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浪涌保护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60973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31 20: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浪涌保护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浪涌保护电路,包括降压模块、电源电压采集模块、继电器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电源电压采集模块的输出端与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继电器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降压模块为电源电压采集模块、继电器模块和控制模块供电,电器模块中的继电器RY1的引脚3和引脚4连接在火线上并作为输出端与外部用电器件电性连接,在电源电压异常时继电器RY1断开,可以做到同时保护两个外部用电器件,具有更高的效率。同时电源电压采集模块实时对电源电压进行采集,能够保证继电器RY1只在电源电压稳定正常时闭合,有效的保证了用电器件的用电环境。保证了用电器件的用电环境。保证了用电器件的用电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浪涌保护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浪涌保护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浪涌保护电路。

技术介绍

[0002]电路在遭雷击时常常会产生很高的操作过电压,易导致电器顺坏,目前市面上现有产品多数只有一个用电保护插座,造成使用上的不便,且电压波动时电路断开时间过短,容易对用电器件造成损伤,不利于对用电器件的保护。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浪涌保护电路,能解决无法对多个用电器件进行保护,同时电路断开时间过短不利于对用电器件的保护等技术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浪涌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降压模块、电源电压采集模块、继电器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电源电压采集模块的输出端与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继电器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降压模块为电源电压采集模块、继电器模块和控制模块供电。
[0006]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模块包括MCU芯片U1和电容C3,所述MCU芯片U1的引脚1与降压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MCU芯片U1的引脚8接地,所述电容C3连接在MCU芯片U1的引脚1和引脚8之间,所述MCU芯片U1的引脚5与继电器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MCU芯片U1的引脚6与电源电压采集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0007]进一步的,所述电源电压采集模块包括二极管D3、二极管D4、电阻R7、电阻R8和电容C2;所述二极管D3的正极与火线电性连接,所述二极管D3的负极与电阻R7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与电阻R8、电容C2的一端、二极管D4的正极和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8和电容C2的另一端均与地线电性连接,所述二极管D4的负极与降压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继电器模块包括电阻R4、二极管D2、三极管Q1和继电器RY1;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电阻R4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1的基极电性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二极管D2的正极和继电器RY1的引脚2电性连接,所述二极管D2的负极和继电器RY1的引脚1均与降压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继电器RY1的引脚3和引脚4连接在火线上并作为输出端与外部用电器件电性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降压模块包括第一降压模块和第二降压模块,所述第一降压模块的输入端与火线和零线电性连接,所述第一降压模块的电源输出端与继电器模块和第二降压模块的电源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二降压模块的电源输出端与电源电压采集模块和控制模块的电源输入端电性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降压模块包括电阻R1、电阻R3、电阻R13、电阻R14、电阻FR1、压敏电阻RV1、电容C1、电解电容E1、肖特基二极管D1和桥式整流器BB1;所述电阻FR1的一端与
火线电性连接,所述电阻FR1的另一端与电容C1、电阻R14和压敏电阻RV1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14的另一端与电阻R13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13的另一端与电容C1的另一端和电阻R1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与桥式整流器BB1的引脚2电性连接,所述压敏电阻RV1的另一端与桥式整流器BB1的引脚4和零线电性连接,所述桥式整流器BB1的引脚3与电解电容E1正极和电阻R3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桥式整流器BB1的引脚3作为电源输出端与继电器模块和第二降压模块的电源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与肖特基二极管D1的负极电性连接,所述桥式整流器BB1的引脚1、肖特基二极管D1的正极和电解电容E1的负极均接地。
[0011]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降压模块包括电阻R2、电阻R5、电阻R6、电解电容E2和稳压二极管U2;所述第一降压模块的电源输出端与电阻R2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与电阻R6的一端、电解电容E2的正极和稳压二极管U2的引脚1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还作为电源输出端与电源电压采集模块和控制模块的电源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与电阻R5的一端和稳压二极管U2的引脚2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稳压二极管U2的引脚3和电解电容E2的负极均接地。
[0012]进一步的,还包括显示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显示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降压模块为显示模块进行供电。
[0013]进一步的,所述显示模块包括发光二极管LED1、发光二极管LED2、发光二极管LED3、发光二极管LED4和电阻R9

电阻R12,所述降压模块的输出端与发光二极管LED1、发光二极管LED2、发光二极管LED3和发光二极管LED4的正极电性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LED1的负极与电阻R10串联在MCU芯片U1的引脚3上,所述发光二极管LED2的负极与电阻R12串联在MCU芯片U1的引脚7上,所述发光二极管LED3的负极与电阻R9串联在MCU芯片U1的引脚2上,所述发光二极管LED4的负极与电阻R11串联在MCU芯片U1的引脚4上。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本方案中,继电器模块中的继电器RY1的引脚3和引脚4连接在火线上并作为输出端与外部用电器件电性连接,在电源电压异常时继电器RY1断开,可以做到同时保护两个外部用电器件,具有更高的效率。同时电源电压采集模块实时对电源电压进行采集,能够保证继电器RY1只在电源电压稳定正常时闭合,有效的保证了用电器件的用电环境。且显示电路能够清洗的知道电路的工作状态。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17]图1本技术所述的浪涌保护电路模块框图(未展示降压模块);
[0018]图2本技术所述的浪涌保护电路的第一降压模块电路图;
[0019]图3本技术所述的浪涌保护电路的第二降压模块电路图;
[0020]图4本技术所述的浪涌保护电路的电源电压采集模块电路图;
[0021]图5本技术所述的浪涌保护电路的控制模块电路图;
[0022]图6本技术所述的浪涌保护电路的继电器模块电路图;
[0023]图7本技术所述的浪涌保护电路的显示模块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浪涌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降压模块、电源电压采集模块、继电器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电源电压采集模块的输出端与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继电器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降压模块为电源电压采集模块、继电器模块和控制模块供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浪涌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包括MCU芯片U1和电容C3,所述MCU芯片U1的引脚1与降压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MCU芯片U1的引脚8接地,所述电容C3连接在MCU芯片U1的引脚1和引脚8之间,所述MCU芯片U1的引脚5与继电器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MCU芯片U1的引脚6与电源电压采集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浪涌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电压采集模块包括二极管D3、二极管D4、电阻R7、电阻R8和电容C2;所述二极管D3的正极与火线电性连接,所述二极管D3的负极与电阻R7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与电阻R8、电容C2的一端、二极管D4的正极和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8和电容C2的另一端均与地线电性连接,所述二极管D4的负极与降压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浪涌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模块包括电阻R4、二极管D2、三极管Q1和继电器RY1;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电阻R4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1的基极电性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二极管D2的正极和继电器RY1的引脚2电性连接,所述二极管D2的负极和继电器RY1的引脚1均与降压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继电器RY1的引脚3和引脚4连接在火线上并作为输出端与外部用电器件电性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浪涌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压模块包括第一降压模块和第二降压模块,所述第一降压模块的输入端与火线和零线电性连接,所述第一降压模块的电源输出端与继电器模块和第二降压模块的电源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二降压模块的电源输出端与电源电压采集模块和控制模块的电源输入端电性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浪涌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降压模块包括电阻R1、电阻R3、电阻R13、电阻R14、电阻FR1、压敏电阻RV1、电容C1、电解电容E1、肖特基二极管D1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志杰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赫德曼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