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防潮羽绒服的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53650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31 19: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菌防潮羽绒服的加工工艺,制作羽绒服的羽绒原料包含以下组分:鸭绒60~70份、鹅绒20~25份、棉麻纤维3~8份、脱脂剂0.3~0.5份、柔软剂0.1~0.2份、抗凝结剂0.1~0.3份、抗菌剂0.5~0.8份;制作时先高温灭菌烘干,再进行脱脂处理、抗菌改性,进一步打碎为粉末,加入柔软剂、抗凝结剂和水制得混合液,经过喷丝机构加压后喷出丝状纤维,将喷丝状纤维编织为单层纤维网,再将单层纤维网组合成多层纤维网并形成内胆,填充至羽绒服面料内,经缝合制得羽绒服;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利用掺杂金属氧化锌复合物协同微波对羽绒加工过程中进行杀菌,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羽绒服回收后羽绒利用率。收后羽绒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菌防潮羽绒服的加工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纺织技术及羽绒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抗菌防潮羽绒服的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羽绒是很好的天然保暖材料,具有质轻、柔软、保温性好等优点,因此是目前比较常用的一种衣服填充物,但羽绒是由天然的动物绒毛或羽毛制成,其成分为蛋白质,在对羽绒服进行清洗等处理时,羽绒容易结团打结,而且清洗后由于晾晒不充分,在长期使用后容易出现潮湿、细菌增生、产生异味等情况,不仅对羽绒的质量造成影响,还会对穿着羽绒服的人的身体健康带来危害,因此需要在羽绒加工的源头对其进行改性,增加羽绒的抗菌防潮性能,从而提高所制得的羽绒服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局限,提供一种利用掺杂金属氧化锌复合物协同微波对羽绒加工过程中进行杀菌,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羽绒服回收后羽绒利用率的羽绒服加工工艺。
[0004]制作羽绒服的羽绒原料包含以下组分:鸭绒60~70份、鹅绒20~25份、棉麻纤维3~8份、脱脂剂0.3~0.5份、柔软剂0.1~0.2份、抗凝结剂0.1~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防潮羽绒服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制作羽绒服的羽绒原料包含以下组分:鸭绒60~70份、鹅绒20~25份、棉麻纤维3~8份、脱脂剂0.3~0.5份、柔软剂0.1~0.2份、抗凝结剂0.1~0.3份、抗菌剂0.5~0.8份;具体制作工艺步骤如下:A、将鸭绒和鹅绒打碎后混合并用清水进行第一次清洗,再对其在210~300℃环境下进行高温灭菌,烘干后加入抗菌剂进行灭菌10~12h,再用清水进行第二次清洗后烘干;B、对上述混合绒进行脱脂处理:在45~55℃的条件下将脱脂剂溶液加入到消毒后的混合绒中浸泡15~25min,捞出用清水进行第三次清洗后烘干;C、混合绒的抗菌改性:将氧化锌粉体与金属化合物的复合物加入至混合绒中,在协同微波的工艺下对混合绒进行抗菌改性,微波辐射功率200~400W、微波辐射时间1~2min、微波辐射温度40~50℃,提升羽绒的抗菌效果;D、将上述经过抗菌效果提升的混合绒与棉麻纤维混合后进一步打碎为粉末,加入柔软剂、抗凝结剂和水制得混合液,经过喷丝机构加压后喷出丝状纤维,均匀截断后待用;E、用纳米纤维缝制羽绒服面料,将喷丝状纤维编织为单层纤维网,再将单层纤维网组合成多层纤维网并形成内胆,填充至羽绒服面料内,经缝合制得羽绒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防潮羽绒服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的抗菌剂为纳米银抗菌粉,纳米银抗菌粉在抗菌时段内分三次添加,三次添加的比重为6∶3∶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玉婷夏敏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鑫鸿盛服装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