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射鞋底及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6112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31 20: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弹射鞋底,包括上下重叠设置的上层中底和下层中底,上层中底与下层中底之间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上设置有分割槽,分割槽将支撑板的中足部位和足跟部位分割成第一弹射部和第二弹射部,第一弹射部与第二弹射部呈夹角设置;上层中底或下层中底上设置有弹射支撑部,弹射支撑部支撑在第一弹射部和第二弹射部之间,弹射支撑部靠近鞋底足跟部位的一侧形成有空腔单元,空腔单元与第一弹射部靠近足跟部位的区域位置相对应,以提供形变空间;同时公开了一种鞋。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为人体足部提供良好的弹射助力,同时兼具优异的回弹性和减震性,足跟部位稳定性和支撑性好,前掌部位具有良好的弯折性能,鞋底的重量大幅度减轻。鞋底的重量大幅度减轻。鞋底的重量大幅度减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弹射鞋底及鞋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弹射鞋底及鞋。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全民健身的兴起,人们对专业运动鞋的功能性要求越来越高,如何进一步提升鞋底的回弹性,成为运动鞋重要的研发方向。为了提高鞋底的回弹性能,现有的运动鞋通常会采用本身就具有优异的回弹性的材料制作鞋底,或者在鞋底上复合镂空等缓震结构,使运动鞋更能发挥回弹及减震的特性。
[0003]但是,现有的鞋底减震及回弹设计所发挥的效果比较有限,且难以对人体足部提供足够的弹射助力,无法在保证运动安全的同时,进一步提升穿着者的运动表现。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弹射鞋底及包含有该弹射鞋底的鞋,既能够保证减震缓冲效果,同时能够为跑者提供极强的弹射助力,帮助提升运动表现。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弹射鞋底,包括上下重叠设置的上层中底和下层中底,上层中底与下层中底之间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上设置有分割槽,分割槽将支撑板的中足部位和足跟部位分割成第一弹射部和第二弹射部,第一弹射部与第二弹射部呈夹角设置;上层中底或下层中底上设置有弹射支撑部,弹射支撑部支撑在第一弹射部和第二弹射部之间,弹射支撑部靠近鞋底足跟部位的一侧形成有空腔单元,空腔单元与第一弹射部靠近足跟部位的区域位置相对应,以提供形变空间。
[0006]进一步,分割槽呈弧形,弧形分隔槽将第一弹射部分割成舌形,将第二弹射部分割成半环形,第一弹射部位于支撑板中足部位和足跟部位的中间区域,第二弹射板位于支撑板中足部位和足跟部位的外边缘,环绕第一弹射部的外侧设置。
[0007]进一步,第一弹射部靠近足跟部位的一端在竖向方向上向上翘起倾斜设置,以与第二弹射部之间形成夹角。
[0008]进一步,第一弹射部靠近足跟部位的一端在竖向方向上向下倾斜延伸设置,以与第二弹射部之间形成夹角。
[0009]进一步,支撑板的第二弹射部包括与人体足跟内侧相对应的内侧部、与人体足跟外侧相对应的外侧部和与人体足跟后侧相对应的足跟部,内侧部的硬度大于外侧部的硬度,足跟部的硬度小于外侧部的硬度。
[0010]进一步,弹射支撑部设置在下层中底的中足部位,凸出于下层中底的上表面设置,弹射支撑部自下而上伸入至支撑板的第一弹射部与第二弹射部之间,下层中底的足跟部位与空腔单元相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镂空结构,空腔单元通过镂空结构与下层中底下方的空间相连通。
[0011]进一步,下层中底弹射支撑部的下部形成有凹槽,凹槽可减薄弹射支撑部的厚度;下层中底的下表面上设置有大底,大底的足跟部位处设置有镂空,镂空与下层中底上的镂
空结构位置对应设置,支撑板的第一弹射部通过下层中底上的镂空结构和大底上的镂空与弹射鞋底下方的空间相连通。
[0012]进一步,上层中底的足跟部位处设置有支撑墙,支撑墙设置在空腔单元的两侧。
[0013]进一步,支撑墙上设置有网格镂空结构,以增强支撑墙的弹性形变能力。
[0014]进一步,上层中底的足跟部位处设置有缓冲墙,缓冲墙设置在两个支撑墙之间,位于空腔单元的后侧。
[0015]进一步,支撑板的第二弹射部在靠近足跟部位的外侧区域处向上弯曲并凸起;支撑板的第一弹射部的中心区域呈弧形下凹。
[0016]进一步,弹射支撑部设置在上层中底的下部,凸出于上层中底的下表面设置,弹射支撑部自上而下伸入至支撑板的第二弹射部与第一弹射部之间。
[0017]进一步,空腔单元形成在第一弹射部与第二弹射部之间,靠近第一弹射部和第二弹射部的足跟部位设置,以使弹射鞋底的足跟部位处形成悬空结构。
[0018]进一步,下层中底的足跟部位自弹射鞋底的内外两侧向中间区域收窄,下层中底足跟部位的末端朝向中足方向缩短,使下层中底足跟部位的宽度小于上层中底足跟部位的宽度,且在朝向人体足跟的方向上的延伸长度短于上层中底的足跟部位。
[0019]进一步,支撑板第二弹射部的外边缘的高度高于内边缘的高度,使第二弹射部倾斜设置;支撑板第一弹射部靠近足跟部位的一端形成有平台,平台延伸至上层中底的弹射支撑部的外部。
[0020]进一步,下层中底的前掌部位设置有弯折槽,弯折槽与支撑板之间形成间隔空间,弯折槽中部的宽度大于弯折槽靠近下层中底内侧和外侧区域的宽度。
[0021]进一步,下层中底的外侧设置有下弹射枕,上层中底的前掌部位设置有上弹射枕,支撑板的前掌部位设置有弹射凸起,上弹射枕与下弹射枕位置相对,弹射凸起位于上弹射枕和下弹射枕之间,弹射凸起分别与上弹射枕和下弹射枕之间形成弹射空间。
[0022]进一步,第一弹射部与第二弹射部之间形成的夹角为10
°
~40
°

[0023]进一步,支撑板上设置有连接部,连接部设置在支撑板中足部位的内侧区域和外侧区域处,凸出于支撑板的下表面设置,连接部沿支撑板中足部位的延伸方向延伸设置。
[0024]一种鞋,包括上述任意一种弹射鞋底。
[0025]本专利技术的弹射鞋底及鞋能够为人体足部提供良好的弹射助力,同时兼具优异的回弹性和减震性,可显著提升穿着者的运动表现,弹射鞋底的足跟部位稳定性和支撑性好,能够避免穿着者发生运动损伤,弹射鞋底的前掌部位具有良好的弯折性能,可提升鞋底的穿着舒适性,且便于支撑板的快速回弹,同时,鞋底的重量也大幅度减轻。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弹射鞋底的实施例一的侧视图。
[0027]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弹射鞋底的实施例一的爆炸图。
[0028]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弹射鞋底的实施例一的立体图一。
[0029]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弹射鞋底的实施例一的立体图二。
[0030]图5为弹射鞋底实施例一中的支撑板的俯视图。
[0031]图6为弹射鞋底实施例一中的支撑板的立体图。
[0032]图7为弹射鞋底实施例一中的上层中底的立体图。
[0033]图8为弹射鞋底实施例一中的下层中底的立体图。
[0034]图9为本专利技术中弹射鞋底的实施例二的侧视图。
[0035]图10为本专利技术中弹射鞋底的实施例二的爆炸图。
[0036]图11为弹射鞋底实施例二中的支撑板的俯视图。
[0037]图12为弹射鞋底实施例二中的支撑板的立体图。
[0038]图13为弹射鞋底实施例二中的上层中底的立体图。
[0039]图14为弹射鞋底实施例二中的下层中底的立体图。
[0040]图15为本专利技术中弹射鞋底的实施例二的立体图。
[0041]图16为本专利技术中弹射鞋底的实施例三的侧视图。
[0042]图17为弹射鞋底实施例三中的上层中底的侧视图。
[0043]图18为本专利技术中弹射鞋底的实施例四的侧视图。
[0044]图19为本专利技术中弹射鞋底的实施例四的爆炸图。
[0045]图20为本专利技术中弹射鞋底的实施例四的立体图一。
[0046]图21为本专利技术中弹射鞋底的实施例四的立体图二。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弹射鞋底,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重叠设置的上层中底和下层中底,上层中底与下层中底之间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上设置有分割槽,分割槽将支撑板的中足部位和足跟部位分割成第一弹射部和第二弹射部,第一弹射部与第二弹射部呈夹角设置;上层中底或下层中底上设置有弹射支撑部,弹射支撑部支撑在第一弹射部和第二弹射部之间,弹射支撑部靠近鞋底足跟部位的一侧形成有空腔单元,空腔单元与第一弹射部靠近足跟部位的区域位置相对应,以提供形变空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射鞋底,其特征在于,分割槽呈弧形,弧形分隔槽将第一弹射部分割成舌形,将第二弹射部分割成半环形,第一弹射部位于支撑板中足部位和足跟部位的中间区域,第二弹射板位于支撑板中足部位和足跟部位的外边缘,环绕第一弹射部的外侧设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弹射鞋底,其特征在于,第一弹射部靠近足跟部位的一端在竖向方向上向上翘起倾斜设置,以与第二弹射部之间形成夹角。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弹射鞋底,其特征在于,第一弹射部靠近足跟部位的一端在竖向方向上向下倾斜延伸设置,以与第二弹射部之间形成夹角。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弹射鞋底,其特征在于,支撑板的第二弹射部包括与人体足跟内侧相对应的内侧部、与人体足跟外侧相对应的外侧部和与人体足跟后侧相对应的足跟部,内侧部的硬度大于外侧部的硬度,足跟部的硬度小于外侧部的硬度。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弹射鞋底,其特征在于,弹射支撑部设置在下层中底的中足部位,凸出于下层中底的上表面设置,弹射支撑部自下而上伸入至支撑板的第一弹射部与第二弹射部之间,下层中底的足跟部位与空腔单元相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镂空结构,空腔单元通过镂空结构与下层中底下方的空间相连通。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弹射鞋底,其特征在于,下层中底弹射支撑部的下部形成有凹槽,凹槽可减薄弹射支撑部的厚度;下层中底的下表面上设置有大底,大底的足跟部位处设置有镂空,镂空与下层中底上的镂空结构位置对应设置,支撑板的第一弹射部通过下层中底上的镂空结构和大底上的镂空与弹射鞋底下方的空间相连通。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弹射鞋底,其特征在于,上层中底的足跟部位处设置有支撑墙,支撑墙设置在空腔单元的两侧。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弹射鞋底,其特征在于,支撑墙上设置有网格镂空结构,以增强支撑墙的弹性形变能力。10.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剑光陈一多王旭杨帆吴春飞杨昌任强韦至恒张龙彭力均
申请(专利权)人:李宁中国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