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体式可穿戴治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143721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8 15: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分体式可穿戴治疗装置,适用于有源医疗器械领域,是一种便于个人进行穿戴方式治疗装置。由主机(1)和副机(2)两个部分组成,主副机之间通过导线连接;主机(1)中,稳压单元(11)低压输出连接人机单元(12)、主控单元(13)和数模转换单元(14),人机单元(12)连接主控单元(13),主控单元(13)连接数模转换单元(14)和功率输出单元(16),数模转换单元(14)连接自适应单元(15)和功率输出单元(16),稳压单元(11)高压输出连接自适应单元(15),自适应单元(15)连接功率输出单元(16),功率输出单元(16)连接电极接口A和通向副机2的电极B导线。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治疗装置的传统机身结构一分为二成为分体式结构,分体后的主机和副机的体积厚度更加纤薄,更适应穿戴式结构的要求。要求。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分体式可穿戴治疗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分体式可穿戴治疗装置,适用于有源医疗器械领域,是一种便于个人进行穿戴方式治疗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医疗领域中,有源医疗器械可穿戴治疗装置发展较快。现有技术中,有源医疗器械可穿戴式治疗装置存在几方面弊端,一是延续传统设计机身为整体结构,因内部要放置电池,机身尺寸的缩小受到限制。二是为了减小体积和重量,降低了治疗输出功率,输出功率只达到国家相关规定的20%甚至更低,治疗效果受到很大的影响。
[0003]上述现有技术的典型特征是:整体机身结构限制了机身体积的缩小,传统线性功率放大器功耗较大效率较低。只能降低输出功率,牺牲部分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可穿戴装置体积重量偏大、输出功率不足、能耗比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分体式可穿戴治疗装置,机身结构采用分体式结构,整机结构分为主机和副机2个部分,使主机、副机结构更加轻薄小巧。采用自适应单元技术,可以显著降低设备的无用功耗,在缩小设备的体积和重量的同时,保证较大的治疗输出功率,使其更能适合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体式可穿戴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由主机(1)和副机(2)两个部分组成,主副机之间通过导线连接,主机(1)包括稳压单元(11)、人机单元(12)、主控单元(13)、数模转换单元(14)、自适应单元(15)、功率输出单元(16)和电极接口A;副机(2)包括充电单元(21)、电池保护单元(22)、电池(23)和电极接口B;主机(1)中,稳压单元(11)低压输出连接人机单元(12)、主控单元(13)和数模转换单元(14),人机单元(12)连接主控单元(13),主控单元(13)连接数模转换单元(14)和功率输出单元(16),数模转换单元(14)连接自适应单元(15)和功率输出单元(16),稳压单元(11)高压输出连接自适应单元(15),自适应单元(15)连接功率输出单元(16),功率输出单元(16)连接电极接口A和通向副机(2)的电极B导线,副机(2)中,充电单元(21)接受外部充电,无线充电或有线充电,充电单元(21)连接电池保护单元(22),电池保护单元(22)连接电池(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翰缨韩潇史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中普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