绝缘层真空旋涂形成于所述导电磁体背离所述金属外壳的一侧,所述电致发光层真空蒸镀形成于所述第一绝缘层背离所述导电磁体的一侧,所述第二绝缘层旋涂形成于所述电致发光层背离所述第一绝缘层的一侧,所述透明电极等离子溅射形成于所述第二绝缘层背离所述电致发光层的一侧。
[0015]在所述带电检测器件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致发光层的厚度大小为500nm

1000nm。
[0016]在所述带电检测器件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绝缘层的厚度大小为100微米

500微米;所述第二绝缘层的厚度大小为100微米

500微米。
[0017]在所述带电检测器件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电线的截面积不低于25mm2。
[0018]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二为:
[0019]一种电力设备,包括上面实施例中所述的带电检测器件,所述电力设备还包括金属外壳和电气装置,所述金属外壳罩设于所述电气装置,所述导电磁体吸附于所述金属外壳。
[0020]在所述电力设备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力设备还包括透明罩,所述透明罩罩设于所述带电检测器件,并与所述金属外壳连接。
[0021]实施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将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2]上述带电检测器件应用于电力设备,能够用来实时检测电力设备的金属外壳是否带电,并能够通过电致发光单元发光的方式提醒工作人员注意,具体而言,带电检测器件包括导电磁体、电致发光单元、透明电极和导电线,在金属外壳上带电后,能够使得导电磁体和透明电极之间形成电场,在此电场下,能够使得电致发光单元发光,以此可以当作指示,指出此时金属外壳上带有电,并且透明电极是透明的,能够使电致发光单元的光透出,直观地提醒工作人员注意,从而解决了现有验电器检测电力设备的金属外壳是否带电的方式不够直观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00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4]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带电检测装置及部分电力设备的结构连接示意图。
[0025]其中:1、导电磁体;2、第一绝缘层;3、电致发光层;4、第二绝缘层;5、透明电极;6、导电线;100、金属外壳;200、透明罩。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许多其他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0027]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28]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
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9]现有电力设备都是采用保护接地的方式,防止电气装置的金属外壳、配电装置的构架和线路杆塔等带电危及人身和设备安全而进行的接地。所谓保护接地就是将正常情况下不带电,而在绝缘材料损坏后或其他情况下可能带电的电器金属部分(即与带电部分相绝缘的金属结构部分)。用导线与接地体可靠连接起来的一种保护接线方式。接地保护一般用于配电变压器中性点不直接接地(三相三线制)的供电系统中,用以保证当电气设备因绝缘损坏而漏电时产生的对地电压不超过安全范围。
[0030]尽管有保护接地,但是日常中,金属外壳带电、漏电现象较为普遍,带电或者漏电后,给工作人员或者其他人员的人身安全带来了潜在的触电风险。另外,保护接地还存在几个问题:一是不能直观的显示电力设备的外壳是否带电;二是保护接地只是提供了一种安全措施,保护接地效果不好时,设备外壳仍然可能时带电状态。因此就需要检测金属外壳是否带电,现有电力设备金属外壳带电检测方法,是利用验电器等,存在的问题是只有在验电或者带验电器的时候才能知道金属外壳是不是带电,平时是无法知道金属外壳是否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电检测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带电检测器件包括电致发光板和导电线,所述电致发光板包括:导电磁体,能够吸附于电力设备的金属外壳;电致发光单元,形成于所述导电磁体;以及透明电极,形成于所述电致发光单元远离所述导电磁体的一侧,并能够透光;所述导电线一端连接于所述透明电极,另一端接地,所述导电线能够在所述金属外壳带电后使所述导电磁体与所述透明电极之间形成电场,所述电场能够用于激励所述电致发光单元发光,以使所述带电检测器件能够检测所述金属外壳。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电检测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磁体为柔性磁体。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电检测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致发光单元包括电致发光层、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一绝缘层形成于所述导电磁体和所述电致发光层之间,并分别与所述导电磁体和所述电致发光层接触;所述第二绝缘层形成于所述电致发光层和所述透明电极之间,并分别与所述电致发光层和所述透明电极接触,所述第二绝缘层为透明材质,所述第一绝缘层和所述第二绝缘层用于保护所述电致发光层不被击穿。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电检测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层和所述第二绝缘层均为聚合物薄膜。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电检测器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永杰王科赵现平邱方程朱远惟项恩新李寒煜邓云坤谭向宇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