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章勇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承重墙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5829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31 20: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承重墙结构,包括墙体,所述墙体的右侧靠近顶部与底部处均固定连接有定位块,且所述墙体的左侧靠近顶部与底部处均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墙体上靠近顶部与底部处均开设有第一空腔,且所述第一空腔的内腔设有移动杆,两个所述移动杆相远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定位钢筋,两个所述第一空腔相远离的一侧均开设有若干个第一钢筋穿孔,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使用时,通过定位块、定位槽、弹簧、限位块和卡块之间的相互配合当两个定位块分别插入相邻的墙体定位槽内腔后,从而利用两个卡块分别插入相邻的卡槽内腔中,从而快速对两个墙体进行卡接固定,提高装配效率。提高装配效率。提高装配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承重墙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具体为一种建筑承重墙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承重墙一般是指上面搁置楼板、搁栅、大梁、屋架或屋面板的墙体,它不仅承受以上各层由楼板、大梁、屋架等传来的活荷载和静荷载,还承担以上各层墙体的自重,并把这些荷重传给下层墙体直至地基基础,建筑装配化是一种新兴技术,其采用工业化手段,将建筑物的部分或全部构件在工厂预制完成,然后运输到施工现场,将构件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组装起来,其不仅降低了现场作业工作量、减少了环境污染等难题。
[0003]现有的建筑承重墙结构,由于现有装配方式较为繁琐,从而降低了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同时,在装配的过程中不便于对承重墙的偏转角度进行调节,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此外,现有的建筑承重墙在与顶部和底部的墙面进行安装时,抗冲击强度和稳定性较差,从而在受到外力撞击时容易损坏断开,使用寿命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建筑承重墙结构。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承重墙结构,包括墙体,所述墙体的右侧靠近顶部与底部处均固定连接有定位块,且所述墙体的左侧靠近顶部与底部处均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墙体上靠近顶部与底部处均开设有第一空腔,且所述第一空腔的内腔设有移动杆,两个所述移动杆相远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定位钢筋,两个所述第一空腔相远离的一侧均开设有若干个第一钢筋穿孔,若干个所述定位钢筋的另一端分别插接在相邻的第一钢筋穿孔的内腔,所述墙体的右侧靠近底部处开设有第一凹槽,且所述第一凹槽的左侧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墙体上靠近右侧处开设有第二空腔,且所述第二空腔位于相邻第一空腔的右侧,所述墙体的右侧靠近顶部处开设有第二凹槽,且所述第二凹槽的左侧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墙体的底部设有调节机构。
[0006]优选的,所述墙体的左右两侧共同开设有若干个第二钢筋穿孔,且若干个所述第二钢筋穿孔与第一钢筋穿孔孔径大小一致。
[0007]优选的,两个所述移动杆相邻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滑板,且两个所述滑板为左右设置,若干个所述滑板远离移动杆顶部中心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两个所述第一空腔的内腔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滑槽,两个所述第一滑块分别活动连接在相邻的第一滑槽内腔。
[0008]优选的,位于底部的所述移动杆的底部右端处贴合设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通孔内腔左侧固定连接有螺纹套,且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右端贯穿螺纹套,延伸至第一凹槽内腔,并固定连接有第一手摇轮,位于右侧底部的所述滑板的右侧开设有第一盲孔。
[0009]优选的,位于顶部的所述移动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第二空腔的左侧开设限位槽,且所述固定杆的右端贯穿限位槽内腔,并固定连接有螺纹块,所述螺纹块上开
设有第一螺纹孔,且所述第一螺纹孔内腔贯穿设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的上下两端分别与第二空腔的内腔顶部与底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的外侧靠近底端处套设有从动锥形齿轮,且所述从动锥形齿轮的右侧啮合有传动锥形齿轮,所述传动锥形齿轮的右侧圆心处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右端贯穿第二通孔,延伸至第二凹槽内腔,并固定连接有第二手摇轮。
[0010]优选的,两个所述移动杆相远离的一侧靠近左端处均固定连接有定位杆,两个所述定位块上靠近右侧处均开设有定位穿孔,两个所述定位槽相邻一侧靠近右侧处均开设有第三通孔。
[0011]优选的,两个所述定位槽相邻一侧靠近左侧处均开设有第三凹槽,且所述第三凹槽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弹簧,两个所述弹簧相远离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且所述限位块的外侧壁与第三凹槽内侧壁相互贴合,两个所述限位块相远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卡块。
[0012]优选的,所述卡块的正视横截面为直角梯形,且所述卡块的左侧长度小于其右侧长度。
[0013]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转轴,且所述转轴贴合设置于墙体的底部中间位置处,所述转轴的底端转动连接有圆形座,所述墙体的底部靠近中间位置处开设有第四凹槽,且所述第四凹槽位于转轴的左侧,所述第四凹槽内腔右侧靠近顶部处开设有第二盲孔,且所述第二盲孔的内腔插接有L形杆,所述L形杆的另一端延伸至墙体的底部,并固定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上开设有第二螺纹孔,且所述第二螺纹孔内腔贯穿设有第三螺纹杆,所述第三螺纹杆的右端转动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转轴的左侧开设有第二滑槽,且所述第二滑块活动连接在第二滑槽内腔,所述第三螺纹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手摇轮。
[0014]优选的,所述移动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且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第四通孔,所述第四通孔内腔贯穿设有横杆,且所述横杆的右端与活动板的左侧固定连接。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1、本专利技术通过定位块、定位槽、弹簧、限位块和卡块之间的相互配合当两个定位块分别插入相邻的墙体定位槽内腔后,从而利用两个卡块分别插入相邻的卡槽内腔中,从而快速对两个墙体进行卡接固定,提高装配效率;
[0017]2、本专利技术通过第一手摇轮、第一螺纹杆、螺纹套和第一盲孔之间的相互配合可对位于底部的移动杆向下移动,并将底部的若干个定位钢筋分别插入底部墙面的预开设定位孔中,且通过第二手摇轮、转杆、传动锥形齿轮、从动锥形齿轮、第二螺纹杆、螺纹块和固定杆之间的相互配合带动位于顶部的移动杆向上移动,从而将顶部的若干个定位钢筋分别插入顶部墙面的预开设定位孔中,从而提高承重墙的抗冲击强度和稳定性,避免在受到外力撞击时损坏断开,提高使用寿命,另外,当两个移动杆在移动的过程中会带动两个定位杆分别贯穿相邻的第三通孔和定位穿孔内腔,从而进一步提高相邻两个墙体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部件墙体右视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部件移动杆与定位钢筋连接结构立体图;
[0021]图4为本专利技术部件圆形底座立体图;
[0022]图5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0023]图6为图1中B处的放大图;
[0024]图7为图1中C处的放大图;
[0025]图8为图1中D处的放大图。
[0026]图中标号:1、墙体;2、第二钢筋穿孔;3、定位块;4、转轴;5、圆形座;6、移动杆;7、定位钢筋;8、第一钢筋穿孔;9、定位槽;10、卡块;11、限位块;12、弹簧;13、定位杆;14、滑板;15、第一盲孔;16、螺纹套;17、第一螺纹杆;18、第一手摇轮;19、固定杆;20、螺纹块;21、第二螺纹杆;22、从动锥形齿轮;23、传动锥形齿轮;24、转杆;25、第二手摇轮;26、L形杆;27、移动块;28、第三螺纹杆;29、活动板;30、第三手摇轮;31、连接板;32、横杆;33、第二盲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承重墙结构,包括墙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1)的右侧靠近顶部与底部处均固定连接有定位块(3),且所述墙体(1)的左侧靠近顶部与底部处均开设有定位槽(9),两个所述定位块(3)相邻一侧靠近左侧处均开设有卡槽,所述墙体(1)上靠近顶部与底部处均开设有第一空腔,且所述第一空腔的内腔设有移动杆(6),两个所述移动杆(6)相远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定位钢筋(7),两个所述第一空腔相远离的一侧均开设有若干个第一钢筋穿孔(8),若干个所述定位钢筋(7)的另一端分别插接在相邻的第一钢筋穿孔(8)的内腔,所述墙体(1)的右侧靠近底部处开设有第一凹槽,且所述第一凹槽的左侧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墙体(1)上靠近右侧处开设有第二空腔,且所述第二空腔位于相邻第一空腔的右侧,所述墙体(1)的右侧靠近顶部处开设有第二凹槽,且所述第二凹槽的左侧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墙体(1)的底部设有调节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承重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1)的左右两侧共同开设有若干个第二钢筋穿孔(2),且若干个所述第二钢筋穿孔(2)与第一钢筋穿孔(8)孔径大小一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承重墙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移动杆(6)相邻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滑板(14),且两个所述滑板(14)为左右设置,若干个所述滑板(14)远离移动杆(6)顶部中心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两个所述第一空腔的内腔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滑槽,两个所述第一滑块分别活动连接在相邻的第一滑槽内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承重墙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底部的所述移动杆(6)的底部右端处贴合设有第一螺纹杆(17),所述第一通孔内腔左侧固定连接有螺纹套(16),且所述第一螺纹杆(17)的右端贯穿螺纹套(16),延伸至第一凹槽内腔,并固定连接有第一手摇轮(18),位于右侧底部的所述滑板(14)的右侧开设有第一盲孔(1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承重墙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顶部的所述移动杆(6)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9),所述第二空腔的左侧开设限位槽,且所述固定杆(19)的右端贯穿限位槽内腔,并固定连接有螺纹块(20),所述螺纹块(20)上开设有第一螺纹孔,且所述第一螺纹孔内腔贯穿设有第二螺纹杆(21),所述第二螺纹杆(21)的上下两端分别与第二空腔的内腔顶部与底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勇施乾坤
申请(专利权)人:章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