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床椅一体化使用的多功能控制智能监测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163894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31 20: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床椅一体化使用的多功能控制智能监测系统及方法,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内腔活动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海绵软垫,所述海绵软垫的背面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前活动板。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安装板、移动板、海绵软垫、前活动板、后活动板、金属板、连接板、调节板、固定板、前挡板、螺纹杆、加热铜管和第一风扇,安装板对海绵软垫进行支撑,解决了床椅一体装置作为床使用时,大都不具备较大的躺姿空间,不能完全代替传统床具,同时现有的床椅一体装置不能适应不同温度和湿度的使用,导致装置不便于在异常气候下使用,降低了使用者的使用欲望,降低了装置使用效率的问题。效率的问题。效率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床椅一体化使用的多功能控制智能监测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床椅一体化
,具体为基于床椅一体化使用的多功能控制智能监测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床的本义是供睡卧的常用家具,后引申为床状的物体,如河床、苗床、机床等,椅子是一种日常生活家具,一种有靠背、还有扶手的坐具,现代的椅子追求美观时尚,一些椅子不再单单作为坐具,在科技的结合下,使人类的生活更加方便,为了进一步方便人们的使用,还有多功能可进行变换的床椅一体装置。
[0003]现有的床椅一体装置可以满足人们对椅子的主要功能需求,但是床椅一体装置作为床使用时,大都不具备较大的躺姿空间,不能完全代替传统床具,同时现有的床椅一体装置不能适应不同温度和湿度的使用,导致装置不便于在异常气候下使用,降低了使用者的使用欲望,降低了装置的使用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床椅一体化使用的多功能控制智能监测系统及方法,具备便于调节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床椅一体装置可以满足人们对椅子的主要功能需求,但是床椅一体装置作为床使用时,大都不具备较大的躺姿空间,不能完全代替传统床具,同时现有的床椅一体装置不能适应不同温度和湿度的使用,导致装置不便于在异常气候下使用,降低了使用者的使用欲望,降低了装置使用效率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基于床椅一体化使用的多功能控制智能监测装置,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内腔活动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海绵软垫,所述海绵软垫的背面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前活动板,所述海绵软垫的正面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后活动板,所述海绵软垫底部的四周均固定连接有金属板,前端两个所述金属板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底部活动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顶部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前挡板,所述前挡板的背面活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后端贯穿调节板并与调节板的内腔螺纹连接,所述海绵软垫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加热铜管,所述海绵软垫底部的前端和后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风扇。
[0006]优选的,后端两个所述金属板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顶部的后端和前活动板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定位块,下端所述第一定位块的内腔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端延伸至上端所述第一定位块的内腔,且通过转轴与上端所述第一定位块活动连接,所述连接板的正面与后活动板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定位块,后端所述第二定位块的内腔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端延伸至上端所述第二定位块的内腔,且与上端所述第二定位块的内腔通过转轴活动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固定板顶部的后端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螺纹杆的后端传动连接,所述固定板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金属板的底部延伸至第一滑槽内腔的底部,且与第一滑槽的内腔活动连接,所述安装板底部的四周均固定连接有底柱,所述安装板内腔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海绵软垫两侧的前端和后端均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一端延伸至第二滑槽的内腔,且与第二滑槽的内腔活动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安装板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后挡板,所述后挡板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框架,所述安装框架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过滤网,所述安装框架内腔后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风扇,所述安装框架内腔的前端固定连接有HEPA滤网。
[0009]优选的,还包括客户端、中央处理器、粉尘浓度传感器、报警单元、湿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客户端与中央处理器双向电性连接,所述粉尘浓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中央处理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湿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中央处理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中央处理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与报警单元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湿度传感器与安装板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与安装板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粉尘浓度传感器与安装框架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报警单元包括报警器,所述报警单元与安装框架的顶部固定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温度传感器的型号为JASUN

PDii

53,所述湿度传感器的型号为BME280,所述粉尘浓度传感器的型号为HYAPM25。
[0012]优选的,其使用方法步骤如下:
[0013]A、首先使用者在可以坐在海绵软垫的顶部,并将身体躺在移动板、海绵软垫、前活动板和后活动板的顶部,若使用者需要从躺姿,变为坐姿,则通过外设控制器分别启动第二气缸和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和第一气缸的输出端分别配合第二定位块和第一定位块带动前活动板和后活动板进行移动,前活动板的一端向上移动,后活动板的一端向下移动,前活动板和后活动板的移动使用者的身姿变为坐姿,完成后通过外设控制器启动电机,电机的输出端带动螺纹杆旋转,并配合调节板推动金属板、移动板、海绵软垫和滑杆沿着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的内腔进行移动,使用者移动至装置的一端,便于使用者起身离开装置或使用外部桌椅等工具;
[0014]B、使用者在海绵软垫的顶部坐着或躺着时,若外部环境的温度较低,此时温度传感器对装置使用的环境温度进行监测,若温度低于中央处理器的预设值,则配合中央处理器启动报警单元,此时可以通过外设控制器启动加热铜管,加热铜管可以对移动板和海绵软垫进行加热作业,以此增加装置的温度并增加使用者的体温;
[0015]C、若使用者长期使用移动板和海绵软垫,并因为温差和空气湿度较大导致海绵软垫出现潮湿,且湿度传感器对环境的湿度进行监测时,监测数值低于中央处理器的预设值,则中央处理器会启动报警单元进行警报,并通过外设控制器启动第一风扇,第一风扇对海绵软垫进行吹风作业,对海绵软垫进行除潮作业;
[0016]D、若使用者使用装置的环境空气质量较差,且粉尘浓度传感器对装置所使用环境的空气粉尘监测数值低于中央处理器的预设值,则中央处理器配合报警单元进行警报,并通过外设控制器启动第二风扇,第二风扇将外部环境的空气吸入安装框架的内腔,并经过过滤网和HEPA滤网的过滤,以此对装置使用环境空气中的颗粒杂质进行过滤作业。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8]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安装板、移动板、海绵软垫、前活动板、后活动板、金属板、连接板、调节板、固定板、前挡板、螺纹杆、加热铜管和第一风扇,安装板对海绵软垫进行支撑,海绵软垫、前活动板和后活动板配合第一气缸和第二定位块可以对人体进行支撑,金属板配合固定板对海绵软垫进行支撑,连接板、调节板对固定板进行支撑,同时螺纹杆旋转时,可以带动调节板、连接板、金属板、海绵软垫进行移动,当前活动板和后活动板的一端移动,可以使用者改变躺姿为坐姿,海绵软垫配合螺纹杆的移动可以使位于海绵软垫顶部的使用者进行移动,避免使用者在面积较大的海绵软垫、前活动板和后活动板的顶部,改变为坐姿时,不能直接离开装置或保持坐姿使用外部桌椅等工具,使装置便于使用者离开装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床椅一体化使用的多功能控制智能监测装置,包括安装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的内腔活动连接有移动板(2),所述移动板(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海绵软垫(3),所述海绵软垫(3)的背面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前活动板(4),所述海绵软垫(3)的正面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后活动板(5),所述海绵软垫(3)底部的四周均固定连接有金属板(6),前端两个所述金属板(6)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7),所述连接板(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调节板(8),所述调节板(8)底部活动连接有固定板(9),所述固定板(9)顶部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前挡板(10),所述前挡板(10)的背面活动连接有螺纹杆(11),所述螺纹杆(11)的后端贯穿调节板(8)并与调节板(8)的内腔螺纹连接,所述海绵软垫(3)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加热铜管(12),所述海绵软垫(3)底部的前端和后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风扇(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床椅一体化使用的多功能控制智能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后端两个所述金属板(6)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4),所述支撑板(14)顶部的后端和前活动板(4)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定位块(15),下端所述第一定位块(15)的内腔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第一气缸(16),所述第一气缸(16)的输出端延伸至上端所述第一定位块(15)的内腔,且通过转轴与上端所述第一定位块(15)活动连接,所述连接板(7)的正面与后活动板(5)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定位块(17),后端所述第二定位块(17)的内腔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第二气缸(18),所述第二气缸(18)的输出端延伸至上端所述第二定位块(17)的内腔,且与上端所述第二定位块(17)的内腔通过转轴活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床椅一体化使用的多功能控制智能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9)顶部的后端固定连接有电机(19),所述电机(19)的输出轴与螺纹杆(11)的后端传动连接,所述固定板(9)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滑槽(20),所述金属板(6)的底部延伸至第一滑槽(20)内腔的底部,且与第一滑槽(20)的内腔活动连接,所述安装板(1)底部的四周均固定连接有底柱(21),所述安装板(1)内腔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二滑槽(22),所述海绵软垫(3)两侧的前端和后端均固定连接有滑杆(23),所述滑杆(23)的一端延伸至第二滑槽(22)的内腔,且与第二滑槽(22)的内腔活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床椅一体化使用的多功能控制智能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后挡板(24),所述后挡板(24)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框架(25),所述安装框架(25)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过滤网(26),所述安装框架(25)内腔后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风扇(27),所述安装框架(25)内腔的前端固定连接有HEPA滤网(28)。5.基于床椅一体化使用的多功能控制智能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4任意所述的监测装置,还包括客户端(29)、中央处理器(30)、粉尘浓度传感器(31)、报警单元(32)、湿度传感器(33)和温度传感器(34),所述客户端(29)与中央处理器(30)双向电性连接,所述粉尘浓度传感器(31)的输出端与中央处理器(30)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湿度传感器(33)的输出端与中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健赵仲欣叶成龙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欣华恒精密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