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减少损伤的林业苗木移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148793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8 15: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减少损伤的林业苗木移栽装置,包括移植罐,还包括固定机构和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安装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由竖杆、螺纹杆、螺纹套A、螺纹套B、圆弧板A、圆弧板B、螺栓和竖槽组合构成,所述连接杆的一端焊接有竖杆,所述竖杆的外侧壁开设有竖槽,所述螺纹杆贯穿竖槽,所述螺纹杆的外侧壁螺纹连接有螺纹套A,所述螺纹杆的外侧壁螺纹连接有螺纹套B,所述螺纹杆的另一端焊接有圆弧板A,所述圆弧板A的一端与圆弧板B的一端通过铰链连接,所述圆弧板A的另一端与圆弧板B的另一端通过螺栓连接。通过固定机构能够将林业苗木进行固定,避免移植时林业苗木损坏,再通过补水机构能够对林业苗木进行补水。再通过补水机构能够对林业苗木进行补水。再通过补水机构能够对林业苗木进行补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减少损伤的林业苗木移栽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林业苗木移栽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可减少损伤的林业苗木移栽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用播种或营养繁殖方法培育的小苗,苗木密度大,每个苗木所占营养空间小,要培育大苗必须进行移栽。移栽能够扩大苗木生长的营养空间,如光照空间,通风空间和枝干生长空间,根系生长、吸收水分和营养的空间。移栽时对根系的修剪,还能刺激苗木根系发育,多生须根,提高绿化成活率。
[0003]专利号202023261204.0公布了一种可减少损伤的林业苗木移栽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底部设置有上下方向的苗木移栽筒,且苗木移栽筒顶部端面右侧中间固定安装有上下方向的抓握使用杆;所述苗木移栽筒上部从下向上限位套装有苗木脱离板,且苗木脱离板顶部端面右侧中间固定安装有上下方向的升降操作杆;所述升降操作杆顶部左侧固定安装有左右方向的升降限位柄,且升降操作杆从下向上插入抓握使用杆左侧内部;所述升降限位柄右侧端面中心设置有螺纹柱。苗木移栽筒的设置,方便插入苗木外围土壤内部转动将苗木和包裹土壤完整的取出脱离地面,解决了通过铁锹容易使包裹根部土壤不完整甚至没有土壤包裹而造成小苗根部露出风干失去水分影响成活的问题。
[0004]该一种可减少损伤的林业苗木移栽装置存在以下弊端:该装置不能够对林业苗木进行固定导致林业苗木移植时容易发生折弯损坏。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可减少损伤的林业苗木移栽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减少损伤的林业苗木移栽装置,通过固定机构能够将林业苗木进行固定,避免移植时林业苗木损坏,再通过补水机构能够对林业苗木进行补水,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可减少损伤的林业苗木移栽装置,包括移植罐,还包括固定机构和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安装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由竖杆、螺纹杆、螺纹套A、螺纹套B、圆弧板A、圆弧板B、螺栓和竖槽组合构成,所述连接杆的一端焊接有竖杆,所述竖杆的外侧壁开设有竖槽,所述螺纹杆贯穿竖槽,所述螺纹杆的外侧壁螺纹连接有螺纹套A,所述螺纹杆的外侧壁螺纹连接有螺纹套B,所述螺纹杆的另一端焊接有圆弧板A,所述圆弧板A的一端与圆弧板B的一端通过铰链连接,所述圆弧板A的另一端与圆弧板B的另一端通过螺栓连接。
[0008]进一步地,还包括补水机构,所述移植罐的外侧壁安装有补水机构,补水机构能够对林业苗木进行补水。
[0009]进一步地,所述补水机构由水箱、进水头、排水管和阀体组合构成,所述移植罐的外侧壁焊接由水箱,所述水箱的顶部安装有进水头,所述水箱的外侧壁与移植罐的外侧壁
通过排水管连接,所述排水管的外侧壁安装有阀体,打开阀体能够对林业苗木补水。
[0010]进一步地,所述移植罐的外侧壁焊接有连接杆,方便对连接杆固定。
[0011]进一步地,所述竖杆位于螺纹套A与螺纹套B间,能够将螺纹杆进行固定。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人员在对林业苗木进行移植时,将林业苗木的根部放置在移植罐内,由于移植罐的外侧壁焊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的另一端安装有固定机构,固定机构由竖杆、螺纹杆、螺纹套A、螺纹套B、圆弧板A、圆弧板B、螺栓和竖槽组合构成,人员松动螺纹套A与螺纹套B,使得螺纹杆在竖槽内移动,人员再次拧紧螺纹套A与螺纹套B,使得螺纹套A与螺纹套B对竖杆挤压,能够将螺纹杆进行固定,通过调节螺纹杆的位置,使得圆弧板A贴敷在林业苗木,从而人员转动圆弧板B,使得林业苗木的茎秆位于圆弧板A与圆弧板B间,由于圆弧板A的另一端与圆弧板B的另一端通过螺栓连接,拧紧螺栓,能够将圆弧板A与圆弧板B对林业苗木的茎秆进行夹紧固定,避免林业苗木的茎秆折断,在对林业苗木的根茎进行补水时,由于移植罐的外侧壁安装有补水机构,补水机构由水箱、进水头、排水管和阀体组合构成,通过进水头向水箱内加入水,由于水箱的外侧壁与移植罐的外侧壁通过排水管连接,排水管的外侧壁安装有阀体,从而人员打开阀体,水箱内的水通过自身的重力通过排水管进入到移植罐内,从而能够对林业苗木进行补水,降低林业苗木的损伤。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一种可减少损伤的林业苗木移栽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一种可减少损伤的林业苗木移栽装置的竖杆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移植罐;2、固定机构;201、竖杆;202、螺纹杆;203、螺纹套A;204、螺纹套B;205、圆弧板A;206、圆弧板B;207、螺栓;208、竖槽;3、连接杆;4、补水机构;401、水箱;402、进水头;403、排水管;404、阀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17]如图1

2所示,一种可减少损伤的林业苗木移栽装置,包括移植罐1,还包括固定机构2和连接杆3,所述连接杆3的一端安装有固定机构2,所述固定机构2由竖杆201、螺纹杆202、螺纹套A203、螺纹套B204、圆弧板A205、圆弧板B206、螺栓207和竖槽208组合构成,所述连接杆3的一端焊接有竖杆201,所述竖杆201的外侧壁开设有竖槽208,所述螺纹杆202贯穿竖槽208,所述螺纹杆202的外侧壁螺纹连接有螺纹套A203,所述螺纹杆202的外侧壁螺纹连接有螺纹套B204,所述螺纹杆202的另一端焊接有圆弧板A205,所述圆弧板A205的一端与圆弧板B206的一端通过铰链连接,所述圆弧板A205的另一端与圆弧板B206的另一端通过螺栓207连接。
[0018]其中,还包括补水机构4,所述移植罐1的外侧壁安装有补水机构4,补水机构4能够对林业苗木进行补水。
[0019]其中,所述补水机构4由水箱401、进水头402、排水管403和阀体404组合构成,所述移植罐1的外侧壁焊接由水箱401,所述水箱401的顶部安装有进水头402,所述水箱401的外
侧壁与移植罐1的外侧壁通过排水管403连接,所述排水管403的外侧壁安装有阀体404,打开阀体404能够对林业苗木补水。
[0020]其中,所述移植罐1的外侧壁焊接有连接杆3,方便对连接杆3固定。
[0021]其中,所述竖杆201位于螺纹套A203与螺纹套B204间,能够将螺纹杆202进行固定。
[0022]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可减少损伤的林业苗木移栽装置,工作时,人员在对林业苗木进行移植时,将林业苗木的根部放置在移植罐1内,由于移植罐1的外侧壁焊接有连接杆3,连接杆3的另一端安装有固定机构2,固定机构2由竖杆201、螺纹杆202、螺纹套A203、螺纹套B204、圆弧板A205、圆弧板B206、螺栓207和竖槽208组合构成,人员松动螺纹套A203与螺纹套B204,使得螺纹杆202在竖槽208内移动,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减少损伤的林业苗木移栽装置,包括移植罐(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机构(2)和连接杆(3),所述连接杆(3)的一端安装有固定机构(2),所述固定机构(2)由竖杆(201)、螺纹杆(202)、螺纹套A(203)、螺纹套B(204)、圆弧板A(205)、圆弧板B(206)、螺栓(207)和竖槽(208)组合构成,所述连接杆(3)的一端焊接有竖杆(201),所述竖杆(201)的外侧壁开设有竖槽(208),所述螺纹杆(202)贯穿竖槽(208),所述螺纹杆(202)的外侧壁螺纹连接有螺纹套A(203),所述螺纹杆(202)的外侧壁螺纹连接有螺纹套B(204),所述螺纹杆(202)的另一端焊接有圆弧板A(205),所述圆弧板A(205)的一端与圆弧板B(206)的一端通过铰链连接,所述圆弧板A(205)的另一端与圆弧板B(206)的另一端通过螺栓(207)连接。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佐权汤世斌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京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