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强度铝合金绞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4137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8 15: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强度铝合金绞线,包括中心加强单元和导电单元;中心加强单元包括圆形加强芯和扇形加强芯,圆形加强芯设置在中心,多个扇形加强芯绞合在圆形加强芯的外侧,且相邻两个扇形加强芯的直边紧密贴合,多个所述扇形加强芯绞合后形成内径与圆形加强芯匹配的环形;导电单元包括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第一导电层设置在扇形加强芯的外侧,第二导电层设置在第一导电层的外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中心加强单元采用扇形加强芯和圆形加强芯组合的方式,使整个中心加强单元的结构更加紧密,绞合后的直径更小,在同型号的线束中可以增加导线的数量,增加导线的截面积,降低导线的电阻,减小整个线束的电能损耗。减小整个线束的电能损耗。减小整个线束的电能损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强度铝合金绞线


[0001]本技术涉及电力传输
,尤其是指一种中强度铝合金绞线。

技术介绍

[0002]高导电率中强度铝合金绞线主要面对国内外重点区域的国家及地区客户,属于电力传输领域,是一型有着优良机械性能及导电性能的特种铝合金导线。产品具有优异导电性能以及承力性能,可以降低输电线路损耗问题,主要应用于500kV及以下等级的架空输电线路。
[0003]整个线路的损耗问题与线束的结构有直接关系,线束中导线的截面积越大,整个导线的电阻就越小,整个线束在传输过程中就会降低电能的损耗,因此,需要合理安排整个线束的结构,减小电能的损耗。
[0004]现有技术中的中强度铝合金绞线通常采用圆形镀锌钢芯作为加强芯,整个线缆的耐腐蚀性较差,难以适应条件恶劣的环境;同时为了提高强度,将多根圆形镀锌钢芯绞合的方式作为内部加强芯,此结构的内部加强芯的直径较大。在同直径的线束中有更少的导线,会降低导线的截面积,增加导线的电阻,增加电能损耗。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此,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中强度铝合金绞线的加强芯结构的直径较大,会使同型号线束中导线的截面积更小,导致更多电能损耗的缺陷。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中强度铝合金绞线,包括中心加强单元和导电单元;
[0007]所述中心加强单元包括圆形加强芯和扇形加强芯,所述圆形加强芯设置在中心,多个扇形加强芯绞合在所述圆形加强芯的外侧,且相邻两个所述扇形加强芯的直边紧密贴合,多个所述扇形加强芯绞合后形成内径与圆形加强芯匹配的环形;
[0008]所述导电单元包括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所述第一导电层设置在所述扇形加强芯的外侧,所述第二导电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导电层的外侧。
[0009]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电层包括多根第一导线,多根所述第一导线绞合在所述扇形加强芯的外侧形成第一导电层。
[0010]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线横截面的形状为梯形,且多根第一导线绞合形成圆形。
[0011]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电层包括多根第二导线,多根所述第二导线绞合在所述第一导电层的外侧形成第二导电层。
[0012]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线横截面的形状为圆形,且多根第二导线绞合形成圆形。
[0013]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电层设置有两层。
[0014]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电层与所述中心加强单元之间设置有
第一防腐层。
[0015]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扇形加强芯与圆形加强芯之间和多个扇形加强芯之间设置有第二防腐层。
[0016]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扇形加强芯与所述圆形加强芯的中心为钢芯,所述钢芯的外侧包覆有金属铝。
[0017]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8]本技术所述的一种中强度铝合金绞线,内部中心加强芯采用圆形和扇形组合的方式,将扇形加强芯以绞合的方式设置在圆形加强芯的一周,整个中心加强芯之间紧密贴合,减小了整个中心加强芯的直径,在同型号的线束中可以增加导线的数量,增加导线的截面积,降低导线的电阻,减小整个线束的电能损耗。
附图说明
[0019]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0020]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图1中中心加强芯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图1中导电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一个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4]说明书附图标记说明:1、中心加强单元;2、导电单元;3、第一防腐层;4、第二防腐层;11、圆形加强芯;12、扇形加强芯;21、第一导电层;22、第二导电层;211、第一导线;221、第二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
[0026]实施例一:
[0027]参照图1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中强度铝合金绞线,包括中心加强单元1和导电单元2;中心加强单元1的作用是提高整个线束的抗拉强度,在本技术中中心加强单元1包括圆形加强芯11和扇形加强芯12,圆形加强芯11设置在中心,多个扇形加强芯12绞合在圆形加强芯11的外侧,且相邻两个扇形加强芯12的直边紧密贴合,多个所述扇形加强芯12绞合后形成内径与圆形加强芯11匹配的环形;
[0028]具体的,采用圆形加强芯11和扇形加强芯12组合的方式,圆形加强芯11的一周与扇形加强芯12的弧形边进行贴合,其次多个扇形加强芯12的直边之间紧密贴合又形成一个圆形,相当于在圆形加强芯11的外侧增加了一个套环,并且这个套环与内部圆形加强芯11之间均是紧贴,与外界形成隔离。一方面可以阻止外界物质的进入,提高整个中心加强单元1的抗腐蚀性;另一方面圆形加强芯11和扇形加强芯12组合的方式具有更紧密的结构,减小了整个中心加强单元1的直径,进而可以使整个线束可以增加更多的导电层。其次,中心加强单元1采用圆形加强芯11和扇形加强芯12组合的方式,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整个线束的抗拉强度。
[0029]导电单元2包括第一导电层21和第二导电层22,第一导电层21设置在扇形加强芯12的外侧,第二导电层22设置在第一导电层21的外侧。
[0030]具体的,中心加强单元1的外侧设置有两层导电层,在中心加强单元1的直径减小的基础上可以增加导电层的层数和厚度,保证在同型号的线束中拥有更多的导电层,增加整个线束中导电层的横截面积,可以减小线束的电阻,降低整个线束的电能损耗。
[0031]进一步的,第一导电层21包括多根第一导线211,多根第一导线211绞合在扇形加强芯12的外侧形成第一导电层21;第一导线211横截面的形状为梯形,且多根第一导线211绞合形成圆形。
[0032]可以看出,第一导电层21是由多根第一导线211绞合而成的,具体的,第一导线211采用型线,其横截面积为梯形结构,多个梯形结构的导线之间紧密贴合,形成一个圆环的形状套设在中心加强单元1的外侧;采用这种结构一方面可以防止外界污秽物质进入中心加强单元1,提高整个线束的耐腐蚀能力,延长整个线束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梯形型线结构的导线可以减小整个线束的直径。
[0033]进一步的,第二导电层22包括多根第二导线221,多根第二导线221绞合在第一导电层21的外侧形成第二导电层22;第二导线221横截面的形状为圆形,且多根第二导线221绞合形成圆形,第二导电层22设置有两层。
[0034]可以看出,第二导电层22与第一导电层21相同的是,也是通过多根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强度铝合金绞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加强单元和导电单元;所述中心加强单元包括圆形加强芯和扇形加强芯,所述圆形加强芯设置在中心,多个扇形加强芯绞合在所述圆形加强芯的外侧,且相邻两个所述扇形加强芯的直边紧密贴合,多个所述扇形加强芯绞合后形成内径与圆形加强芯匹配的环形;所述导电单元包括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所述第一导电层设置在所述扇形加强芯的外侧,所述第二导电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导电层的外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强度铝合金绞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层包括多根第一导线,多根所述第一导线绞合在所述扇形加强芯的外侧形成第一导电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强度铝合金绞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线横截面的形状为梯形,且多根第一导线绞合形成圆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鑫黎汉林朱红良候岩杨立军孙乐雨孟祥辉崔佳宇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亨通电力特种导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