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动器装置、投影装置以及投影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15149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31 19: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致动器装置、包含此致动器装置的投影装置以及用于此致动器装置的投影方法。致动器装置包含基座、框体、光学元件以及至少一驱动组件,其中,投影方法包含:将框体配置于基座内,将光学元件配置于框体内,并且将至少一驱动组件配置于基座与框体之间;以及借由第一信号控制至少一驱动组件驱动框体以使光学元件基于第一作动轴的第一摆角、第二摆角以及第三摆角而相对于基座来回摆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致动器装置、投影装置以及投影方法可提升投影装置的分辨率。装置的分辨率。装置的分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致动器装置、投影装置以及投影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致动器装置、投影装置以及投影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有线电视或网络串流影片画质的提升,人们对于高分辨率的投影机的需求逐渐增加。为了增加投影机的分辨率,致动器可被配置于投影机中的适当位置,使投影机产生的光束通过致动器上的光学元件。当致动器作动时,致动器承载的光学元件可来回摆动,从而将通过光学元件的光束投射到不同的位置,借此达成增加投影机投射影像的分辨率的效果。目前市面上的单轴致动器仅能将投影机的分辨率提升2倍,而双轴致动器仅能将投影机的分辨率提升4倍。据此,如何改善致动器以进一步提升投影机的分辨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的目标之一。
[0003]“
技术介绍
”段落只是用来帮助了解本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在“
技术介绍
”段落所公开的内容可能包含一些没有构成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道的现有技术。在“
技术介绍
”段落所公开的内容不代表该内容或者本专利技术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要解决的问题在本专利技术申请前已被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晓或认知。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致动器装置、投影装置以及投影方法可提升投影装置的分辨率。
[0005]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目的和优点可以从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技术特征中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中的一个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致动器装置,其包含基座、框体、光学元件、至少一驱动组件以及控制器。框体配置于基座内。光学元件配置于框体内。至少一驱动组件配置于基座与框体之间。控制器耦接至少一驱动组件,其中控制器用于借由第一信号控制至少一驱动组件驱动框体以使光学元件基于第一作动轴的第一摆角、第二摆角以及第三摆角而相对于基座来回摆动。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中的一个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投影装置,其包含照明系统、光阀、投影镜头以及致动器装置。照明系统用于发出照明光束。光阀位于照明光束的传输路径上,并且光阀用于将照明光束转换为影像光束。投影镜头位于影像光束的传输路径上,并且投影镜头用于投射影像光束。致动器装置位于影像光束的传输路径上,且致动器装置配置于光阀与投影镜头之间或者配置于投影镜头内,其中致动器装置包含基座、框体、光学元件、至少一驱动组件以及控制器。框体配置于基座内。光学元件配置于框体内。至少一驱动组件配置于基座与框体之间。控制器耦接至少一驱动组件,其中控制器用于借由第一信号控制至少一驱动组件驱动框体以使光学元件基于第一作动轴的第一摆角、第二摆角以及第三摆角而相对于基座来回摆动。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中的一个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投影方法,其适用于致动器装置,其中致动器装置包含基座、框体、光学元件以及
至少一驱动组件,其中投影方法包含:将框体配置于基座内,将光学元件配置于框体内,并且将至少一驱动组件配置于基座与框体之间;以及借由第一信号控制至少一驱动组件驱动框体以使光学元件基于第一作动轴的第一摆角、第二摆角以及第三摆角而相对于基座来回摆动。
[0009]基于上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或功效中的一个。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的致动器装置的光学元件可基于单一作动轴的至少三个摆角来回摆动,从而增加投影装置的分辨率。
[0010]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11]图1A绘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投影装置的示意图。
[0012]图1B及图1C分别绘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其他实施例的其他投影装置的示意图。
[0013]图2绘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具有单轴的致动器装置的俯视图。
[0014]图3A为使用图2的致动器装置且依据现有技术的一比较例所产生的像素的示意图。
[0015]图3B为使用图2的致动器装置且依据现有技术的一比较例的控制器所产生的信号的示意图。
[0016]图4A为使用图2的致动器装置且依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所产生的像素的示意图。
[0017]图4B为使用图2的致动器装置且依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控制器所产生的信号的示意图。
[0018]图5A为使用图2的致动器装置且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所产生的像素的示意图。
[0019]图5B为使用图2的致动器装置且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控制器所产生的信号的示意图。
[0020]图6A为使用图2的致动器装置且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所产生的像素的示意图。
[0021]图6B为使用图2的致动器装置且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控制器所产生的信号的示意图。
[0022]图7绘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具有双轴的致动器装置的俯视图。
[0023]图8A为使用图7的致动器装置且依据现有技术的一比较例所产生的像素的示意图。
[0024]图8B为使用图7的致动器装置且依据现有技术的一比较例的控制器所产生的信号的示意图。
[0025]图9A为使用图7的致动器装置且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所产生的像素的示意图。
[0026]图9B为使用图7的致动器装置且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控制器所产生的信号的示意图。
[0027]图10A为使用图7的致动器装置且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所产生的像素的示意
图。
[0028]图10B为使用图7的致动器装置且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控制器所产生的信号的示意图。
[0029]图11A为使用图7的致动器装置且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所产生的像素的示意图。
[0030]图11B为使用图7的致动器装置且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控制器所产生的信号的示意图。
[0031]图12A为使用图7的致动器装置且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所产生的像素的示意图。
[0032]图12B为使用图7的致动器装置且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控制器所产生的信号的示意图。
[0033]图13绘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一种投影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4]有关本专利技术的前述及其他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的一优选实施例作出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加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
[0035]图1A绘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投影装置100A的示意图。投影装置100A可包含照明系统110、光阀120、投影镜头140以及致动器装置150。
[0036]照明系统110可用于提供照明光束L1。光阀120位于照明光束L1的传输路径上。光阀120可用于将照明光束L1转换为影像光束L2。光阀120例如是液晶覆硅板(liquid crystal on silicon panel,LCoS panel)或数字微镜元件(digital micro

m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致动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器装置包括基座、框体、光学元件、至少一驱动组件以及控制器,其中:所述框体配置于所述基座内;所述光学元件配置于所述框体内;所述至少一驱动组件配置于所述基座与所述框体之间;以及所述控制器耦接所述至少一驱动组件,其中,所述控制器用于借由第一信号控制所述至少一驱动组件驱动所述框体以使所述光学元件基于第一作动轴的第一摆角、第二摆角以及第三摆角而相对于所述基座来回摆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动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包括分别对应于所述第一摆角、所述第二摆角以及所述第三摆角的多个驱动信号,其中,所述多个驱动信号对应于不同的驱动电流或驱动电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动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元件根据所述第一摆角、所述第二摆角以及所述第三摆角的次序摆动,其中,所述第二摆角介于所述第一摆角与所述第三摆角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动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元件根据所述第一摆角、所述第三摆角以及所述第二摆角的次序摆动,其中,所述第二摆角介于所述第一摆角与所述第三摆角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动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用于借由第二信号控制所述至少一驱动组件驱动所述框体以使所述光学元件基于第二作动轴的第四摆角、第五摆角以及第六摆角而相对于所述基座来回摆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致动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元件根据所述第一摆角、所述第二摆角以及所述第三摆角的第一次序摆动,并且所述光学元件根据所述第四摆角、所述第五摆角以及所述第六摆角的第二次序摆动,其中,所述第二摆角介于所述第一摆角与所述第三摆角之间,并且所述第五摆角介于所述第四摆角与所述第六摆角之间。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致动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的相位差为90度。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致动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元件根据所述第一摆角、所述第二摆角以及所述第三摆角的第一次序摆动,并且所述光学元件根据所述第四摆角、所述第六摆角以及所述第五摆角的第二次序摆动,其中,所述第二摆角介于所述第一摆角与所述第三摆角之间,并且所述第五摆角介于所述第四摆角与所述第六摆角之间。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致动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作动轴垂直于所述第二作动轴。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动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驱动组件包括音圈马达或压电材料。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动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借由所述第一信号控制所述至少一驱动组件驱动所述框体以使所
述光学元件基于所述第一作动轴的第四摆角而相对于所述基座来回摆动,其中,所述控制器用于借由第二信号控制所述至少一驱动组件驱动所述框体以使所述光学元件基于第二作动轴的第五摆角、第六摆角、第七摆角以及第八摆角而相对于所述基座来回摆动,其中,所述第四摆角大于所述第三摆角,所述第三摆角大于所述第二摆角,并且所述第二摆角大于所述第一摆角,其中,所述第八摆角大于所述第七摆角,所述第七摆角大于所述第六摆角,并且所述第六摆角大于所述第五摆角。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致动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元件在第一时间点时基于所述第一作动轴的所述第三摆角以及所述第二作动轴的所述第五摆角摆动,其中,所述光学元件在第二时间点时基于所述第一作动轴的所述第三摆角以及所述第二作动轴的所述第七摆角摆动,其中,所述光学元件在第三时间点时基于所述第一作动轴的所述第一摆角以及所述第二作动轴的所述第七摆角摆动,其中,所述光学元件在第四时间点时基于所述第一作动轴的所述第一摆角以及所述第二作动轴的所述第五摆角摆动,其中,所述光学元件在第五时间点时基于所述第一作动轴的所述第四摆角以及所述第二作动轴的所述第六摆角摆动,其中,所述光学元件在第六时间点时基于所述第一作动轴的所述第四摆角以及所述第二作动轴的所述第八摆角摆动,其中,所述光学元件在第七时间点时基于所述第一作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韦豪
申请(专利权)人: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