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环保性及高稳定性的管桩抗拔力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15950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31 2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高环保性及高稳定性的管桩抗拔力检测装置,涉及建筑领域。该装置包括主体,主体的一侧外表面设有显示器,显示器的上端外表面设有防尘机构,主体的两侧内部设有稳定机构;防尘机构包括动力箱、吸尘管、吸尘板、吸尘孔与滤网,稳定机构包括长方形板、把手、转轴、折叠板、固定桩、方槽、伸缩杆与踩踏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防止灰尘堆积在显示器上,从而便于工作人员观察检测数据,另一方面避免了灰尘进入装置内部,有利于延长显示器的使用年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稳定性较高,不容易晃动,便于工作人员检测抗拔力,提高了检测数据的准确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环保性及高稳定性的管桩抗拔力检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环保性及高稳定性的管桩抗拔力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发展,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开始大量应用于铁道系统,并扩大到工业与民用建筑、市政、冶金、港口、公路等领域。在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由于地质条件适合管桩的使用特点,管桩的需求量猛增,从而迅速形成一个新兴的行业,而现有的管桩抗拔力检测装置稳定性较差,容易晃动,从而不便于检测,造成检测数据不准确,其次,管桩抗拔力检测装置中的显示器容易堆积灰尘,从而不便于工作人员观察检测数据,并且灰尘容易进入装置内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以现有管桩抗拔力检测装置为基础,通过对其进行创造性的改进,从而得到一种高环保性及高稳定性的管桩抗拔力检测装置。
[0004]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一种高环保性及高稳定性的管桩抗拔力检测装置,包括主体,主体的一侧外表面设有显示器,显示器的上端外表面设有防尘机构,主体的两侧内部设有稳定机构;
[0006]防尘机构包括动力箱、吸尘管、吸尘板、吸尘孔与滤网,吸尘管位于动力箱的前端外表面,吸尘板位于动力箱的前端下方,所述吸尘孔位于吸尘板的下端外表面,滤网位于吸尘板的内部;
[0007]稳定机构包括长方形板、把手、转轴、折叠板、固定桩、方槽、伸缩杆与踩踏板,把手位于长方形板的前端外表面,转轴位于长方形板的下端两侧内表面,折叠板的上端通过转轴与长方形板铰接连接,固定桩位于折叠板的下端外表面,方槽位于折叠板的一侧外表面,伸缩杆位于方槽的内部,踩踏板位于伸缩杆的前端外表面。
[0008]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吸尘管通过安装孔和限位环安装在动力箱的前端外表面,吸尘板通过螺钉安装在动力箱的前端下方。
[0009]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吸尘孔开设在吸尘板的下端外表面,滤网通过卡槽卡接在吸尘板的内部。
[0010]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动力箱的内部设有动力组件,动力组件包括马达、输出轴与螺旋扇叶。
[0011]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把手通过螺丝安装在长方形板的前端外表面,长方形板通过滑动槽和限位块安装在主体的两侧内部,转轴通过卡接孔安装在长方形板的下端两侧内表面,折叠板通过连接孔安装在转轴上,固定桩固定安装在折叠板的下端外表面。
[0012]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方槽开设在折叠板的一侧外表面,伸缩杆可拆卸固定在方槽的内部,踩踏板可拆卸固定在伸缩杆的前端外表面。
[0013]本技术装置中,防尘机构的工作原理如下:
[0014]通过将动力箱安装在显示器上,开启动力箱内部的动力组件,马达带动输出轴转动,输出轴带动螺旋扇叶转动,螺旋扇叶产生吸力,并将显示器前方的灰尘通过吸尘孔和吸尘板进入吸尘管内,吸尘管将灰尘吸进动力箱内,并且滤网可以将大型灰尘过滤,避免灰尘堵塞吸尘管,此设置防止灰尘堆积在显示器上,从而便于工作人员观察检测数据,另一方面避免了灰尘进入装置内部,有利于延长显示器的使用年限。
[0015]本技术装置中,稳定机构的工作原理如下:
[0016]通过将长方形板嵌进主体内,使用长方形板时,将其通过把手和滑动槽拉出,而限位块限制长方形板的位置,防止其脱位,随后再通过转轴转动折叠板,使其与地面垂直,再将踩踏板通过方槽内的伸缩杆拉出,此时,再通过现有技术中的敲击工具将固定桩敲进地面内不,以此固定主体,另一方面也增加了主体与地面之间的接触面积,扩大了支撑范围,保证主体的稳定性,此设置稳定性较高,不容易晃动,便于工作人员检测抗拔力,提高了检测数据的准确性。
[0017]本技术装置设计科学、结构合理、制作容易、使用方便、维护简单,装置中防尘机构的设置极大地提高了装置的使用清洁度,避免了装置由于长时间受灰尘侵染而易发生故障、使用寿命短等问题,具有较高的环保性能;装置中的稳定机构极大地提高了装置的使用稳定性,使用时不容易晃动,便于工作人员检测抗拔力,提高了检测数据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图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图1中防尘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图2中吸尘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图1中稳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图1中稳定机构的正视图。
[0023]图中:1、主体;2、显示器;3、防尘机构;4、稳定机构;301、动力箱;302、吸尘管;303、吸尘板;304、吸尘孔;305、滤网;401、长方形板;402、把手;403、转轴;404、折叠板;405、固定桩;406、方槽;407、伸缩杆;408、踩踏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0025]如图1

图5所示,一种高环保性及高稳定性的管桩抗拔力检测装置,包括主体1,主体1的一侧外表面设有显示器2,显示器2的上端外表面设有防尘机构3,主体1的两侧内部设有稳定机构4。
[0026]防尘机构3包括动力箱301、吸尘管302、吸尘板303、吸尘孔304与滤网305,吸尘管302位于动力箱301的前端外表面,吸尘板303位于动力箱301的前端下方,吸尘孔304位于吸尘板303的下端外表面,滤网305位于吸尘板303的内部。吸尘管302通过安装孔和限位环安装在动力箱301的前端外表面,吸尘板303通过安装螺钉安装在动力箱301的前端下方,吸尘孔304通过机械设备开设在吸尘板303的下端外表面,滤网305通过卡槽卡接在吸尘板303的内部,动力箱301的内部设有动力组件,动力组件包括马达、输出轴与螺旋扇叶。通过将动力
箱301安装在显示器2上,开启动力箱301内部的动力组件,马达带动输出轴转动,输出轴带动螺旋扇叶转动,螺旋扇叶产生吸力,并将显示器2前方的灰尘通过吸尘孔304和吸尘板303进入吸尘管302内,吸尘管302将灰尘吸进动力箱301内,并且滤网305可以将大型灰尘过滤,避免灰尘堵塞吸尘管302,此设置防止灰尘堆积在显示器2上,从而便于工作人员观察检测数据,另一方面避免了灰尘进入装置内部,有利于延长显示器2的使用年限。
[0027]稳定机构4包括长方形板401、把手402、转轴403、折叠板404、固定桩405、方槽406、伸缩杆407与踩踏板408,把手402通过螺丝安装在长方形板401的前端外表面,长方形板401通过滑动槽和限位块安装在主体1的两侧内部,转轴403通过卡接孔安装在长方形板401的下端两侧内表面,折叠板404通过连接孔安装在转轴403的外壁,固定桩405固定安装在折叠板404的下端外表面,方槽406通过机械设备开设在折叠板404的一侧外表面,伸缩杆407可拆卸固定在方槽406的内部,踩踏板408可拆卸固定在伸缩杆407的前端外表面。通过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环保性及高稳定性的管桩抗拔力检测装置,包括主体,其特征在于:主体的一侧外表面设有显示器,显示器的上端外表面设有防尘机构,主体的两侧内部设有稳定机构;防尘机构包括动力箱、吸尘管、吸尘板、吸尘孔与滤网,吸尘管位于动力箱的前端外表面,吸尘板位于动力箱的前端下方,所述吸尘孔位于吸尘板的下端外表面,滤网位于吸尘板的内部;稳定机构包括长方形板、把手、转轴、折叠板、固定桩、方槽、伸缩杆与踩踏板,把手位于长方形板的前端外表面,转轴位于长方形板的下端两侧内表面,折叠板的上端通过转轴与长方形板铰接连接,固定桩位于折叠板的下端外表面,方槽位于折叠板的一侧外表面,伸缩杆位于方槽的内部,踩踏板位于伸缩杆的前端外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环保性及高稳定性的管桩抗拔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吸尘管通过安装孔和限位环安装在动力箱的前端外表面,吸尘板通过螺钉安装在动力箱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炜谢静张静温艳闻治源胡淑斐张敏郑伟路琳朱光亚王亚楠杨娅丹薛志文常晋玮毛雪伟张凯强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智达建筑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