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消防装置的充电桩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16214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31 20: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带消防装置的充电桩,涉及充电桩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带消防装置的充电桩,包括防护箱与充电桩组件,所述防护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防护顶棚,所述防护箱的内部设置有充电桩组件,所述防护箱与防护顶棚的内部均设置有用于对火势进行阻断的防护隔离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第一烟雾感应器或第二烟雾感应器检测到火灾时,通过电动机带动转动轴与卷轮转动,通过配重板的重力作用下使得防火毯竖直向下,使得对防护箱的内部进行密封,通过第一烟雾感应器检测到防护箱的内部产生火灾时,通过第一电磁阀与第二电磁阀同时开启,干粉灭火罐内部的高压干粉经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进入至第三管道的内部,通过喷头将干粉喷出,实现对防护箱的内部进行灭火。内部进行灭火。内部进行灭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消防装置的充电桩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充电桩
,具体涉及带消防装置的充电桩。

技术介绍

[0002]新能源汽车,一直被看作是下一代汽车的发展趋势,在新能源汽车中,电动汽车以其使用较为方便的特性广受人们青睐,作为电动汽车的“加油站”,充电桩建设的全面开展,无疑会提供巨大的市场,充电桩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充电桩长期处于大电流的工作状态,老化、损坏也相对比较严重,特别是在炎热的酷暑季节,地表的温度过高,这些因素会使蓄电池组件升温,面临着新能源汽车或者充电桩很的电气火灾隐患,且由于充电桩设备大多部署在无人值守的地方,一旦发生火灾难以做到及时预警、及时处置,火情发展和蔓延得比较快,公开号为CN113769295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带消防装置的充电桩,包括充电桩、干粉灭火机构、充电电缆、充电枪、雾化消防栓机构、消防检修门。
[0003]针对上述公开技术中,现有的充电桩在使用时常为裸露在户外,且在使用的过程中不具有充电桩防护,当充电桩或者充电时的新能源汽车起火时,火势会在充电桩与新能源汽车之间相互蔓延,进而会造成较大的紧经济损失。
[0004]为此提出带消防装置的充电桩。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解决现有的充电桩在使用时不具有消防装置且在使用时不能对火势进行阻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带消防装置的充电桩。
[0006]本专利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带消防装置的充电桩,包括防护箱与充电桩组件,所述防护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防护顶棚,所述防护箱的内部设置有充电桩组件,所述防护箱与防护顶棚的内部均设置有用于对火势进行阻断的防护隔离机构,所述防护顶棚的内侧顶部设置有第一烟雾感应器,所述防护顶棚的前侧壁设置有第二烟雾感应器,所述第一烟雾感应器与第二烟雾感应器用于对火源进行检测,所述防护箱与防护顶棚的表面均设置有灭火机构,所述防护箱的左侧壁设置有用于灭火的灭火组件。
[0008]进一步地,所述充电桩组件包括充电桩主机,所述防护箱的内部设置有充电桩主机,所述充电桩主机的右侧壁设置有充电线缆,所述充电线缆的输出端贯穿防护箱的右侧内壁,并延伸至防护箱的外部固定安装有充电枪头,所述防护箱的右侧壁固定安装有用于对充电枪头进行固定支撑的放置固定架。
[0009]进一步地,所述防护隔离机构包括限位轨道,所述防护箱与防护顶棚的左右两侧内壁均固定安装有限位轨道,所述防护顶棚的左右两侧内壁均固定安装有壳体,所述防护顶棚的左侧壁固定安装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输出端贯穿防护顶棚的左侧壁,并延伸至防护顶棚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表面固定套设有卷轮,所述卷轮的表面
缠绕有防火毯,所述防火毯的底端固定安装有配重板,所述转动轴的左右两端均缠绕有钢缆,所述钢缆的底端与配重板的顶面呈固定安装设置。
[0010]进一步地,所述灭火机构包括第一箱体,所述防护箱的后侧壁固定安装有第一箱体,所述第一箱体的后侧壁铰接安装有第一箱门,所述第一箱体的内部放置有干粉灭火罐,所述干粉灭火罐的顶端设置有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的自由端贯穿第一箱体的内侧顶部,并延伸至第一箱体的外部固定安装有第四管道,所述第一管道靠近第一箱体的一端镶嵌安装有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一管道靠近第四管道的一端镶嵌安装有第三电磁阀,所述第一管道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二管道,且第二管道的表面镶嵌安装有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二管道的自由端贯穿防护顶棚的顶部,并延伸至防护顶棚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三管道,所述第三管道的底面设置有喷头,所述防护顶棚的内侧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架,所述第四管道的底面设置有第五管道,所述固定架的内部插接安装有灭火喷头,所述第五管道的自由端贯穿防护顶棚与灭火喷头的输入端呈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与第一烟雾感应器和第二烟雾感应器呈电性连接设置,所述第二电磁阀与第一烟雾感应器呈电性连接设置,且第三电磁阀与第二烟雾感应器呈电性连接设置。
[0011]进一步地,所述灭火组件包括第二箱体,所述防护箱的左侧壁固定安装有第二箱体,所述第二箱体的前侧壁铰接安装有第二箱门,所述第二箱体的内部放置有手持干粉灭火器,所述第二箱门的前侧壁开设有观察窗。
[0012]进一步地,所述防护箱与防护顶棚均采用防火材料制成。
[0013]进一步地,所述配重板位于限位轨道的内部,且配重板位于限位轨道的内部呈滑动设置。
[0014]进一步地,所述喷头的数量有多组,且多组喷头呈等距设置,且喷头均位于充电桩主机的上方。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6]1、本专利技术通过第一烟雾感应器或第二烟雾感应器检测到火灾时,通过电动机带动转动轴与卷轮转动,通过配重板的重力作用下使得防火毯竖直向下,使得对防护箱的内部进行密封;
[0017]2、本专利技术通过第一烟雾感应器检测到防护箱的内部产生火灾时,通过第一电磁阀与第二电磁阀同时开启,干粉灭火罐内部的高压干粉经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进入至第三管道的内部,通过喷头将干粉喷出,实现对防护箱的内部进行灭火;
[0018]3、本专利技术通过第二烟雾感应器检测到防护箱的外部产生火灾时,通过第一电磁阀与第三电磁阀同时开启,干粉灭火罐内部的高压干粉经第一管道、第四管道与第五管道进入至灭火喷头的内部,通过灭火喷头将其喷出实现对防护箱外部的火势进行扑灭,通过灭火组件实现对协助火势扑灭;
[0019]4、本专利技术通过防火材料制成的防护箱与防护顶棚进而能实现对火势进行阻断,防止火势蔓延。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专利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专利技术正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是本专利技术后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是本专利技术局部正剖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5是本专利技术A部放大图的示意图;
[0025]图6是本专利技术侧剖视图的示意图;
[0026]附图标记:1、防护箱;2、防护顶棚;3、充电桩组件;301、充电桩主机;302、充电线缆;303、充电枪头;304、放置固定架;4、防护隔离机构;401、限位轨道; 402、壳体;403、电动机;404、转动轴;405、卷轮;406、防火毯;407、配重板; 408、钢缆;5、第一烟雾感应器;6、第二烟雾感应器;7、灭火机构;701、第一箱体;702第一箱门;703、干粉灭火罐;704、第一管道;705、第一电磁阀;706、第二管道;707、第三管道;708、喷头;709、第四管道;710、固定架;711、第五管道;712、灭火喷头;713、第二电磁阀;714、第三电磁阀;8、灭火组件;801、第二箱体;802、第二箱门;803、手持干粉灭火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带消防装置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箱(1)与充电桩组件(3),所述防护箱(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防护顶棚(2),所述防护箱(1)的内部设置有充电桩组件(3),所述防护箱(1)与防护顶棚(2)的内部均设置有用于对火势进行阻断的防护隔离机构(4),所述防护顶棚(2)的内侧顶部设置有第一烟雾感应器(5),所述防护顶棚(2)的前侧壁设置有第二烟雾感应器(6),所述第一烟雾感应器(5)与第二烟雾感应器(6)用于对火源进行检测,所述防护箱(1)与防护顶棚(2)的表面均设置有灭火机构(7),所述防护箱(1)的左侧壁设置有用于灭火的灭火组件(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消防装置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组件(3)包括充电桩主机(301),所述防护箱(1)的内部设置有充电桩主机(301),所述充电桩主机(301)的右侧壁设置有充电线缆(302),所述充电线缆(302)的输出端贯穿防护箱(1)的右侧内壁,并延伸至防护箱(1)的外部固定安装有充电枪头(303),所述防护箱(1)的右侧壁固定安装有用于对充电枪头(303)进行固定支撑的放置固定架(30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消防装置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隔离机构(4)包括限位轨道(401),所述防护箱(1)与防护顶棚(2)的左右两侧内壁均固定安装有限位轨道(401),所述防护顶棚(2)的左右两侧内壁均固定安装有壳体(402),所述防护顶棚(2)的左侧壁固定安装有电动机(403),所述电动机(403)的输出端贯穿防护顶棚(2)的左侧壁,并延伸至防护顶棚(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转动轴(404),所述转动轴(404)的表面固定套设有卷轮(405),所述卷轮(405)的表面缠绕有防火毯(406),所述防火毯(406)的底端固定安装有配重板(407),所述转动轴(404)的左右两端均缠绕有钢缆(408),所述钢缆(408)的底端与配重板(407)的顶面呈固定安装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消防装置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灭火机构(7)包括第一箱体(701),所述防护箱(1)的后侧壁固定安装有第一箱体(701),所述第一箱体(701)的后侧壁铰接安装有第一箱门(702),所述第一箱体(701)的内部放置有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家明董新元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中润易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