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马铃薯淀粉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防止马铃薯淀粉跑粉的旋流分离装置,包括锥段、旋流腔、溢流管、两个切向管、底流管和中转腔,旋流腔连通在锥段的上端,溢流管连通在旋流腔上端,中转腔内设置有圆环,圆环位于底流管的下端口处,圆环表面固定安装有均匀分布的尖齿,圆环内固定安装有连接架,中转腔上安装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与连接架相连;启动驱动机构带动连接架高速转动,连接架与圆环同步转动,从而带动尖齿高速转动,高速转动的尖齿击碎液体中的粗颗粒,从而避免液体中的颗粒大小不均,从而可避免底流口排出的液体中含有较多的颗粒较大的物质,也避免大部分粗颗粒影响了马铃薯淀粉的后续加工。粒影响了马铃薯淀粉的后续加工。粒影响了马铃薯淀粉的后续加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马铃薯淀粉跑粉的旋流分离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马铃薯淀粉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防止马铃薯淀粉跑粉的旋流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旋流站由旋流器总成和淀粉泵构成,将若干级旋流站科学地编结到一起,用以共同完成浓缩,回收和洗涤等精制工作,这样的若干级旋流器为多级旋流器组。旋流器总成由旋流器缸体,门盖,密封调整螺栓,大隔板,小隔板,手轮,顶流口(溢流口),进料口,底流口,Ο型密封圈,旋流管(十几支到上百支)等组成,缸体内由隔板分离成进料,溢流和底流三个腔室,并由O型密封圈密闭。旋流器的基本原理是将具有一定密度差的液
‑
液、液
‑
固、液
‑
气等两相或多相混合物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进行分离。将混合液以一定的压力切向进入旋流器,在圆柱腔内产生高速旋转流场。混合物中密度大的组分在旋流场的作用下同时沿轴向向下运动,沿径向向外运动,在到达锥体段沿器壁向下运动,并由底流口排出,这样就形成了外旋涡流场;密度小的组分向中心轴线方向运动,并在轴线中心形成一向上运动的内涡旋,然后由溢流口排出,这样就达到了两相分离的目的。
[0003]当待分离的两相混合液以一定压力从旋流器周边切向进入旋流器内后,产生强烈的三维椭圆型强旋转剪切湍流运动。由于粗颗粒与细颗粒之间存在粒度差,其受到离心力、向心浮力、流体曳力等大小不同,受离心沉降作用,大部分粗颗粒经旋流器底流口排出,而大部分细颗粒由溢流管排出,从而达到分离分级目的。由于现有的旋流分离装置的大部分粗颗粒经旋流器底流口排出,底流口排出的液体中含有较多的颗粒较大的物质,大部分粗颗粒影响了马铃薯淀粉的后续加工,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防止马铃薯淀粉跑粉的旋流分离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旋流分离装置的大部分粗颗粒经旋流器底流口排出,底流口排出的液体中含有较多的颗粒较大的物质,大部分粗颗粒影响了马铃薯淀粉的后续加工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防止马铃薯淀粉跑粉的旋流分离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设计一种防止马铃薯淀粉跑粉的旋流分离装置,包括锥段、旋流腔、溢流管、两个切向管、底流管和中转腔,所述旋流腔连通在锥段的上端,所述溢流管连通在旋流腔上端,两个所述切向管连通在旋流腔外侧且沿着旋流腔的切向设置,所述底流管连通在锥段的下端,所述中转腔连通在底流管的下端。
[0007]还包括滤板,所述滤板设置在溢流管内,所述滤板通过螺钉连接在溢流管内且滤板与溢流管之间设置有密封圈,所述中转腔内设置有圆环,所述圆环位于底流管的下端口处,所述圆环表面固定安装有均匀分布的尖齿,所述圆环内固定安装有连接架,所述中转腔上安装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连接架相连。
[0008]优选的,所述锥段内喷涂有耐腐蚀涂层。
[0009]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转轴和伺服电机,所述转轴可转动安装在中转腔内,所述转轴贯穿连接架并与连接架固定连接,所述伺服电机固定安装在中转腔外,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贯穿中转腔并与转轴固连。
[0010]优选的,所述中转腔底部固定连接有密封圈。
[0011]优选的,两个所述切向管对称分布。
[0012]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防止马铃薯淀粉跑粉的旋流分离装置,有益效果在于:混合着大部分粗颗粒的液体进入中转腔后,液体冲击在圆环上,粗颗粒与尖齿接触,且与此同时启动驱动机构带动连接架高速转动,连接架与圆环同步转动,从而带动尖齿高速转动,高速转动的尖齿击碎液体中的粗颗粒,从而避免液体中的颗粒大小不均,从而可避免底流口排出的液体中含有较多的颗粒较大的物质,也避免大部分粗颗粒影响了马铃薯淀粉的后续加工。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防止马铃薯淀粉跑粉的旋流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0014]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防止马铃薯淀粉跑粉的旋流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0015]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防止马铃薯淀粉跑粉的旋流分离装置的中转腔的放大剖视图一。
[0016]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防止马铃薯淀粉跑粉的旋流分离装置的中转腔的放大剖视图二。
[0017]图中:锥段1、旋流腔2、溢流管3、切向管4、底流管5、中转腔6、滤板7、圆环8、尖齿9、连接架10、转轴11、伺服电机12。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9]实施例1:
[0020]参照图1
‑
4,一种防止马铃薯淀粉跑粉的旋流分离装置,包括锥段1、旋流腔2、溢流管3、两个切向管4、底流管5和中转腔6,旋流腔2连通在锥段1的上端,溢流管3连通在旋流腔2上端,两个切向管4连通在旋流腔2外侧且沿着旋流腔2的切向设置,底流管5连通在锥段1的下端,中转腔6连通在底流管5的下端。还包括滤板7,滤板7设置在溢流管3内,滤板7通过螺钉连接在溢流管3内且滤板7与溢流管3之间设置有密封圈,中转腔6内设置有圆环8,圆环8位于底流管5的下端口处,圆环8表面固定安装有均匀分布的尖齿9,圆环8内固定安装有连接架10,中转腔6上安装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与连接架10相连。
[0021]工作原理:大部分粗颗粒经过锥段1的下端,再由底流管5的下端排出,底流管5与中转腔6连通,混合着大部分粗颗粒的液体进入中转腔6后,液体冲击在圆环8上,粗颗粒与
尖齿9接触,且与此同时启动驱动机构带动连接架10高速转动,连接架10与圆环8同步转动,从而带动尖齿9高速转动,高速转动的尖齿9击碎液体中的粗颗粒,从而避免液体中的颗粒大小不均。
[0022]实施例2:
[0023]参照图1
‑
4,作为本技术的另一优选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锥段1内喷涂有耐腐蚀涂层。驱动机构包括转轴11和伺服电机12,转轴11可转动安装在中转腔6内,转轴11贯穿连接架10并与连接架10固定连接,伺服电机12固定安装在中转腔6外,伺服电机12的输出轴贯穿中转腔6并与转轴11固连。中转腔6底部固定连接有密封圈,两个切向管4对称分布。
[0024]工作原理:通过锥段1内喷涂耐腐蚀涂层可提高锥段1内部的防腐蚀性能,通过伺服电机12带动转轴11转动,转轴11、连接架10与圆环8同步运动,从而带动尖齿9高速转动,高速转动的尖齿9击碎液体中的粗颗粒。
[0025]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马铃薯淀粉跑粉的旋流分离装置,包括锥段(1)、旋流腔(2)、溢流管(3)、两个切向管(4)、底流管(5)和中转腔(6),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流腔(2)连通在锥段(1)的上端,所述溢流管(3)连通在旋流腔(2)上端,两个所述切向管(4)连通在旋流腔(2)外侧且沿着旋流腔(2)的切向设置,所述底流管(5)连通在锥段(1)的下端,所述中转腔(6)连通在底流管(5)的下端;还包括滤板(7),所述滤板(7)设置在溢流管(3)内,所述滤板(7)通过螺钉连接在溢流管(3)内且滤板(7)与溢流管(3)之间设置有密封圈,所述中转腔(6)内设置有圆环(8),所述圆环(8)位于底流管(5)的下端口处,所述圆环(8)表面固定安装有均匀分布的尖齿(9),所述圆环(8)内固定安装有连接架(10),所述中转腔(6)上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伟,王志愿,赵忠军,李国文,王厂科,杨永胜,史书杰,马力,陈福兰,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福农薯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