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孝盛专利>正文

一种电压异常保护电路及电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15094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8 15: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保护电路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现有现有保护电路保护不足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压异常保护电路及电器装置,包括电压取样电路、控制模块、功率调整管和状态指示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电压取样电路、功率调整管、状态指示模块连接,所述电压取样电路用于从市电取样,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检测取样电压的高低并控制功率调整管调节输出功率,同时通过状态指示模块提示。通过控制模块监测输入电器的静态电压和带载电压的变化,判定输入端是否可以带载或带载功率大小,若输入端电压偏离正常值,则使电器设备自动停止运转或调节功率运转,避免烧毁电源插排,减少危险,并通过状态指示模块中提醒进入安全模式。并通过状态指示模块中提醒进入安全模式。并通过状态指示模块中提醒进入安全模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压异常保护电路及电器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保护电路
,尤其涉及一种电压异常保护电路及电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常用的电子设备都有个额定电流,不允许超过额定电流,不然会烧坏设备。因此设置电流保护模块。当电流超过设定电流时候,设备自动断电,以保护设备。
[0003]虽然过流保护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若负载是阻性负载时,当电源有故障,负载上的电压有可能大幅上升,而电流的上升值不一定能超过过流保护值;过流保护的缺点还在于有一定延时,在形成大电流之后才去保护。上述情形造成了现有保护电路存在一些不足,导致保护效果不佳。
[0004]日常使用中常通过电源插排中转接,电源插排的承受的功率有一定限制,大功率电器超过电源插排最大承受功率时会使电源插排烧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压异常保护电路及电器装置,以解决现有保护电路保护不足的技术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种电压异常保护电路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压异常保护电路,包括电压取样电路、控制模块、功率调整管和状态指示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电压取样电路、功率调整管连接,所述电压取样电路用于从市电取样,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检测取样电压的高低并控制功率调整管调节输出功率。通过控制模块监测输入电器的静态电压和带载电压的变化,判定输入端是否可以带载,若输入端电压偏离正常值,则使电器设备自动停止运转或调节功率运转,避免烧毁电源插排,减少危险。
[0008]进一步的,电压取样电路包括取样电阻和第一隔离模块,第一隔离模块包括第一光耦,取样电阻的一端与市电的一极连接,取样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一光耦的阳极连接,第一光耦的阴极与市电的另一极连接,第一光耦的集电极通过第一上拉电阻连接有第二直流电源,第一光耦的集电极与控制模块的电压检测端连接,第一光耦的发射极接地。通过电压取样电路从市电获取电压,再经过第一隔离模块进行安全隔离,使强电与弱电进行电气隔离,避免对控制模块及外围电路形成冲击或干扰,提高了安全性。相对于过流保护,通过检测电压可以在没形成电流前就实现保护,提升了保护效果。
[0009]进一步的,功率调整管的受控端连接有第二隔离模块,第二隔离模块包括第二光耦,第二光耦的阴极接地,第二光耦的阳极与通过限流电阻与控制模块连接,第二光耦的集电极通过第二上拉电阻与功率调整管的第一电极连接,第二光耦的发射极与功率调整管的受控端连接,功率调整管的第二电极与负载连接,功率调整管的第一电极与负载的电源连接。
[0010]进一步的,功率调整管为MOS管、IGBT或可控硅。
[0011]进一步的,还包括状态指示模块,状态指示模块为灯光指示模块或显示屏指示模块,并通过状态指示模块中提醒进入安全模式,可控硅为双向可控硅。
[0012]作为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器装置,包括上述的电压异常保护电路,还包括电器控制电路和用于连接电器的第二插座,电器控制电路包括开关管,开关管的栅极与控制模块连接,开关管的源极接地,开关管的漏极与第二插座的第二端连接,第二插座的第一端与第一直流电源连接。
[0013]进一步的,第二插座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反向设置有用于吸收反向感应电流的二极管D9。
[0014]进一步的,还设置有温度检测模块,温度检测模块包括NTC电阻,NTC电阻与电阻R10串联构成分压电路,电阻R10连接有第二直流电源,NTC电阻与电阻R10的结点与控制模块连接。
[0015]进一步的,还包括功能按键。
[0016]进一步的,电器装置的电源模块包括整流模块和稳压模块,稳压模块用于输出第一直流电源,还包括与稳压模块连接降压模块,降压模块用于输出第二直流电源,整流模块的前端还设置有EMC电路,EMC电路包括连接在火线与零线之间用于抑制差模干扰的X电容。
[0017]进一步的,还包括保护电路,保护电路包括连接在火线与零线之间用于限压的压敏电阻。
[0018]进一步的,火线上还串联有保险丝。
[0019]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压异常保护电路及电器装置,通过控制模块监测输入电器的静态电压和带载电压的变化,判定输入端是否可以带载或带载功率大小,若输入端电压偏离正常值,则使电器设备自动停止运转或调节功率运转,避免烧毁电源插排,减少危险。另外,还可通过状态指示模块中提醒进入安全模式,经过第一隔离模块进行安全隔离,使强电与弱电进行电气隔离,避免对控制模块及外围电路形成冲击或干扰,提高了安全性。相对于过流保护,通过检测电压可以在没形成电流前就实现保护,提升了保护效果。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电源模块和电压取样电路图;
[0021]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功率调整管电路图;
[0022]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控制模块、温度检测模块和电器控制电路电路图;
[0023]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电器装置立体结构图;
[0024]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电器装置功能框图。
[0025]图中:VCC1、第一直流电源;VCC2、第二直流电源;Q2、第一光耦;Q4、第二光耦;R12、第一上拉电阻;R23、第二上拉电阻;R22、限流电阻;U1、控制模块;U2、稳压模块;U3、功率调整管;U5、整流模块;Q3、开关管;P1、第一插座;P2、第二插座;P3、第三插座;C11、X电容;L、火线;N、零线;F1、保险丝。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
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7]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压异常保护电路,包括电压取样电路、控制模块U1、状态指示模块和功率调整管U3,控制模块U1分别与电压取样电路、功率调整管U3连接,电压取样电路用于从市电取样,控制模块U1用于检测电压高低并控制功率调整管U3,电压取样电路包括取样电阻和第一隔离模块,第一隔离模块包括第一光耦Q2,取样电阻的一端与市电的一极连接,取样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一光耦Q2的阳极连接,第一光耦Q2的阴极与市电的另一极连接,第一光耦Q2的集电极通过第一上拉电阻R12连接有第二直流电源VCC2,第一光耦Q2的集电极与控制模块U1的电压检测端DET连接,第一光耦Q2的发射极接地。
[0028]通过控制模块U1监测输入电器的静态(空载)电压和带载电压的变化,判定输入端是否可以带载或带载功率大小,若输入端压降超出正常值,则使电器设备自动停止运转或降低功率运转,若输入端压降恢复正常值,则使电器设备恢复正常功率运转,例如,如果电源插排带不动1500W电器,控制模块U1控制功率调整管降低到安全功率范围运行,比如降低到1000W,从而避免烧毁电源插排,减少危险,并通过状态指示模块中提醒进入安全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压异常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压取样电路、控制模块(U1)和功率调整管(U3),所述控制模块(U1)分别与电压取样电路、功率调整管(U3)连接,所述电压取样电路用于从市电取样,所述控制模块(U1)用于检测取样电压的高低并控制功率调整管(U3)调节输出功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压异常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取样电路包括取样电阻和第一隔离模块,所述第一隔离模块包括第一光耦(Q2),所述取样电阻的一端与市电的一极连接,所述取样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一光耦(Q2)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一光耦(Q2)的阴极与市电的另一极连接,所述第一光耦(Q2)的集电极通过第一上拉电阻(R12)连接有第二直流电源(VCC2),所述第一光耦(Q2)的集电极与控制模块(U1)的电压检测端连接,所述第一光耦(Q2)的发射极接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压异常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调整管(U3)的受控端连接有第二隔离模块,所述第二隔离模块包括第二光耦(Q4),所述第二光耦(Q4)的阴极接地,所述第二光耦(Q4)的阳极与通过限流电阻(R22)与控制模块(U1)连接,所述第二光耦(Q4)的集电极通过第二上拉电阻(R23)与功率调整管(U3)的第一电极连接,所述第二光耦(Q4)的发射极与功率调整管(U3)的受控端连接,所述功率调整管(U3)的第二电极与负载连接,所述功率调整管(U3)的输入端与负载的电源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压异常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调整管(U3)为IGBT、可控硅或MOS管。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压异常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孝盛
申请(专利权)人:黄孝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