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起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15753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31 20: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起垄装置,包括外壳、位移轮、推杆、细粉碎轮和粗破碎轮,所述外壳的下表面嵌入式安装有转动的位移轮,所述外壳的一端上表面固定设置有推杆,所述外壳的内部顶部面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外壳的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贯穿外壳的内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粗破碎轮,且粗破碎轮的一端与外壳的内侧表面转动连接。该苗木养护用苗圃起垄装置,通过聚拢板对土壤进行塑形后夯实板有规律的向下滑动对成型的田垄进行夯实的方式,使得田垄既能变得更加紧实,同时通过夯实板下端成型槽的设计可以使得田垄的形状更加均匀一致,方便后期机械化栽种的顺利进行。利进行。利进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起垄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苗木养护
,具体为一种起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苗木的种植行业中,需要在种植苗木前通过翻土和起垄的方式对种植用地进行养护,传统起垄的方式是通过手动翻土后进行土壤的堆砌,这样起垄的放肆不仅过程缓慢而且起垄的效果也各不相同,随着农业机械的发展,起垄装置也逐渐替代人工进行起垄作业,但是现有的起垄装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却存在一些问题,就比如现有的起垄装置虽然能够对田垄进行规范化的塑造,但是形成的田垄往往是十分松散的,很容易在雨水的冲击下坍塌,而且相较于传统手工翻地起垄的方式,现有的起垄装置对结块的土壤无法做到彻底的粉碎,造成在栽种苗木时需要将结块的土壤再进行粉碎的作业,不利于提升整体的作业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起垄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田垄较为松散和对结块的土壤进行破碎效果不佳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起垄装置,包括外壳、位移轮、推杆、细粉碎轮和粗破碎轮,所述外壳的下表面嵌入式安装有转动的位移轮,所述外壳的一端上表面固定设置有推杆,所述外壳的内部顶部面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上端侧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安装板的下端侧表面连接有转动的细粉碎轮,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贯穿安装板的外表面,且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位于细粉碎轮上方的一端与细粉碎轮之间连接有同步齿形带,所述外壳的内部顶表面固定设置有套筒,且套筒的下端连接有滑动的夯实板,所述夯实板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压杆,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位于压杆上方的一端侧表面固定设置有挤压块,所述夯实板与细粉碎轮之间的外壳内侧表面固定设置有聚拢板,所述聚拢板和夯实板的下端均开设有成型槽,所述外壳的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贯穿外壳的内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粗破碎轮,且粗破碎轮的一端与外壳的内侧表面转动连接。
[0005]优选的,2个所述细粉碎轮外表面的粉碎刀错位设置,且2个细粉碎轮相向一侧外表面的粉碎刀部分重叠。
[000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土壤在经过2个细粉碎轮之间时能够被细粉碎轮充分粉碎。
[0007]优选的,所述同步齿形带分别与细粉碎轮和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啮合连接,且2个细粉碎轮关于安装板的纵向中心线对称分布。
[000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第一电机能够通过同步齿形带带动2个细粉碎轮能够同步转动对土壤粉碎
[0009]优选的,所述夯实板与套筒之间连接有弹簧,且夯实板的侧表面与聚拢板的侧表
面相贴合。
[00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夯实板不受力时能够在弹簧的带动下上滑。
[0011]优选的,所述压杆位于挤压块的正下方,且挤压块的外表面为弧形设计。
[00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挤压块在转动过程中能够通过弧形的外表面挤压挤压块上端使其向下滑动
[0013]优选的,所述聚拢板朝向细粉碎轮的一侧为V型设计,且聚拢板表面的成型槽与夯实板表面的成型槽均为拱形设计,并且夯实板表面的成型槽位于聚拢板表面的成型槽的正上方。
[00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聚拢板和夯实板表面的成型槽可以依次起到对田垄塑形和夯实的作用。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1.通过聚拢板对土壤进行塑形后夯实板有规律的向下滑动对成型的田垄进行夯实的方式,使得田垄既能变得更加紧实,同时通过夯实板下端成型槽的设计可以使得田垄的形状更加均匀一致,方便后期机械化栽种的顺利进行;
[0017]2.通过粗破碎轮和细粉碎轮交替对土壤进行翻动和破碎的方式,增强对土壤的破碎效果,同时利用2个细粉碎轮破碎刀部分重叠的方式,使得土壤能够被破碎为更为细碎的状态,更加有利于苗木的扎根生长;
[0018]3.通过第一电机启动时挤压块跟随第一电机转轴转动的方式,使得挤压块可以通过挤压压杆的方式带动夯实板向下滑动,以达到自动夯实的目的,避免忘记开启夯实结构导致的田垄松散。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整体正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后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整体俯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整体侧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外壳;2、位移轮;3、推杆;4、安装板;5、第一电机;6、细粉碎轮;7、同步齿形带;8、套筒;9、夯实板;10、压杆;11、挤压块;12、聚拢板;13、成型槽;14、第二电机;15、粗破碎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起垄装置,包括外壳1、位移轮2、推杆3、安装板4、第一电机5、细粉碎轮6、同步齿形带7、套筒8、夯实板9、压杆10、挤压块11、聚拢板12、成型槽13、第二电机14和粗破碎轮15,外壳1的下表面嵌入式安装有转动的位移轮2,外壳1的一端上表面固定设置有推杆3,外壳1的内部顶部面设置有安装板4,安装板4的上端侧表面固
定安装有第一电机5,安装板4的下端侧表面连接有转动的细粉碎轮6,第一电机5的输出轴贯穿安装板4的外表面,且第一电机5的输出轴位于细粉碎轮6上方的一端与细粉碎轮6之间连接有同步齿形带7,2个细粉碎轮6外表面的粉碎刀错位设置,且2个细粉碎轮6相向一侧外表面的粉碎刀部分重叠,同步齿形带7分别与细粉碎轮6和第一电机5的输出轴啮合连接,且2个细粉碎轮6关于安装板4的纵向中心线对称分布,使得2个细粉碎轮6可以通过部分重叠的破碎刀对土壤进行细致的粉碎;
[0026]如图1

4所示,外壳1的内部顶表面固定设置有套筒8,且套筒8的下端连接有滑动的夯实板9,夯实板9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压杆10,第一电机5的输出轴位于压杆10上方的一端侧表面固定设置有挤压块11,夯实板9与细粉碎轮6之间的外壳1内侧表面固定设置有聚拢板12,聚拢板12和夯实板9的下端均开设有成型槽13,外壳1的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14,第二电机14的输出轴贯穿外壳1的内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粗破碎轮15,且粗破碎轮15的一端与外壳1的内侧表面转动连接,夯实板9与套筒8之间连接有弹簧,且夯实板9的侧表面与聚拢板12的侧表面相贴合,压杆10位于挤压块11的正下方,且挤压块11的外表面为弧形设计,聚拢板12朝向细粉碎轮6的一侧为V型设计,且聚拢板12表面的成型槽13与夯实板9表面的成型槽13均为拱形设计,并且夯实板9表面的成型槽13位于聚拢板12表面的成型槽13的正上方,利用挤压块11挤压压杆10的方式带动夯实板9有规律的对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起垄装置,包括外壳(1)、位移轮(2)、推杆(3)、细粉碎轮(6)和粗破碎轮(15),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下表面嵌入式安装有转动的位移轮(2),所述外壳(1)的一端上表面固定设置有推杆(3),所述外壳(1)的内部顶部面设置有安装板(4),所述安装板(4)的上端侧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5),所述安装板(4)的下端侧表面连接有转动的细粉碎轮(6),所述第一电机(5)的输出轴贯穿安装板(4)的外表面,且第一电机(5)的输出轴位于细粉碎轮(6)上方的一端与细粉碎轮(6)之间连接有同步齿形带(7),所述外壳(1)的内部顶表面固定设置有套筒(8),且套筒(8)的下端连接有滑动的夯实板(9),所述夯实板(9)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压杆(10),所述第一电机(5)的输出轴位于压杆(10)上方的一端侧表面固定设置有挤压块(11),所述夯实板(9)与细粉碎轮(6)之间的外壳(1)内侧表面固定设置有聚拢板(12),所述聚拢板(12)和夯实板(9)的下端均开设有成型槽(13),所述外壳(1)的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14),所述第二电机(14)的输出轴贯穿外壳(1)的内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化明张本芹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高展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