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字化牦牛养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15993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31 20: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数字化牦牛养殖系统,涉及养殖领域,本系统包括控制终端、设置在牛舍内的喷淋装置、卷帘装置、风机装置和第一环境监测装置,以及设置在牛舍外的第二环境监测装置,所述控制终端用于接收第一环境监测装置、第二环境监测装置的监测数据,并根据监测数据控制喷淋装置、卷帘装置、风机装置工作。本系统对牛舍内及散养区的喷淋装置进行自动控制,在不同数据情况下调整喷淋装置的使用模式,使牦牛在一个舒适环境中生长,进而有效提高养殖的经济效益。其次,本系统的喷淋装置仅有一个动力源,通过第一齿轮可同时使移动板上下移动、移动框左右移动,不仅简化了结构,同时能够节约成本,以及设备的维护,更便于长期使用。更便于长期使用。更便于长期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数字化牦牛养殖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养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数字化牦牛养殖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中国的牦牛养殖数量占到全世界的90%以上,是养殖牦牛的第一大国。而随着牦牛养殖的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也给牦牛的养殖问题带来巨大挑战。
[0003]目前,在牦牛养殖过程中,所使用的牦牛暖棚一般包括底面、墙体、屋顶,在朝向南、北的墙体下端靠近地面的位置开有进风口,上端开有出风口。现有的牦牛养殖大部分需要人工进行操作,例如需要管理员手动对牛舍进行喷淋,不仅效率低下,且消耗较多人力物力。
[0004]其次,现有的养殖系统不能快速的根据牛舍环境的变化对牛舍进行调整,养殖方式不够科学、便捷。
[0005]现有的牦牛监测技术主要包括:通过传感技术做到对牦牛的健康实时监测实现疫情预警和生产力预测;然而,现有的健康监测是通过生理数据,通常就仅是体温数据,判断依据单一,判断结果片面。如何借助智能化、自动化的数据采集与计算机辅助分析,更加全面的监测到牦牛群的健康状态,是本领域需要迫切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字化牦牛养殖系统,采用智能化管理设备,实现养殖园区的规范化、科学化、智能化管理模式。
[0007]该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本系统包括控制终端、设置在牛舍内的喷淋装置、卷帘装置、风机装置和第一环境监测装置,以及设置在牛舍外的第二环境监测装置,所述控制终端用于接收第一环境监测装置、第二环境监测装置的监测数据,并根据监测数据控制喷淋装置、卷帘装置、风机装置工作。第一环境监测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控制终端根据温度传感器控制风机装置工作、根据湿度传感器控制喷淋装置控制。
[0008]本系统通过牛舍内的第一环境监测装置和牛舍外的第二环境监测装置对牛舍内外的环境进行监测,根据监测得到的数据对牛舍内的装置进行控制调整,使牦牛的养殖更加科学合理,同时减少人工的使用,更有利于牦牛的养殖。
[0009]在本系统中,为配合智能化设备的使用,本系统将喷淋装置的结构进行优化,使得在不同情况下,喷淋装置能够更好的与本系统配合使用,使喷淋效果达到最佳,具体的,喷淋装置包括带有齿轮的移动板和设置在围栏上的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移动板上设置有喷头,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上分别设置有第一移动齿轮和第二移动齿轮,第一齿轮能与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啮合,并带动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旋转;所述第一移动齿轮和第二移动齿轮能够与移动板的齿轮啮合,并带动移动板上下移动。
[0010]并且,喷淋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围栏上的带有齿轮的移动框,移动框上设置有若干喷头,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上分别设置有第三移动齿轮和第四移动齿轮,第三移动齿轮和
第四移动齿轮能够与移动框,并带动移动框左右移动。
[0011]本系统在使用时,当湿度传感器监测的数据小于第一阈值时,牛舍内较干,不适合牦牛生长,因此控制终端控制喷淋装置中的喷头工作,喷头在移动板和移动框上进行喷水,进而增加牛舍内的湿度,由于湿度传感器监测的数据小于第一阈值,因此本系统的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啮合,第一齿轮旋转,并带动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一起旋转,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旋转的过程中,第一移动齿轮和第二移动齿轮分别与移动板的齿轮啮合,第一移动齿轮与移动板的齿轮啮合时,在第一移动齿轮旋转的过程中,带动移动板向上移动,第二移动齿轮与移动板的齿轮啮合时,在第二移动齿轮旋转的过程中,带动移动板向下移动,移动板移动的过程中带动其上的喷头上下移动,进而增加对牛舍的喷洒面积,快速提高牛舍内部的湿度。
[0012]同时,移动框为矩形框,其内侧的上下两端上均设置有齿轮,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旋转的过程中,带动其上的第三移动齿轮和第四移动齿轮一起旋转,第三移动齿轮和第四移动齿轮分别与移动框的齿轮啮合,第一齿轮旋转,第三移动齿轮和第四移动齿轮与移动框上端的齿轮啮合时,移动框向右移动,第三移动齿轮和第四移动齿轮与移动框下端的齿轮啮合时,移动框向左移动,通过移动框左右的移动带动其上的喷头移动,进而在左右方向加大喷洒的面积。
[0013]优选的,第二齿轮位于第一移动齿轮和第三移动齿轮之间,第三齿轮位于第二移动齿轮和第四移动齿轮之间。
[0014]当湿度传感器监测的数据大于第一阈值且小于第二阈值时,控制终端控制喷淋装置中的喷头工作且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分离,移动板不上下移动,移动框也不进行左右移动,直接通过其上的喷头进行喷洒,对牛舍内的湿度进行调整。
[0015]在此基础上,本系统的喷淋装置只有第一齿轮一个动力源,通过第一齿轮的旋转实现移动框的左右移动以及移动板的上下移动,不仅能够节约成本,并且简化设备的复杂程度,控制终端直接控制第一齿轮的旋转电机即可实现调整,更便于长期使用。
[0016]其次,本装置的喷头在移动板和移动框的作用下上下移动、左右移动时,能够对围栏内的牦牛进行清洗,喷头上下、左右移动的过程中使牦牛清洗更加干净,污水通过牛舍下方排出,提高使用效率。
[0017]移动框在围栏上的左右移动主要依靠设置在围栏上的两个连接套,移动框包括两个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位于连接套内。通过连接杆和连接套能够使移动框固定在围栏上,同时移动框在左右移动时,连接杆在连接套内滑动,即连接杆在围栏上左右移动,进而使移动框在连接套上左右移动,本系统的移动板位于围栏前方地面的凹槽中,移动板的下端在上下移动的过程中插入该凹槽中,移动板上还可以设置有滑槽,第一齿轮上设置有固定块,固定块连接在滑槽中,并且固定块能够在滑槽中上下移动且旋转。
[0018]在牛舍中使用本系统时,为了避免牦牛对围栏撞击造成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第三齿轮之间的啮合,本系统在第一齿轮与围栏之间设置有伸缩杆,伸缩杆伸缩能够使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啮合或分离。当不需要使用喷淋装置时,控制伸缩杆缩短,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分离,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能够有效保护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之间的位置关系,在需要使用时,伸缩杆伸长,重新使其啮合,在更换维修时也更便于调整。
[0019]优选的,第一环境监测装置包括光照传感器,控制终端根据光照传感器控制卷帘装置旋转。对于牛舍的养殖,需要适当的光照,卷帘装置包括卷帘和设置在卷帘上的旋转电机,通过电机旋转控制卷帘的收放,进而调整光照在牛舍内的数据。
[0020]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0021]本专利技术一种数字化牦牛养殖系统,本系统通过现有的传感技术、物联网技术实现对养殖区的综合监控,包括牛舍内外的空气的温度、湿度、光照、视频等,同时可对牛舍内及散养区的喷淋装置进行自动控制,在不同数据情况下调整喷淋装置的使用模式,使牦牛在一个舒适环境中生长,进而有效提高养殖的经济效益。
[0022]其次,本系统的喷淋装置仅有一个动力源,通过第一齿轮可同时使移动板上下移动、移动框左右移动,不仅简化了结构,同时能够节约成本,以及设备的维护,更便于长期使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字化牦牛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终端、设置在牛舍内的喷淋装置、卷帘装置、风机装置和第一环境监测装置,以及设置在牛舍外的第二环境监测装置,所述控制终端用于接收第一环境监测装置、第二环境监测装置的监测数据,并根据监测数据控制喷淋装置、卷帘装置、风机装置工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字化牦牛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喷淋装置包括带有齿轮的移动板(7)和设置在围栏(1)上的第一齿轮(4)、第二齿轮(5)和第三齿轮(6),移动板(7)上设置有喷头(9),第二齿轮(5)和第三齿轮(6)上分别设置有第一移动齿轮(51)和第二移动齿轮(61),第一齿轮(4)能与第二齿轮(5)和第三齿轮(6)啮合,并带动第二齿轮(5)和第三齿轮(6)旋转;所述第一移动齿轮(51)和第二移动齿轮(61)能够与移动板(7)的齿轮啮合,并带动移动板(7)上下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数字化牦牛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喷淋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围栏(1)上的带有齿轮的移动框(8),移动框(8)上设置有若干喷头(9),第二齿轮(5)和第三齿轮(6)上分别设置有第三移动齿轮(52)和第四移动齿轮(62),第三移动齿轮(52)和第四移动齿轮(62)能够与移动框(8),并带动移动框(8)左右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数字化牦牛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围栏(1)上设置有两个连接套(2),移动框(8)包括两个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位于连接套(2)内。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波郭佳罗俊蒋辉霞叶江红刘宇郭曦梅林森陈攀马倩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农业机械研究设计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