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设备盖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4551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8 15: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盖板,包括基材层、第一纹理层、PVD层、油墨层、打底层、硬化层和第二纹理层,基材层为透明玻纤材质,且基材层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纹理层设于第一表面;PVD层设于第一纹理层远离基材层的一侧;油墨层设于所述PVD层远离基材层的一侧;打底层设于第二表面;硬化层设于打底层远离基材层的一侧;第二纹理层设于硬化层表面远离基材层的一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子设备盖板,以透明玻纤材质作为基材层,可降低电子设备盖板的成本和重量,且具有第一纹理层和第二纹理层,具有双纹理结构,提高产品的外观效果和用户体验度,同时在硬化层和基材层之间增设打底层,能大幅提高硬化层与基材层之间的结合力。能大幅提高硬化层与基材层之间的结合力。能大幅提高硬化层与基材层之间的结合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子设备盖板


[0001]本技术涉及消费类电子产品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电子设备盖板。

技术介绍

[0002]随着5G时代的来临,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成为人们的生活必需品,这些电子产品的使用越来越普遍,并朝着便利、多功能且美观的设计方向发展。消费者在选购这些产品的时候,外观设计的美感已经逐渐成为软硬件功能之外一个重要的选购因素。
[0003]传统电子设备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等的盖板使用的是玻璃、复合板等,随着材料价格的飞涨,以及手机其他的硬件设备的质量加重,为了能够降低电子设备盖板的成本、重量,及实现更亮丽的外观,以玻纤为原材料的盖板应用而生,但是现有的玻纤盖板基本仅能实现单纹理结构,消费者体验度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盖板,以透明玻纤为基材层,降低电子设备盖板的成本和重量,且能实现双纹理结构,提高外观效果和用户体验度,同时纹理结构层的结合力优良。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盖板,包括基材层、第一纹理层、PVD层、油墨层、打底层、硬化层和第二纹理层,所述基材层为透明玻纤材质,且所述基材层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纹理层设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PVD层设于所述第一纹理层远离所述基材层的一侧;所述油墨层设于所述PVD层远离所述基材层的一侧;所述打底层设于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硬化层设于所述打底层远离所述基材层的一侧;所述第二纹理层设于所述硬化层表面远离所述基材层的一侧。
[000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电子设备盖板,以透明玻纤材质作为基材层,可降低电子设备盖板的成本和重量,且具有第一纹理层和第二纹理层,具有双纹理结构,提高产品的外观效果和用户体验度,同时在硬化层和基材层之间增设打底层,能大幅提高硬化层与基材层之间的结合力,而第二纹理层设于硬化层表面,因此,可降低硬化层的厚度同时提高第二纹理层的结合力。
[0007]较佳地,所述第一纹理层的厚度为9

15微米。
[0008]较佳地,所述PVD层的颜色反射率不小于30%。
[0009]较佳地,所述PVD层的厚度为40

450nm。
[0010]较佳地,所述油墨层的厚度为20

45微米。
[0011]较佳地,所述基材层的厚度为0.2

0.5mm。
[0012]较佳地,所述打底层的厚度为3

5微米。
[0013]较佳地,所述打底层为聚酯材质。
[0014]较佳地,所述硬化层远离所述基材层的一侧的硬度不小于3H。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电子设备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6]符号说明:
[0017]电子设备盖板100、油墨层10、PVD层20、第一纹理层30、基材层40、打底层50、硬化层60、第二纹理层70。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0019]请参考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盖板100,包括基材层40、第一纹理层30、PVD层20、油墨层10、打底层50、硬化层60和第二纹理层70。电子设备可为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等。
[0020]请参考图1,所述基材层40为透明玻纤材质,且所述基材层40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玻纤材质具有良好的阻燃效果,可提高产品的阻燃性能。基材层40作为该电子设备盖板100的支撑结构,其厚度可为但不限于0.2

0.5mm,优选为基材层40的厚度为0.3mm和0.4mm,选用透明玻纤材质的基材层40较玻璃和复合板而言,厚度更轻薄、成本更低,机械性能也较佳,可将电子设备盖板100做得更薄更耐跌落。
[0021]请参考图1,所述第一纹理层30设于所述第一表面,第一纹理层30可采用UV转印工艺在基材层40表面形成,但不限于此,通过激光技术同样可实现,第一纹理层30对光线具有反射作用。其中,第一纹理层30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图案、文字等,也可以是图案和文字组合。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纹理层30的厚度为9

15微米,比如,第一纹理层30的厚度可为但不限于9微米、10微米、11微米、12微米、13微米、14微米、15微米。
[0022]请参考图1,所述PVD层20设于所述第一纹理层30远离所述基材层40的一侧,具体是但不限于采用磁控溅射方式在第一纹理层30表面形成PVD层20。在一个优选地实施例中,采用磁控溅射方式在第一纹理层30表面镀上硅/铌/铟材质以形成PVD层20。在一个较优的实施例中,所述PVD层20的颜色反射率不小于30%,比如黑、白、篮、紫的反射率不小于30%,优选为35%、40%、45%等。进一步,所述PVD层20的厚度为40

450nm,优选为80

400nm,比如,该PVD层20的厚度可为但不限于40nm、80nm、120nm、160nm、200nm、240nm、280nm、320nm、360nm、400nm、450nm。
[0023]请参考图1,所述油墨层10设于所述PVD层20远离所述基材层40的一侧,具体地,在PVD层20表面通过丝印和喷涂方式将油墨形成油墨层10,对PVD层20进行保护。在较佳的实施例中,可选择多种颜色的油墨进行丝印,以实现各种颜色珠光效果,还可在油墨中添加阻燃材料,以提高防火特性。进一步地,油墨层10的厚度为20

45微米,比如油墨层10的厚度可为但不限于20微米、25微米、30微米、35微米、40微米、45微米。
[0024]请参考图1,所述打底层50设于所述第二表面,具体地,在第二表面通过涂布、喷涂或丝印方式形成打底层50,形成打底层50的材料与基材层40结合力优良,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打底层50为聚酯材质,可大幅提高硬化层60和基材层40之间的结合力。进一步地,所述打底层50的厚度为3

5微米,优选为4微米。
[0025]请参考图1,所述硬化层60设于所述打底层50远离所述基材层40的一侧,具体地,
在打底层50表面通过淋涂、喷涂或涂布方式形成硬化层60,提高耐抗压和耐磨。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硬化层60远离所述基材层40的一侧的硬度不小于3H;另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硬化层60表面远离所述基材层40的一侧在1KG外力作用下钢丝绒耐磨次数不小于500次。
[0026]请参考图1,所述第二纹理层70设于所述硬化层60表面远离所述基材层40的一侧,也就是说,在硬化层60表面形成第二纹理层70,比如,在一个优选地实施例中,在打底层50表面通过淋涂、喷涂或涂布方式形成硬化层60,然后通过烤箱烘烤或者红外烘烤5

15分钟使硬化层60中的溶剂挥发完,然后再通过拓印设备将所需纹理拓印以形成第二纹理层7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设备盖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材层,所述基材层为透明玻纤材质,且所述基材层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纹理层,所述第一纹理层设于所述第一表面;PVD层,所述PVD层设于所述第一纹理层远离所述基材层的一侧;油墨层,所述油墨层设于所述PVD层远离所述基材层的一侧;打底层,所述打底层设于所述第二表面;硬化层,所述硬化层设于所述打底层远离所述基材层的一侧;第二纹理层,所述第二纹理层设于所述硬化层表面远离所述基材层的一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纹理层的厚度为9

15微米。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PVD层的颜色反射率不小于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洪章颂云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聚龙高科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