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增高气垫鞋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57884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31 20: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鞋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增高气垫鞋垫,包括楔形增高垫块、气垫体和后跟护墙,所述后跟护墙设置在气垫体的中后侧外边缘处,所述楔形增高垫块嵌设在气垫体和后跟护墙所形成的连接凹槽内,并且所述气垫体包裹着楔形增高垫块的中后部底面和侧面。所述气垫体包括马蹄形气垫体和设置在马蹄形气垫体中部的水滴形气垫体,所述后跟护墙设置在马蹄形气垫体的后侧外边缘处。相比传统带气垫的增高垫而言,本发明专利技术以气垫体为承力底层,有更大气垫支撑空间,具备更好的缓冲减震性能,能够显著提高内增高气垫鞋垫使用的舒适性;而且马蹄形气垫体和水滴形气垫体的气垫体结构能够提供更平稳的支撑,以及与后跟护墙组合能够提高后跟的稳定性。后跟的稳定性。后跟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增高气垫鞋垫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鞋垫
,具体涉及一种内增高气垫鞋垫。

技术介绍

[0002]增高鞋垫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并不陌生,它是一种通过加厚鞋垫的厚度来提升穿着者视觉身高高度的鞋垫产品。为了提高增高鞋垫使用的舒适度,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通常会考虑在增高鞋垫的后跟中部横向嵌设一个气囊体,以此来提高增高鞋垫穿着的舒适度。
[0003]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 203302452 U所公开的一种隐形气垫半撑活动内增高鞋垫,涉及内增高鞋垫
解决现有内增高鞋垫舒适性差,无法根据需要自行调整高度的技术不足,包括有一块用于垫起脚部后半撑的主楔块,在主楔块的后跟部位嵌入有气垫,在主楔块底面设有与所述气垫相通的进气定位孔和出气孔,在主楔块的底部还设有一块副楔块,在副楔块的顶面至少设有一个与主楔块配合活动组合连接的凸起定位块。该隐形气垫半撑活动内增高鞋垫加强了整体弹性,舒适性更好,主楔块与副楔块可以自由组合,可以仅使用主楔块,也可主楔块与副楔块组合使用,使用方便灵活。
[0004]又如授权公告号为CN 204426882 U所公开的一种二分之一增高鞋,所述鞋垫主体的后跟处设有气垫的安装槽,安装槽内粘结有气垫,在鞋垫主体的后跟处设有气垫,使得鞋垫的避震效果大大增加。
[0005]再如授权公开号为CN 209862484 U所公开的一种气垫型聚氨酯增高鞋垫,包括采用聚氨酯制成的主体,所述主体顶表面具有与足底曲线相吻合的曲面结 构,主体的后跟部嵌入设置有增高气垫和支撑弹柱,所述增高气垫呈环形结构环绕在支撑弹柱外周。本专利技术为全脚型的增高鞋垫,通过在鞋垫后跟部设置了增高气垫和支撑弹柱,有效增强了鞋垫的回弹舒适感。等等然而,这些增高鞋垫的气囊体都是横向嵌设在后跟高度方向的中间区域,一方面由于增高鞋垫的后跟本身是采用较硬材质制作而成的楔形硬块体,仅在楔形硬块体的高度中部开设凹槽,然后嵌入气囊体,显然这个气囊体是形同虚设的,难以充分发挥气囊体应有的作用。另一方面在这种结构下,气囊体的大小受到凹槽的限制,其大小都不大,避震效果和舒适度都得不到有效的提高。
[0006]因此,需要针对上述问题研发出舒适度更高的内增高气垫鞋垫。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内增高气垫鞋垫,与传统内嵌式气垫鞋垫相比,本专利技术的内增高气垫鞋垫以气垫体为承力底层,有更大气垫支撑空间,具备更好的缓冲减震性能,显著提高了使用的舒适性。
[0008]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在于:一种内增高气垫鞋垫,包括楔形增高垫块、气垫体和后跟护墙,所述后跟护墙设置在气垫体的中后侧外边缘处,所述楔形增高垫块嵌设在气垫体和后跟护墙所形成的连接凹槽内,并且所述气垫体包裹着楔形增高垫块的中后部底面和侧
面。
[0009]所述气垫体包括马蹄形气垫体和设置在马蹄形气垫体中部的水滴形气垫体,所述后跟护墙设置在马蹄形气垫体的后侧外边缘处,所述马蹄形气垫体、水滴形气垫体和后跟护墙共同构成嵌设所述楔形增高垫块的连接凹部,所述楔形增高垫块的中后部嵌入连接凹部内,并复合成整体。
[0010]优选地,所述楔形增高垫块前端较薄,而后端较厚,其底面与连接凹部相适应,而其上侧面形成坡面。
[0011]优选地,所述马蹄形气垫体和设置在马蹄形气垫体中部的水滴形气垫体的内腔相互连通。
[0012]优选地,所述后跟护墙包覆在马蹄形气垫体的中后部外边缘处,并且其边缘向上延伸,形成高出楔形增高垫块的围边,所述围边自马蹄形气垫体的中部向其后部逐渐加高,并在后端形成向上进一步延伸的凸起围边。
[0013]优选地,所述后跟护墙中部设有内缩腰部,位于内缩腰部下方的后跟护墙呈外凸弧形,位于内缩腰部上方的围边为外凸弧状上延伸护边。
[0014]优选地,所述楔形增高垫块的上表面设置有面布,优选地,采用网布。
[0015]优选地,所述楔形增高垫块为硅胶垫块、EVA垫块、泡沫棉垫块或PU垫块。
[0016]优选地,所述气垫体为透明气垫体。
[0017]优选地,所述气垫体为楔形气垫体经在其上热压合一道水滴轮廓形连接部而被分隔成内腔相互连通的马蹄形气垫体和水滴形气垫体。
[0018]优选地,所述后跟护墙为TPU后跟护墙,所述后跟护墙作为后跟的保护结构,其硬度较硬。
[00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相比传统带气垫的增高垫而言,本专利技术以气垫体为承力底层,而将楔形增高垫块嵌设在气垫体上,本专利技术拥有更大气垫支撑空间,具备更好的缓冲减震性能,能够显著提高内增高气垫鞋垫使用的舒适性;而且马蹄形气垫体和水滴形气垫体的气垫体结构能够提供更平稳的支撑,以及与后跟护墙组合能够提高后跟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实施例中内增高气垫鞋垫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实施例中内增高气垫鞋垫的结构爆炸图。
[0022]图3为实施例中气垫体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楔形增高垫块、1.1—面布、2—气垫体、2.1—马蹄形气垫体、2.2—水滴形气垫体、2.3—水滴轮廓形连接部、3—后跟护墙、3.1—围边、3.2—凸起围边、3.3—内缩腰部、3.4—外凸弧形。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能被所述
的一般技术人员所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详细的说明。
[0025]参考附图1至附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内增高气垫鞋垫包括楔形增高垫块1、气垫体2和后跟护墙3。
[0026]所述楔形增高垫块1为硅胶垫块或PU垫块。所述楔形增高垫块1的上表面设置有面布1.1,所述面布优选地采用网布。所述楔形增高垫块1前端较薄,而后端较厚,从前端至其后端逐渐变厚,其上侧面形成坡面。
[0027]所述气垫体2为透明气垫体。所述气垫体2为楔形气垫体经在其上热压合一道水滴轮廓形连接部2.3而被分隔成内腔相互连通的马蹄形气垫体2.1和水滴形气垫体2.2,也即所述气垫体2包括马蹄形气垫体2.1和设置在马蹄形气垫体2.1中部的水滴形气垫体2.2,所述马蹄形气垫体2.1和设置在马蹄形气垫体2.1中部的水滴形气垫体2.2的内腔相互连通,形成一个平稳且承力均衡的气垫体。
[0028]所述后跟护墙3设置在马蹄形气垫体2.1的后侧外边缘处,所述马蹄形气垫体2.1、水滴形气垫体2.2和后跟护墙3共同构成嵌设所述楔形增高垫块1的连接凹部,所述连接凹部与楔形增高垫块1的中后部相适应,所述楔形增高垫块1的中后部嵌入连接凹部内,并复合成整体。
[0029]所述后跟护墙3为TPU后跟护墙。所述后跟护墙3包覆在马蹄形气垫体2.1的中后部外边缘处,并且其边缘向上延伸,形成高出楔形增高垫块1的围边,所述围边3.1自马蹄形气垫体2.1的中部向其后部逐渐加高,并在后端形成向上进一步延伸的凸起围边3.2。
[0030]所述后跟护墙3中部设有内缩腰部3.3,位于内缩腰部3.3下方的后跟护墙呈外凸弧形3.4,位于内缩腰部上方的围边3.1为外凸弧状上延伸护边。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增高气垫鞋垫,包括楔形增高垫块、气垫体和后跟护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跟护墙设置在气垫体的中后侧外边缘处,所述楔形增高垫块嵌设在气垫体和后跟护墙所形成的连接凹槽内,并且所述气垫体包裹着楔形增高垫块的中后部底面和侧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增高气垫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垫体包括马蹄形气垫体和设置在马蹄形气垫体中部的水滴形气垫体,所述后跟护墙设置在马蹄形气垫体的中后侧外边缘处,所述马蹄形气垫体、水滴形气垫体和后跟护墙共同构成嵌设所述楔形增高垫块的连接凹部,所述楔形增高垫块的中后部嵌入连接凹部内,并复合成整体。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增高气垫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形增高垫块前端较薄,而后端较厚,其底面与连接凹部相适应,而其上侧面形成坡面。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增高气垫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蹄形气垫体和设置在马蹄形气垫体中部的水滴形气垫体的内腔相互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增高气垫鞋垫,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茂华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小爱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