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型防霉涤纶染色布及其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6223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31 20: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染色布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环保型防霉涤纶染色布及其制备工艺,经引入涤纶纤维作为原料穿插编织成涤纶纤维基架,再在涤纶纤维基架上穿插编织碳纤维、银纤维、竹纤维、玉米纤维,使得在染色布中形成由碳纤维层、银纤维层、竹纤维层和玉米纤维层在涤纶纤维层内穿插而成的多层复合的染色布,保障了染色布层与层之间的紧密连接,且提高了染色布透气排湿性能,复合了抑菌杀菌、透气排湿和可降解亲肤功能层,提升了染色布的性能;相比传统直接采用粘接剂粘接复合功能层来说,其层与层间连接强度更高,更耐磨,而且还能够均匀分布透气排湿层、抑菌抗菌层和可降解亲肤层,提高了染色布的综合性能。布的综合性能。布的综合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保型防霉涤纶染色布及其制备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染色布
,尤其是一种环保型防霉涤纶染色布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0002]染色布系将坯布通过专业的染色设备经装箱

缝头

烧毛

退浆氧漂

丝光

定型

染色

后整理

预缩定型等工艺制备出来的成品布。
[0003]目前,对于染色布研究技术相对较多,例如:专利号为202122815435.X为了解决现有涤纶染色布防霉抑菌效果差,在潮湿的环境中容易滋生细菌等缺陷,采用中心涤纶布的顶部和底部覆盖抑菌防霉布层,所述防霉布层采用竹纤维和麻纤维混纺而成,并在防霉布层上覆盖有可降解亲肤布层,可降解亲肤布层外部均覆盖有涤纶染色布,涤纶染色布包括基材层,基材层顶部通过粘结剂粘接有防紫外线层、防褪色层和耐高温层;涤纶染色布表面开设有透气孔,透气孔内填充有活性炭吸附层;可见,经过引入多层结构的设置,使得各层功能复合在染色布中,使得染色布防霉抑菌效果德大改善,同时,引入可降解亲肤层,达到环保目的。
[0004]再例如:专利号为202121710053.4为了解决容易被空气氧化,造成褪色现象,采用底布,并在底布顶部壁面设置防氧化层,且防氧化层为两组,在两组防氧化层之间设有染色布,两组防氧化层将染色布完全包裹,在防氧化层顶部设有防虫层,防虫层两组,且在防虫层之间填充有大量的防虫填充剂,防虫层顶部壁面设有防辐射抗菌层,防辐射抗菌层采用抗菌纤维层和银纤维层组成,实现复合抗菌纤维层达到抗细菌滋生,提高防霉效果。
[0005]再例如:专利号为201710078665.8为了实现单向导湿效果,保障单向导湿持久性,公开了单向导湿轻量保暖梭织双层面料的制备工艺,将坯布采用双层面料织造方式,经纱通过“里经接结”,即下接上的方法与表纬交织,实现上下两层连接起来,双层织物表层采用涤纶异型界面吸水纤维或酷丝绵纤维,里层选用丙纶色纱,利用冷堆退浆工艺,采用烧碱45

55g/L、促进剂1

2g/L,退浆温度80

100℃处理60min后,95℃水洗,染色,后整理制备而成;经引入“里经接结”方式,使得水分或蒸汽能够通过这种内外连接的结构宽恕从内层传导至外层并蒸发,保持干爽,且经吸湿扩散性测试试验得知:采用0.1mL水滴入,内层浸湿时间为1.6s以上,且未见有内层扩散直径,外层浸湿直径达到46mm以上。
[0006]再例如:专利号为201410072693.5为了解决容易出现静电,影响人体活动,采用绒丝组织和底丝组织制备成,绒丝组织占质量百分比为60

80%,在绒丝组织原料时穿插有导电纤维的涤纶长丝,底丝组织为涤纶长丝,且所述导电纤维呈网络状分布,导线纤维为金属纤维,织造过程采用经编机织造成坯布,接着进行剖幅,再经梳毛

烫光

预定型

染色

烘干

后整理

成品定型制备成染色布,引入导电纤维,使得具有优良的导电性能、导热性能和耐磨性能,舒适性更加。
[0007]可见,现有技术中,对于染色布功能、性能的改善,从染色布层次结构上和制备工艺上均有所研究,但无论是功能层复合还是制备工艺中,都是引入具有相应功能层或者功能结构单元,使得所制备而成的染色布兼具相应的功能。可是,随着研究者的研究伸入,对
于制备工艺中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以及功能结构单元的设定,将会导致染色布的功能发生严重的变化,例如:染色布的疏水性、排湿性,不仅和选取的原料关系密切,而且还和织造成坯布的工艺以及织造成坯布后的处理工艺紧密相关。
[0008]基于此,本研究者立足于染色布研究现状,经织造工艺的改变,利用涤纶长丝作为主要定型丝编织成框架,再在框架之间填充织造其他功能单元纤维丝,继而织造形成坯布后,结合现有技术中的染色

定型

干燥等工艺制备成成品布,为染色布制备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技术实现思路

[0009]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环保型防霉涤纶染色布及其制备工艺。
[0010]具体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11]本专利技术创造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环保型防霉涤纶染色布,包括若干涤纶纤维层和连接在所述涤纶纤维层之间的层间纤维;所述涤纶纤维层采用涤纶纤维长丝呈S型排列形成S型纤维,在所述S型纤维上穿插编织以涤纶纤维长丝为原料的定型纤维制备而成;所述层间纤维以涤纶纤维长丝为原料,且所述层间纤维与所述涤纶纤维层之间在所述S型纤维与所述定型纤维交叉点处连接;在相邻两根所述层间纤维之间穿插编织有至少1根碳纤维,且以所述碳纤维向所述层间纤维之间依次穿插编织有至少1根银纤维、至少1根竹纤维和至少1根玉米纤维。
[0012]采用“穿插编织”引入碳纤维、银纤维、竹纤维和玉米纤维,利用编织成型,实现涤纶纤维层间连接强度增强,提高耐磨性能,且引入碳纤维、银纤维、竹纤维和玉米纤维,提高了可降解性能,达到了环保目的,同时增强透气疏水性能和抑菌抗菌效果,防止滋生霉菌而发霉,提高染色布整体性能。
[0013]为了能够使得涤纶纤维层之间连接更加牢固,提高染色布的透气性能,优选,所述涤纶纤维层为三层,分别为顶层、中间层和底层;且所述层间纤维与所述顶层和所述底层之间采用弯曲向内插入,在所述中间层处接结连接而成。
[0014]为了提升防霉效果、可降解效果以及透气排湿效果,优选,所述碳纤维在相邻两根所述定型纤维之间穿插编织至少1根,且以所述碳纤维向所述定型纤维之间穿插编织有至少1根银纤维、至少1根竹纤维和/或至少1根玉米纤维。更优选,所述碳纤维在相邻两根所述S型纤维之间穿插编织至少1根,且以所述碳纤维向所述S型纤维之间穿插编织有至少1根银纤维、至少1根竹纤维和/或至少1根玉米纤维。
[0015]本专利技术创造的目的之二还提供上述环保型防霉涤纶染色布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0016]S1:选择纤维:以涤纶纤维长丝作为原料,分别确定好S型纤维、定型纤维和层间纤维;同时,以碳纤维、银纤维、竹纤维和玉米纤维作原料备用;
[0017]S2:设计织物组织且织造:采用S型纤维与定型纤维编织成涤纶纤维层,且利用层间纤维在若干所述涤纶纤维层之间进行穿插编织,形成涤纶纤维基架;同时,控制好所述层间纤维与所述涤纶纤维层之间的连接点位于所述S型纤维与所述定型纤维交叉点处;再利用至少1根所述碳纤维穿插编织在相邻两根所述层间纤维之间的中间处,且以碳纤维向所
述层间纤维之间依次穿插编织至少1根所述银纤维、至少1根竹纤维和至少1根玉米纤维,形成坯布;
[0018]S3:将所形成的坯布经前处理

染色

后整理工艺处理,即得环保型防霉涤纶染色布。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保型防霉涤纶染色布,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涤纶纤维层和连接在所述涤纶纤维层之间的层间纤维(3);所述涤纶纤维层采用涤纶纤维长丝呈S型排列形成S型纤维(1),在所述S型纤维(1)上穿插编织以涤纶纤维长丝为原料的定型纤维(2)制备而成;所述层间纤维(3)以涤纶纤维长丝为原料,且所述层间纤维(3)与所述涤纶纤维层之间在所述S型纤维(1)与所述定型纤维(2)交叉点处连接;在相邻两根所述层间纤维(3)之间穿插编织有至少1根碳纤维(4),且以所述碳纤维(4)向所述层间纤维(3)之间依次穿插编织有至少1根银纤维、至少1根竹纤维和至少1根玉米纤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环保型防霉涤纶染色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涤纶纤维层为三层,分别为顶层、中间层和底层;且所述层间纤维(3)与所述顶层和所述底层之间采用弯曲向内插入,在所述中间层处接结连接而成。3.如权利要求1所述环保型防霉涤纶染色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4)在相邻两根所述定型纤维(2)之间穿插编织至少1根,且以所述碳纤维(4)向所述定型纤维(2)之间穿插编织有至少1根银纤维、至少1根竹纤维和/或至少1根玉米纤维。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环保型防霉涤纶染色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4)在相邻两根所述S型纤维(1)之间穿插编织至少1根,且以所述碳纤维(4)向所述S型纤维(1)之间穿插编织有至少1根银纤维、至少1根竹纤维和/或至少1根玉米纤维。5.如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环保型防霉涤纶染色布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选择纤维:以涤纶纤维长丝作为原料,分别确定好S型纤维(1)、定型纤维(2)和层间纤维(3);同时,以碳纤维(4)、银纤维、竹纤维和玉米纤维作原料备用;S2:设计织物组织且织造:采用S型纤维(1)与定型纤维(2)编织成涤纶纤维层,且利用层间纤维(3)在若干所述涤纶纤维层之间进行穿插编织,形成涤纶纤维基架;同时,控制好所述层间纤维(3)与所述涤纶纤维层之间的连接点位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燕平
申请(专利权)人:宜兴市伟业印染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