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加湿器及雾化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5089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8 15: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便携式加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封闭壳,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形成容纳空间,所述封闭壳和所述第一壳体之间形成封闭空间;出雾口,所述出雾口设于所述第一壳体上;雾化组件,位于所述出雾口下方,且出雾区位于所述出雾口居中位置;所述雾化组件、主板以及电源设于所述封闭空间内;所述主板靠近所述第一壳体设置。将所述主板设于第一壳体下方,利用主板自身工作时发热,使聚集于所述第一壳体上的冷凝水蒸发,以达到不积水的目的,进而提高使用者的使用体验。进而提高使用者的使用体验。进而提高使用者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携式加湿器及雾化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生活用品
,具体涉及一种加湿效果好且便于携带的便携式加湿器及雾化组件。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生活舒适性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室内环境电器系列产品应运而生。加湿器作为其中重要的一项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室内空气的湿度多少,对人体健康有着关键的影响。
[0003]加湿器加湿量作为加湿器的一项重要指标在产品设计和市场竞争中不容或缺,但在追求更大的加湿性能的同时往往会带来其它方面的缺陷,其中,加湿器出雾口积水问题严重影响客户的体验,甚至积水严重时水雾会接连在一起,造成加湿器无法出雾。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便携式加湿器,通过将主板靠近第一壳体设置,利用主板工作时持续发热,将在出雾口凝集的水分利用余热蒸发掉,同时也可以给主板降温,起到不积水以及提升主板寿命的目的。
[0005]本技术提供的便携式加湿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形成容纳空间;出雾口,所述出雾口设于所述第一壳体上;雾化组件,位于所述出雾口下方,且出雾区位于所述出雾口居中位置;封闭壳,所述封闭壳和所述第一壳体之间形成封闭空间,所述雾化组件、主板以及电源设于所述封闭空间内;所述主板靠近所述第一壳体设置。
[0006]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雾化组件,用于所述的便携式加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形成容纳空间;开设于所述第一壳体上,且位于所述雾化组件上方的出雾口;封闭壳,所述封闭壳和所述第一壳体之间形成封闭空间,所述雾化组件、主板以及电源设于所述封闭空间内;所述主板靠近所述第一壳体设置。
[000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便携式加湿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将所述主板设于第一壳体下方,利用主板自身工作时发热,使聚集于所述第一壳体上的冷凝水蒸发,同时也可以给主板降温,起到不积水以及提升主板寿命的目的,进而提高使用者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技术便携式加湿器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0009]图2是图1一个方向且上部分被拉开的剖视图;
[0010]图3是图1另一个方向的剖视图;
[0011]图4是本技术便携式加湿器的雾化片的立体示意图;
[0012]图5是本技术便携式加湿器的硅胶套的立体示意图;
[0013]图6是本技术便携式加湿器的雾化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0014]图7是本技术便携式加湿器的雾化组件的另一方向的立体示意图;
[0015]图8是本技术便携式加湿器的另一实施例中的伸缩套管的立体示意图;
[0016]图9是本技术便携式加湿器的另一实施例中的伸缩套管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0017]图10是本技术便携式加湿器的另一实施例中的内套管的立体示意图;
[0018]图11是本技术便携式加湿器的另一实施例中的延长套管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便于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目的、结构、特征以及功效等,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0]如图1至3,本技术便携式加湿器100,包括:壳体2,所述壳体2包括第一壳体21、第二壳体22和封闭壳23,所述第二壳体22中形成有储液箱,所述第一壳体21和所述第二壳体22之间形成容纳空间,容纳空间为容纳主板、雾化组件以及储液的空间,且在所述封闭壳23和所述第一壳体21之间形成封闭空间24,所述封闭壳23和所述第一壳体21形成一个整体,封闭壳23上可以设凸点,且在凸起下方设有密封圈,密封圈可以是硅胶圈,密封圈可以使封闭壳23和第二壳体22之间形成密封,防止在移动的空间内使用加湿器,造成加湿器内的液体因震荡溢流到壳体2外;第二壳体22内可以设斜向下的旋转槽,可以通过旋转第一壳体21,使得封闭壳23进入到第二壳体22内,锁定并密封所述第二壳体22;出雾口211,所述出雾口211设于所述第一壳体21上;雾化组件1,位于所述出雾口211下方,且出雾区222位于所述出雾口211居中位置;所述雾化组件1、主板3设于所述封闭空间24内;所述主板3靠近所述第一壳体21设置。所述主板3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21的下方,距离上方所述第一壳体21的高度约为2mm至8mm,一方面避免主板3设置距离第一壳体21过近而造成第一壳体21过快老化,导致第一壳体21颜色改变,影响感官;另一方面避免主板3设置距离第一壳体21较远,其所产生的热量,不足以将第一壳体21上聚集的冷凝水全部蒸发掉。本申请提供的便携式加湿器可以直接使用电源适配器进行通电,也可在封闭空间24内设置充电电池,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是内置充电式电池5的方式对本便携式加湿器进行供电。
[0021]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至3,所述出雾口211和所述雾化组件1分别成对设置,本实施例中,出雾口211的数量和雾化组件1的数量均为2,在控制成本不升高较多的情况下,雾化组件数量为2时,其出雾量较为合适。
[0022]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至3,成对设置的所述出雾口211外,环设有光面槽212,光面槽212整体平面呈椭圆跑道形状,光面槽212表面光滑,便于加快冷凝水的流动速度,进而减少冷凝水在所述第一壳体21上的聚集,达到不积水的目的。优选地,两出雾口211分设在光面槽212的两端,且光面槽212完全包裹两出雾口211,另外,基于水平面,光面槽212边缘高度略高于两出雾口211以及两出雾口211之间光面槽212中部的高度,以便于冷凝水可以集中,这样,当主板3设于光面槽212正下方时,其蒸发冷凝水的效率也能大大的提高。
[0023]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至3,为了便于使出雾口211旁边的部分冷凝水回流至出雾口211内,所述出雾口211的形状呈上大下小的锥形,方便冷凝水通过自身的重力,自动回流至出雾口211内进行二次雾化。
[0024]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至7,雾化组件1,所述雾化组件1包括雾化片11,和套设在所述雾化片上的硅胶套12;所述雾化片11包括金属片111和压电陶瓷片112,所述金属片111的形状为实心圆片,所述金属片111中部向下凹陷形成球面1111,所述球面1111上设有多个出雾孔(图中未示出),所述压电陶瓷片112呈空心环状,所述压电陶瓷片112紧贴所述金属片111设置,且位于所述金属片111正上方。球面1111即为雾化片11的出雾区222,由金属片111向下凹陷形成,下方为液体的进入方向,金属片111的上方为雾气的出口方向,目前市场上的雾化片11的出雾区一般为平底,或者向上凸起的锥形,或者出雾区与金属片111或压电陶瓷片分体设置的,前两者的雾化效率不高,容易导致出雾口积水,深圳积水太多流到桌面,造成经常需要清理桌面等,最后分体设置的出雾区在长时间使用的情况下极其容易脱落,给用户的使用体验感较差。而本申请出雾区为球面,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便携式加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封闭壳,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形成容纳空间,所述封闭壳和所述第一壳体之间形成封闭空间;出雾口,所述出雾口设于所述第一壳体上;雾化组件,位于所述出雾口下方,且出雾区位于所述出雾口居中位置;所述雾化组件、主板设于所述封闭空间内;所述主板靠近所述第一壳体设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雾口和所述雾化组件分别成对设置;成对设置的所述出雾口外,环设有光面槽;所述主板设于所述光面槽正下方;所述的形状出雾口呈上大下小的锥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组件包括雾化片,和套设在所述雾化片上的硅胶套;所述雾化片包括金属片和压电陶瓷片,所述金属片中部向下凹陷形成球面,所述球面上设有多个出雾孔形成所述出雾区;所述压电陶瓷片上,靠近边缘的部分设有第一焊锡点;所述硅胶套的内边缘大于所述压电陶瓷片的内边缘,所述硅胶套完全覆盖所述第一焊锡点,且所述硅胶套内边缘与第一焊锡点至少间隔0.5mm;环绕所述出雾口背面设有筋条。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片在靠近并错开所述第一焊锡点的相邻位置设有金属片延长耳,所述金属片延长耳上设有第二焊锡点;所述硅胶套内边缘朝外一侧设有定位板;所述硅胶套的侧边设有引线出口;所述金属片延长耳位于所述引线出口处。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球面的最大凹陷深度不小于0.22mm;所述出雾孔的直径范围是4~5μm;相邻两个所述出雾孔之间的距离范围是60~150μm。6.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寒奇陈凯伟刘祥忠蔡晓琴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几素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