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顶管装配式后背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5740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31 20: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顶管装配式后背墙,属于土木工程管网施工技术领域。包括设置在顶管竖井底部的安装台、后背墙、支撑台;所述安装台固定在顶管竖井的底板上;所述后背墙放置在安装台上,后背墙包括后背墙主体、后背墙水平连接体以及后背墙竖向连接体,三者一体浇筑成型,后背墙水平连接体与安装台螺栓连接,后背墙竖向连接体与支撑台螺栓连接;支撑台设置在后背墙后方,并与安装台螺栓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通过螺栓装配的顶管后背墙实现顶管设备快速搭建和施工。快速搭建和施工。快速搭建和施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顶管装配式后背墙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顶管装配式后背墙,属于土木工程管网施工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我国城市地下管网发展迅猛,城市地下管网修建技术不断提高,以顶管法施工的地下管网修建技术成为城市电力、给排水等工程的主要施工方法。由于城市管网建设需求,顶管法施工常常需要建设竖井一方面为顶管器械人员提供作业空间,另一方面需要竖井井壁为顶管器械推动顶管提供反力。其中,考虑到竖井结构稳定性,顶管机并不是直接连接在竖井井壁上以提供顶进反力,需要在顶管机背后设置顶管机后背墙,通过后背墙将推进反力均匀的施加在竖井井壁上。后背墙一侧连接的是顶管机,一侧连接的竖井井壁。由于顶管工程结束后背墙往往废弃或者埋入地下,不能实现绿色回收循环利用,还容易造成资源浪费和碳排放增加。建设初期混凝土后背墙的制作施工也容易影响工期和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本技术以顶管后背墙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顶管装配式后背墙,其可以通过螺栓装配的顶管后背墙实现顶管设备快速搭建和施工。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顶管装配式后背墙,包括设置在顶管竖井底部的安装台、后背墙、支撑台;所述安装台固定在顶管竖井的底板上;所述后背墙放置在安装台上,后背墙包括后背墙主体、后背墙水平连接体以及后背墙竖向连接体,三者一体浇筑成型,后背墙水平连接体与安装台螺栓连接,后背墙竖向连接体与支撑台螺栓连接;支撑台设置在后背墙后方,并与安装台螺栓连接。
>[0006]进一步地,所述后背墙水平连接体上设置有多个安装台螺栓定位孔;后背墙竖向连接体上设置有多个后背墙螺栓定位孔;支撑台上设置有多个支撑台螺栓定位孔。
[0007]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台螺栓定位孔、后背墙螺栓定位孔以及支撑台螺栓定位孔直径一致。
[0008]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台为凸字型,包括支撑台主体以及两侧的支撑台连接部,支撑台连接部上设置有所述支撑台螺栓定位孔,其与安装台螺栓连接在一起。
[0009]进一步地,所述后背墙水平连接体以及后背墙竖向连接体整体浇筑为L型,其内侧设置有所述后背墙主体。
[0010]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台、后背墙、支撑台均由外包钢板的钢筋混凝土制成,钢板厚度1

2cm,混凝土标号为C50。
[0011]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台的厚度为30

40cm,后背墙的厚度为30

40cm,支撑台的厚度为10

20cm。
[0012]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台螺栓定位孔、后背墙螺栓定位孔以及支撑台螺栓定位孔的直径均为5~8cm,间距为30~50cm。
[0013]进一步地,所述后背墙水平连接体上设置有4

6个安装台螺栓定位孔;后背墙竖向连接体上设置有2

4个后背墙螺栓定位孔;每侧的支撑台上均设置有1

2个支撑台螺栓定位孔。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5]本技术的装配式后背墙,利用螺栓连接和固定的方式,解决了现浇混凝土后背墙施工的养护期长的问题。通过螺栓连接与固定,快速的将安装台、后背墙和支撑台组合成传力整体,可以实现使用时快速拼装,拆卸时快速拆卸,实现循环利用。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的顶管装配式后背墙侧视图;
[0017]图2是本技术的顶管装配式后背墙正视图;
[0018]图3是在图1中沿A

A方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使本技术的特点更加直观,下面将参照图片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但是本技术不限于以下实施例。
[0020]如图1

图3所示,本技术的一种顶管装配式后背墙,包括设置在顶管竖井底部的安装台1、后背墙2、支撑台3。安装台1固定在顶管竖井的底板上。后背墙2放置在安装台1上,后背墙2包括后背墙主体21、后背墙水平连接体22以及后背墙竖向连接体23,三者一体浇筑成型,后背墙水平连接体22与安装台1螺栓连接,后背墙竖向连接体23与支撑台3螺栓连接。支撑台3设置在后背墙2后方,与竖井井壁连接,并与安装台1螺栓连接。后背墙水平连接体22上设置有4个安装台螺栓定位孔4。后背墙竖向连接体23上设置有2个后背墙螺栓定位孔5。支撑台3上设置有2个支撑台螺栓定位孔6。安装台螺栓定位孔4、后背墙螺栓定位孔5以及支撑台螺栓定位孔6直径一致。支撑台3为凸字型,包括支撑台主体31以及两侧的支撑台连接部32,支撑台连接部32上设置有支撑台螺栓定位孔6,每侧的支撑台3上均设置有1个支撑台螺栓定位孔6,其与安装台1螺栓连接在一起。后背墙水平连接体22以及后背墙竖向连接体23整体浇筑为L型,其内侧设置有后背墙主体21。
[0021]本实施例中,安装台1、后背墙2、支撑台3均由外包钢板的钢筋混凝土制成,钢板厚度2cm,混凝土标号为C50。安装台1的厚度为40cm,后背墙2的厚度为40cm,支撑台3的厚度为20cm。安装台螺栓定位孔4、后背墙螺栓定位孔5以及支撑台螺栓定位孔6的直径均为8cm,间距为50cm。
[0022]具体施工方法为:
[0023]在竖井施工完成后,将安装台1就位,同时将后背墙2吊放到安装台1上,通过安装台螺栓定位孔用螺栓将后背墙2与安装台1固定在一起,随后将支撑台3吊放到安装台1上,通过后背墙螺栓定位孔5以及支撑台螺栓定位孔6用螺栓将后背墙2与支撑台3以及安装台1固定在一起。
[0024]待安装台1、后背墙2和支撑台3装配连接成一体化受力整体,最终形成整体稳定的装配式后背墙整体结构,即可在顶管推进过程中发挥提供反力作用。
[0025]本实施例通过各种定位孔和螺栓将后背墙2和支撑台3固定在一起,实现装配式后
背墙的组装,从而快速地实现顶管设备反力支撑的安装,待顶管工作完成拆除时可以通过分别拆卸安装台1、后背墙2、支撑台3之间的连接螺栓,以实现装配式后背墙地快速拆卸,同时可以做到循环使用。
[0026]以上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顶管装配式后背墙,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顶管竖井底部的安装台(1)、后背墙(2)、支撑台(3);所述安装台(1)固定在顶管竖井的底板上;所述后背墙(2)放置在安装台(1)上,后背墙(2)包括后背墙主体(21)、后背墙水平连接体(22)以及后背墙竖向连接体(23),三者一体浇筑成型,后背墙水平连接体(22)与安装台(1)螺栓连接,后背墙竖向连接体(23)与支撑台(3)螺栓连接;支撑台(3)设置在后背墙(2)后方,并与安装台(1)螺栓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顶管装配式后背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背墙水平连接体(22)上设置有多个安装台螺栓定位孔(4);后背墙竖向连接体(23)上设置有多个后背墙螺栓定位孔(5);支撑台(3)上设置有多个支撑台螺栓定位孔(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顶管装配式后背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台螺栓定位孔(4)、后背墙螺栓定位孔(5)以及支撑台螺栓定位孔(6)直径一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顶管装配式后背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3)为凸字型,包括支撑台主体(31)以及两侧的支撑台连接部(32),支撑台连接部(32)上设置有所述支撑台螺栓定位孔(6),其与安装台(1)螺栓连接在一起。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顶管装配式后背墙,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水张良张雷马新刘淼夏阳王锦倩朱宇姚海川张卜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