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施工电梯定型化进口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4767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8 15: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施工电梯定型化进口平台,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包括主承重板和支撑角钢,主承重板顶面焊接设有平台板,平台板边缘铰接设有折叠板,主承重板一侧焊接设有导向承重板,主承重板底面一侧栓接设有支撑角钢,主承重板底面另一侧与支撑角钢底端之间设有限位角钢,限位角钢顶端与主承重板底面栓接,支撑角钢表面贯穿设有穿墙螺栓,主承重板通过底面的支撑角钢和限位角钢形成的三角形稳定的支撑龙骨与建筑物墙体连接固定,通过顶部的平台板进行电梯出入时的导向,同时通过折叠板的翻折可调节平台板的导向面积,便于与不同宽度的进出口进行适配,结构简单,易于施工,便于建筑施工中电梯出入口的临时搭建。便于建筑施工中电梯出入口的临时搭建。便于建筑施工中电梯出入口的临时搭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施工电梯定型化进口平台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施工电梯定型化进口平台。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群体性建筑、高层和超高层建筑日益增多,建筑外立面线条样式也更加精致、复杂,同一栋楼外立面线条出现多种变化;但主体施工电梯为垂直安装,并且对与建筑物距离有较高的要求,传统减小两者间距的方法分别为在施工电梯进口与建筑物间搭设架体和用从施工电梯轿厢内放置活动平台板两种方式。
[0003]上述现有的两种方法中,第一种会造成施工资源的浪费,且楼层高度过高时,对架体搭设水平有较高的技术要求,成本较高,第二种要求施工电梯每次楼层停靠时都需要人为的进行平台板的翻转,如忘记翻转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不易施工,不利于实际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新型施工电梯定型化进口平台。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施工电梯定型化进口平台,包括主承重板和支撑角钢,所述主承重板顶面焊接设有平台板,所述平台板边缘铰接设有折叠板,所述主承重板一侧焊接设有导向承重板,所述主承重板底面一侧栓接设有支撑角钢,所述主承重板底面另一侧与支撑角钢底端之间设有限位角钢,且限位角钢顶端与主承重板底面栓接,且限位角钢底端与支撑角钢侧面焊接,所述支撑角钢表面贯穿设有穿墙螺栓。
[0006]优选的,所述主承重板底面均匀直线阵列分布设有支撑角钢,所述支撑角钢底面设有承重角钢,且承重角钢顶面与支撑角钢底面焊接,且承重角钢侧面与支撑角钢侧面栓接。
[0007]优选的,所述平台板靠近折叠板的一侧与主承重板侧面共面,所述平台板另一侧与主承重板侧面不共面,所述平台板顶面远离折叠板的一侧边缘采用圆角处理,且圆角大小与平台板厚度相同,所述折叠板顶面远离平台板的一侧边缘采用圆角处理,且圆角大小与折叠板厚度相同。
[0008]优选的,所述平台板和折叠板均采用厚度为6mm的花纹钢板切割成型,所述主承重板采用厚度为12mm的光滑钢板切割成型。
[0009]优选的,所述折叠板宽度与平台板宽度相同,所述折叠板、平台板和主承重板边缘均采用砂纸打磨处理。
[0010]优选的,所述穿墙螺栓采用直径为22mm的膨胀螺栓,所述支撑角钢和限位角钢均采用3mm厚的Q235B角钢切割成型,且支撑角钢与限位角钢的夹角为45度。
[0011]有益效果
[0012]本技术中,采用主承重板通过底面的支撑角钢和限位角钢形成的三角形稳定的支撑龙骨与建筑物墙体连接固定,通过顶部的平台板进行电梯出入时的导向,同时通过折叠板的翻折可调节平台板的导向面积,便于与不同宽度的进出口进行适配,结构简单,易于施工,便于建筑施工中电梯出入口的临时搭建。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一种新型施工电梯定型化进口平台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图1的A处放大图;
[0015]图3为一种新型施工电梯定型化进口平台的正视图;
[0016]图4为一种新型施工电梯定型化进口平台的侧视图。
[0017]图例说明:
[0018]1、平台板;2、主承重板;3、导向承重板;4、折叠板;5、支撑角钢;6、限位角钢;7、穿墙螺栓;8、承重角钢。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0]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
[0021]具体实施例:
[0022]参照图1

4,一种新型施工电梯定型化进口平台,包括主承重板2和支撑角钢5,主承重板2顶面焊接设有平台板1,平台板1边缘铰接设有折叠板4,主承重板2一侧焊接设有导向承重板3,主承重板2底面一侧栓接设有支撑角钢5,主承重板2对平台板1的导向进行支撑,折叠板4通过翻折至与平台板1平行后,在导向承重板3的支撑作用下可实现平台板1长度的延长,便于对电梯与建筑物之间缝隙过大时的长度适配,主承重板2底面另一侧与支撑角钢5底端之间设有限位角钢6,且限位角钢6顶端与主承重板2底面栓接,且限位角钢6底端与支撑角钢5侧面焊接,支撑角钢5表面贯穿设有穿墙螺栓7,支撑角钢5对主承重板2和平台板1进行支撑,限位角钢6与支撑角钢5形成三角的稳定结构,增加支撑的稳定性,使主承重板2、支撑角钢5、限位角钢6一体化,稳固性更强,便于承载较重的物品,支撑角钢5通过穿墙螺栓7与建筑物墙体固定,使整个设备与建筑物表面连接,采用主承重板2通过底面的支撑角钢5和限位角钢6形成的三角形稳定的支撑龙骨与建筑物墙体连接固定,通过顶部的平台板1进行电梯出入时的导向,同时通过折叠板4的翻折可调节平台板1的导向面积,便于与不同宽度的进出口进行适配,结构简单,易于施工,便于建筑施工中电梯出入口的临时搭建,主承重板2底面均匀直线阵列分布设有支撑角钢5,支撑角钢5底面设有承重角钢8,且承重角钢8顶面与支撑角钢5底面焊接,且承重角钢8侧面与支撑角钢5侧面栓接,设置多个支撑角钢5和限位角钢6对主承重板2不同的位置分别支撑,增加主承重板2表面受力的均匀性,若仅在主承重板2两端设置支撑角钢5进行支撑,则主承重板2中心部分底面无支撑结构,在表面受力时容易出现弯折,因而设置多个位置进行支撑角钢5的支撑限位,增加稳定性和受
力范围,平台板1靠近折叠板4的一侧与主承重板2侧面共面,平台板1另一侧与主承重板2侧面不共面,平台板1顶面远离折叠板4的一侧边缘采用圆角处理,且圆角大小与平台板1厚度相同,折叠板4顶面远离平台板1的一侧边缘采用圆角处理,且圆角大小与折叠板4厚度相同,使折叠板4翻折后与平台板1共面,便于对物品的移动,同时通过平台板1和折叠板4两侧的圆角处理,便于对进入平台板1表面和离开折叠板4表面的物体提供导向作用,防止出现直棱角的边缘对物品表面进行刮蹭,阻碍物品移动的现象出现,对搬运的物品进行保护,平台板1和折叠板4均采用厚度为6mm的花纹钢板切割成型,主承重板2采用厚度为12mm的光滑钢板切割成型,折叠板4宽度与平台板1宽度相同,折叠板4、平台板1和主承重板2边缘均采用砂纸打磨处理,穿墙螺栓7采用直径为22mm的膨胀螺栓,支撑角钢5和限位角钢6均采用3mm厚的Q235B角钢切割成型,且支撑角钢5与限位角钢6的夹角为45度,平台板1在安装使用时,可通过支撑角钢5侧面的穿墙螺栓7直接与建筑物墙体进行连接,安装时,使平台板1顶面与经过该层建筑物时的电梯底面齐平或与电梯内部底面齐平,便于建筑施工使用时电梯打开后对物体进行搬运。
[0023]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施工电梯定型化进口平台,包括主承重板(2)和支撑角钢(5),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承重板(2)顶面焊接设有平台板(1),所述平台板(1)边缘铰接设有折叠板(4),所述主承重板(2)一侧焊接设有导向承重板(3),所述主承重板(2)底面一侧栓接设有支撑角钢(5),所述主承重板(2)底面另一侧与支撑角钢(5)底端之间设有限位角钢(6),且限位角钢(6)顶端与主承重板(2)底面栓接,且限位角钢(6)底端与支撑角钢(5)侧面焊接,所述支撑角钢(5)表面贯穿设有穿墙螺栓(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施工电梯定型化进口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承重板(2)底面均匀直线阵列分布设有支撑角钢(5),所述支撑角钢(5)底面设有承重角钢(8),且承重角钢(8)顶面与支撑角钢(5)底面焊接,且承重角钢(8)侧面与支撑角钢(5)侧面栓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施工电梯定型化进口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板(1)靠近折叠板(4)的一侧与主承重板(2)侧面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鹏张轮余其慧叶欣程春刘建国邱彦达王云波胡博运陈正荣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建投第七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