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电箱人脸识别远程解锁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4283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8 15: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配电箱人脸识别远程解锁构造,包括箱体、门板、电磁锁和PCB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人脸识别/远程解锁功能,代替传统钥匙开锁,并记录开锁数据,形成可追溯性配电箱开锁数据记录。有效的保证了指定人员开锁权限,避免非专职电工开锁造成的安全隐患。避免非专职电工开锁造成的安全隐患。避免非专职电工开锁造成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配电箱人脸识别远程解锁构造


[0001]本技术涉及配电箱控制
,具体为一种配电箱人脸识别远程解锁构造。

技术介绍

[0002]传统配电箱采用拨片门锁,由于技术落后安全性难以保障;传统门锁需要专职电工携带大量钥匙,不便于工作开展;多人协同作业不方便;钥匙具有类同性,出现一把钥匙开几把锁的情况时有发生;钥匙丢失补救困难等。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方式。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04]鉴于上述和/或现有一种配电箱人脸识别远程解锁构造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技术。
[0005]因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配电箱人脸识别远程解锁构造,通过在箱体侧壁开设放置槽和安装槽,箱体侧壁铰接有门板,门板侧壁开设有活动槽,安装槽内部设置有线路盒,线路盒底部设置有固定块,固定块侧壁开设有线圈槽,线路盒底部安装有电磁线圈,电磁线圈位于线圈槽内部并与线路盒内部导线连接,固定块侧壁开设有限位孔,在活动槽内部设置有可滑动的金属板和安装在滑板侧壁的金属杆,在安装槽内部设置有PCB板,PCB板侧壁安装有主控模块和无线通讯模块,无线通讯模块与移动终端连接,通过移动终端控制电磁线圈通电产生磁力,吸附金属板和金属杆向固定块移动,金属杆贯穿伸入限位孔,对门板角度进行限位固定,方便远程解锁控制,防止钥匙丢失等问题出现。/>[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配电箱人脸识别远程解锁构造,其包括:
[0008]箱体,所述箱体侧壁开设有内腔,所述内腔开口处侧壁开设有放置槽,所述箱体侧壁开设有安装槽;
[0009]门板,所述门板铰接在所述内腔侧壁开口处,所述门板侧壁开设有活动槽;
[0010]电磁锁,包括位于所述放置槽内部的固定块、安装在所述固定块顶部的导线盒、开设在所述固定块侧壁的线圈槽、安装在所述导线盒底部并伸入所述线圈槽内部的电磁线圈、开设在所述固定块侧壁并与所述线圈槽连通的限位孔、位于所述活动槽内部的金属板和安装在所述金属板内部的金属杆,所述金属杆伸入所述限位孔内部;
[0011]PCB板,所述PCB板安装在所述安装槽内部,所述PCB板侧壁安装有主控模块,所述PCB板侧壁还安装有无线通讯模块,所述无线通讯模块位于所述主控模块下方。
[0012]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配电箱人脸识别远程解锁构造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活动槽侧壁安装有拉伸弹簧,所述拉伸弹簧另一端与所述金属板侧壁连接。
[0013]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配电箱人脸识别远程解锁构造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门板侧壁安装有观测窗,所述门板侧壁还安装有拉杆,所述拉杆杆身安装有防滑垫。
[0014]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配电箱人脸识别远程解锁构造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箱体侧壁安装有人脸识别摄像头,所述箱体侧壁还安装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位于所述人脸识别摄像头下方,所述箱体侧壁还安装有报警器,所述报警器位于所述放置槽下方,所述箱体侧壁开设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孔与所述内腔连通。
[0015]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配电箱人脸识别远程解锁构造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PCB板侧壁还安装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位于所述无线通讯模块下方。
[0016]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配电箱人脸识别远程解锁构造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PCB板对称侧壁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侧壁开设有螺丝孔。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在箱体侧壁开设放置槽和安装槽,箱体侧壁铰接有门板,门板侧壁开设有活动槽,安装槽内部设置有线路盒,线路盒底部设置有固定块,固定块侧壁开设有线圈槽,线路盒底部安装有电磁线圈,电磁线圈位于线圈槽内部并与线路盒内部导线连接,固定块侧壁开设有限位孔,在活动槽内部设置有可滑动的金属板和安装在滑板侧壁的金属杆,在安装槽内部设置有PCB板,PCB板侧壁安装有主控模块和无线通讯模块,无线通讯模块与移动终端连接,通过移动终端控制电磁线圈通电产生磁力,吸附金属板和金属杆向固定块移动,金属杆贯穿伸入限位孔,对门板角度进行限位固定,方便远程解锁控制,防止钥匙丢失等问题出现。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将结合附图和详细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0019]图1为本技术一种配电箱人脸识别远程解锁构造整体结构图;
[0020]图2为本技术一种配电箱人脸识别远程解锁构造箱体结构图;
[0021]图3为本技术一种配电箱人脸识别远程解锁构造门板结构图;
[0022]图4为本技术一种配电箱人脸识别远程解锁构造电磁锁结构图;
[0023]图5为本技术一种配电箱人脸识别远程解锁构造PCB板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0025]其次,本技术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技术实施方式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
空间尺寸。
[0026]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0027]本技术提供一种配电箱人脸识别远程解锁构造,通过在箱体侧壁开设放置槽和安装槽,箱体侧壁铰接有门板,门板侧壁开设有活动槽,安装槽内部设置有线路盒,线路盒底部设置有固定块,固定块侧壁开设有线圈槽,线路盒底部安装有电磁线圈,电磁线圈位于线圈槽内部并与线路盒内部导线连接,固定块侧壁开设有限位孔,在活动槽内部设置有可滑动的金属板和安装在滑板侧壁的金属杆,在安装槽内部设置有PCB板,PCB板侧壁安装有主控模块和无线通讯模块,无线通讯模块与移动终端连接,通过移动终端控制电磁线圈通电产生磁力,吸附金属板和金属杆向固定块移动,金属杆贯穿伸入限位孔,对门板角度进行限位固定,方便远程解锁控制,防止钥匙丢失等问题出现。
[0028]图1

5示出的是本技术一种配电箱人脸识别远程解锁构造实施方式的一种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1

图5,本实施方式的一种配电箱人脸识别远程解锁构造包括箱体100、门板200、电磁锁300和PCB板400。
[0029]箱体100侧壁开设有内腔1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电箱人脸识别远程解锁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00),所述箱体(100)侧壁开设有内腔(110),所述内腔(110)开口处侧壁开设有放置槽(140),所述箱体(100)侧壁开设有安装槽(160);门板(200),所述门板(200)铰接在所述内腔(110)侧壁开口处,所述门板(200)侧壁开设有活动槽(210);电磁锁(300),包括位于所述放置槽(140)内部的固定块(310)、安装在所述固定块(310)顶部的导线盒(320)、开设在所述固定块(310)侧壁的线圈槽(330)、安装在所述导线盒(320)底部并伸入所述线圈槽(330)内部的电磁线圈(340)、开设在所述固定块(310)侧壁并与所述线圈槽(330)连通的限位孔(350)、位于所述活动槽(210)内部的金属板(360)和安装在所述金属板(360)内部的金属杆(370),所述金属杆(370)伸入所述限位孔(350)内部;PCB板(400),所述PCB板(400)安装在所述安装槽(160)内部,所述PCB板(400)侧壁安装有主控模块(410),所述PCB板(400)侧壁还安装有无线通讯模块(420),所述无线通讯模块(420)位于所述主控模块(410)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电箱人脸识别远程解锁构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小龙盖克清周剑金兆志刘国立邱立臣刘光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