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引流管限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16314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31 20: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引流管限位装置,其针对的是现有的引流管缺乏有效的限位装置的缺陷。其至少包括能够对从组织内伸出的引流管进行定位的定位组件,定位组件至少包括能够扣在创口外部的盖体、限定引流管的形态的限位管和带动引流管进行形态变换的调节件,限位管通过连接杆与盖体的内壁连接,使得在盖体定位于创口所在的皮肤区域时,限位管能够以包裹引流管的部分管体的方式限制靠近创口的部分引流管与盖体之间的相对位置,从而限定靠近创口的部分引流管与创口之间的相对位置。限位管远离创口的一端还设置有调节件,调节件也设置在盖体内,并且调节件能够以带动从限位管引出的部分引流管发生管体形态变化的方式来调节引流管中的引流液体的状态。的引流液体的状态。的引流液体的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引流管限位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辅助器材
,尤其涉及一种引流管限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甲状腺位于颈部深筋膜的一个封闭间隙内。甲状腺疾病主要采取开放的手术方式,其手术创面较大,术后创面渗血、渗液较多,并且颈部组织较疏松,加压包扎会影响呼吸,如果术后不放置引流,渗出物不断积聚不仅会影响切口的愈合,还可能影响患者的呼吸,甚至危及生命,研究表明甲状腺术后术区积血、积液一旦超过50mL就有窒息的风险,为减少窒息的发生,建议术后常规放置引流。
[0003]公开号为CN104984419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颈部手术专用负压引流装置。在储液瓶的下方连接有排液口,在排液口上安装有排液阀,在储液瓶的上方设置有接头,接头前端与引流管的一端连接,在引流管上设置有单向阀,引流管的另一端通过转接头连接有大创口引流头,储液瓶的侧边通过连接管连接有微型负压泵,储液瓶的外侧安装有压力表。该装置虽然通过设置大小可调的引流头来匹配不同大小的创口,但是该装置仍无法保证引流头能够与患者之间形成一个有效的连接,致使患者的身体活动极易造成引流头的移位或脱离,影响引流效果。
[0004]公开号为CN112245035B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甲状腺术后弹力加压固定装置,包括固定件、伤口护理件和支撑架,所述伤口护理件包括双层固定布料,所述双层固定布料之间夹设有环形金属板,所述环形金属板上部的中间开设有槽口,所述双层固定布料的中部开设有引流管口,在双层固定布料的引流管口处的上部开设有剪口,伤口护理件前部的两侧均通过牵引绳固定连接有引流管夹,该装置利用现有的引流管夹来限定夹持引流管的位置,并且利用护理敷料袋的一侧贴合在颈部手术口位置的方式限定引流管与颈部手术口的相对位置,但是在患者运动过程中,身体皮肤是存在一个收缩性的,大面积的限位方式会在收缩过程中出现一个小幅度的相对移动,这也会造成引流管与颈部手术口之间的相对移动。
[0005]现有的甲状腺外科负压引流装置在与患者的伤口处进行连接时通常使用医用胶布进行固定,容易发生脱落,影响了装置的引流效果,无法实现患者在使用的同时进行行走移动,导致甲状腺外科负压引流装置工作效率低,使用不方便,费时费力。
[0006]因此,本申请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限定引流管与创口之间的位置,并且根据引流需求调节引流管的形态以及限位结构的位置,从而避免引流管发生移位或松动的引流管限位装置。本申请还能够根据监测到的引流管中的引流液体的物理参数来调节装置的引流效率和引流管的形态。
[0007]此外,一方面由于对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存在差异;另一方面由于专利技术人做出本专利技术时研究了大量文献和专利,但篇幅所限并未详细罗列所有的细节与内容,然而这绝非本专利技术不具备这些现有技术的特征,相反本专利技术已经具备现有技术的所有特征,而且申请人保留在
技术介绍
中增加相关现有技术之权利。

技术实现思路

[0008]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引流管限位装置,至少包括能够对从组织内伸出的引流管进行定位的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至少包括能够扣在创口外部的盖体、限定所述引流管的形态的限位管和带动所述引流管进行形态变换的调节件,其中,所述限位管通过连接杆与所述盖体的内壁连接,使得在所述盖体定位于创口所在的皮肤区域时,所述限位管能够以包裹所述引流管的管体的方式限制靠近创口的所述引流管的一部分管体与所述盖体之间的相对位置,从而限定靠近创口的所述引流管与创口之间的相对位置。其优势在于,本申请通过设置能够进行位置和倾斜角度调节的限位管,使得在盖体于创口所在的位置定位出一个创口面的情况下,与盖体连接的限位管能够限定从创口引出的引流管的位置和形态,从而使得引流管仅在盖体与创口区域的皮肤发生共同运动的情况下跟随限位管发生同步的移动,从而避免了患者在运动时由于皮肤的收缩和肢体的牵拉而致使创口与引流管发生相对移动。本申请的限位管能够通过调节其与盖体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来使得其能够以不同角度和方式固定从创口引出的引流管,避免引流管在自身抗拉力、重力以及外部作用力的情况下发生形变和位置移动,从而避免引流管对创口造成二次伤害。
[0009]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限位管远离创口的一端还设置有调节件,所述调节件也设置在所述盖体内,并且所述调节件能够以带动从所述限位管引出的所述引流管发生管体形态变化的方式来调节在所述引流管中的引流液体的状态。
[0010]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连接杆是与所述限位管转动连接的,使得所述限位管能够以调整其与所述连接杆之间的相对位置的方式改变其所限定的所述引流管的引流角度,所述连接杆能够带动所述限位管在其轴向上进行平移,从而使所述限位管能够跟随所述盖体在安装时所出现的位置偏差调节其工作位置。其优势在于,通过将限位管设置为倾斜角度可调的结构,使得限位管所限定的引流管的角度和置入创口的引流管的置入角度保持一致,使得引流管不对创口组织产生作用力,避免引流管对创口造成二次伤害。
[0011]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两个半壳体以相互对接的方式构建出所述盖体,并且在两个所述半壳体的内壁上分别设置有向其所限定的腔室中伸展的所述连接杆,使得在两个所述半壳体相互对接时,连接在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半壳体一端的所述限位半管也同步拼接成所述限位管。
[0012]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限位半管按照能够增强其与所述引流管外表面之间的摩擦力的方式在其弧形内壁内设置附着层;在所述限位半管卡套在所述引流管靠近创口的管体上并构建出所述限位管时,所述附着层能够以无间隙的方式贴附在所述引流管的表面,并且所述限位管是以压紧包覆所述引流管的外壁的方式限制靠近创口的所述引流管的位置和形态。
[0013]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盖体远离所述创口的一侧还设置有与所述调节件活动连接的卡环,所述调节件至少包括第一调节杆、第二调节杆和调节套管,其中,所述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横置于所述卡环的内环道内,并且所述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能够在内环道所限定的圆形面内的不同直径方向上进行平移,并且所述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依据所处的位置调节其长度。
[0014]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限位管靠近所述创口的一侧连接有压块,所述压
块能够与创口所在的皮肤接触,从而在消除所述限位管二次损伤创口的同时限定所述限位管与所述创口之间的相对位置。
[0015]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定位组件通过连接件来限定所述引流管与创口所在的皮肤区域之间的相对位置,所述连接件以所述定位组件与人体表面连接的位置为定点并交叉环绕人体的躯干的方式限定定位组件的工作位置。
[0016]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通过交叉套管进行连接,并且交叉套管还连接有穿设在所述引流管上的调节套管,从而所述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所发生的平移能够带动所述交叉套管和调节套管移动至所述卡环所限定的圆形面内的任意位置,从而所述调节套管带动从所述限位管引出的所述引流管发生管体形态变化。
[0017]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还提供了一种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引流管限位装置,至少包括能够对从组织内伸出的引流管(4)进行定位的定位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1)至少包括能够扣在创口外部的盖体(11)、限定所述引流管(4)的形态的限位管(12)和带动所述引流管(4)进行形态变换的调节件(13),其中,所述限位管(12)通过连接杆(14)与所述盖体(11)的内壁连接,使得在所述盖体(11)定位于创口所在的皮肤区域时,所述限位管(12)能够以包裹所述引流管(4)的管体的方式限制靠近创口的所述引流管(4)的一部分管体与所述盖体(11)之间的相对位置,从而限定靠近创口的所述引流管(4)与创口之间的相对位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流管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管(12)远离创口的一端还设置有调节件(13),所述调节件(13)也设置在所述盖体(11)内,并且所述调节件(13)能够以带动从所述限位管(12)引出的所述引流管(4)发生管体形态变化的方式来调节在所述引流管(4)中的引流液体的状态。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流管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14)是与所述限位管(12)转动连接的,使得所述限位管(12)能够以调整其与所述连接杆(14)之间的相对位置的方式改变其所限定的所述引流管(4)的引流角度,所述连接杆(14)能够带动所述限位管(12)在其轴向上进行平移,从而使所述限位管(12)能够跟随所述盖体(11)在安装时所出现的位置偏差调节其工作位置。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引流管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半壳体(111)以相互对接的方式构建出所述盖体(11),并且在两个所述半壳体(111)的内壁上分别设置有向其所限定的腔室中伸展的所述连接杆(14),使得在两个所述半壳体(111)相互对接时,连接在所述连接杆(14)远离所述半壳体(111)一端的限位半管(121)也同步拼接成所述限位管(12)。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引流管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半管(121)按照能够增强其与所述引流管(4)外表面之间的摩擦力的方式在其弧形内壁内设置附着层(122);在所述限位半管(121)卡套在所述引流管(4)靠近创口的管体上并构建出所述限位管(12)时,所述附着层(122)能够以无间隙的方式贴附在所述引流管(4)的表面,并且所述限位管(12)是以压紧包覆所述引流管(4)的外壁的方式限制靠近创口的所述引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妮吴春春吴梅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