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臀肌挛缩术后功能锻炼的支具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3964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8 15: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臀肌挛缩术后功能锻炼的支具结构,包括绑带组件以及设置在该绑带组件上的压力监测组件,绑带组件包括绑带主体以及设置在绑带主体上的两个挂持件,压力监测组件包括压力监测器以及设置在压力监测器两侧的压力接头,每一压力接头对应地与绑带组件的挂持件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臀肌挛缩术后功能锻炼的支具结构通过在绑带组件上连接压力监测组件,并通过压力监测器的数显屏显示下蹲锻炼时的实际动态压力值,以保证实际动态压力值不超过预设压力值,防止手术治疗的伤口处裂开,以提高术后康复效果。以提高术后康复效果。以提高术后康复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臀肌挛缩术后功能锻炼的支具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臀肌挛缩术后功能锻炼的支具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臀肌挛缩症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臀肌及其筋膜挛缩,导致髋关节功能受限,表现出特殊的症状、体征的临床综合征。臀肌挛缩症主要通过手术治疗和功能锻炼进行恢复。
[0003]做手术就是在不损伤血管和神经的情况下,把挛缩的肌肉以及肌腱切断,伤口切开手术治疗后再缝合至一起。臀肌挛缩的康复也非常重要,臀肌挛缩治疗手术占50%的疗效,术后康复也可以保证50%的疗效。术后需要避免肌肉又在原来的基础上恢复,以免加重臀肌挛缩。
[0004]这个过程中康复锻炼就显得比较重要,即在肌肉长牢之前,需要通过康复锻炼将肌肉拉开恢复肌腱弹性,以防止加重病情,譬如常规的锻炼有:跷二郎腿、双膝并腿下蹲、走一字步等。
[0005]当前在进行双膝并腿下蹲锻炼时,多通过布绳或皮带捆绑至双腿处,防止下蹲时两腿分开。但患者在双膝并腿下蹲锻炼时,由于没有显性的提示,患者下蹲力度过大,手术治疗的伤口处容易裂开,影响术后康复。鉴于此,有必要对该技术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臀肌挛缩术后功能锻炼的支具结构,以提高术后康复效果。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臀肌挛缩术后功能锻炼的支具结构,包括绑带组件,还包括设置在绑带组件上的压力监测组件,所述绑带组件包括绑带主体以及设置在绑带主体上的两个挂持件,所述压力监测组件包括压力监测器以及设置在压力监测器两侧的压力接头,每一所述压力接头对应地与绑带组件的挂持件连接。
[0008]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压力监测器上设有数显屏。
[0009]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压力监测器中安装有报警器。
[0010]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绑带主体上设有若干连接孔,以供连接所述挂持件,并通过挂持件在绑带主体的连接孔中的位置来调节绑带主体的空间大小。
[0011]作为进一步改进,每一所述挂持件包括连接段、设置在连接段一端的勾持段以及设置在连接段另一端的挂持段,勾持段勾卡在绑带主体的连接孔处,挂持段用以与压力监测组件的压力接头连接。
[0012]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段包括盒体、置于盒体内相对设置的两条连接杆以及用于驱使两条连接杆相对运动的驱动器,盒体内部周壁处设有两条抵持壁、且两条抵持壁平行设置,两条连接杆对应地置于两条抵持壁之间,且可相对抵持壁滑动,每条连接杆的一端穿过盒体。
[0013]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器设置在盒体中心位置处,两条所述连接杆的相对侧设有齿条,驱动器包括齿轮、设置在齿轮中部的转轴以及连接在转轴上的摇杆,转轴的两端对应地设置在盒体内部的周壁中心处、且可相对盒体转动,齿轮置于与两条连接杆上的齿条之间、且齿轮与齿条相互啮合。
[0014]作为进一步改进,每条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形成有抵持凸起。
[0015]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勾持段设置在连接段一端的连接杆上,所述挂持段设置在连接段另一端的连接杆上。
[0016]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摇杆呈“Z”型结构,所述摇杆包括两水平段以及连接在两水平段之间的竖直段,其中一水平段的一端与转轴连接,水平段的另一端与竖直段连接,竖直段的端部连接另一水平段。
[0017]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用于臀肌挛缩术后功能锻炼的支具结构通过在绑带组件上连接压力监测组件,并通过压力监测器的数显屏显示下蹲锻炼时的实际动态压力值,以保证实际动态压力值不超过预设压力值,防止手术治疗的伤口处裂开,以提高术后康复效果。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用于臀肌挛缩术后功能锻炼的支具结构的整体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用于臀肌挛缩术后功能锻炼的支具结构中挂持件12的主视纵向剖面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用于臀肌挛缩术后功能锻炼的支具结构中挂持件12的侧视纵向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0022]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一种用于臀肌挛缩术后功能锻炼的支具结构,具体包括绑带组件10以及设置在绑带组件10上的压力监测组件20。
[0023]绑带组件10包括绑带主体11以及设置在绑带主体11上的两个挂持件12。绑带主体11呈条状结构、且无弹性,绑带主体11上设有若干连接孔111,以供连接挂持件12,并通过挂持件12在绑带主体11的连接孔111中的位置来调节绑带主体11的空间大小,进而适应不同体型的患者。
[0024]挂持件12一端对应地连接在绑带主体11两端的连接孔111处,挂持件12另一端对应地连接在压力监测组件20上,具体地,具体请结合参阅图2所示,每一挂持件12包括连接段121、设置在连接段121一端的勾持段122以及设置在连接段121另一端的挂持段123,勾持段122勾卡在绑带主体11的连接孔111处,挂持段123用以与压力监测组件20连接。并通过连接段121对绑带主体11的空间大小进行微调,进一步适应不同体型的患者。
[0025]请结合参阅图2以及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连接段121包括盒体124、置于盒体124内相对设置的两条连接杆125以及用于驱使两条连接杆125相对运动的驱动器126。盒体124内部周壁处设有两条抵持壁127、且两条抵持壁127平行设置,两条连接杆125对应地置于两条抵持壁127之间,且可相对抵持壁127滑动,每条连接杆125的一端形成有抵持凸起128,每
条连接杆125的另一端穿过盒体124,并对应地与勾持段122以及挂持段123连接。两条连接杆125的相对侧设有齿条1251,以供配合驱动器126。
[0026]驱动器126设置在盒体124中心位置处,以驱使两条连接杆125沿对应地抵持壁127相对运动,具体地,驱动器126包括齿轮1261、设置在齿轮1261中部的转轴1262以及连接在转轴1262上的摇杆1263,转轴1262的两端对应地设置在盒体124内部的周壁中心处、且可相对盒体124转动,齿轮1261置于与两条连接杆125上的齿条1251之间、且齿轮1261与齿条1251相互啮合,以通过齿轮1261转动,进而带动齿轮1261上下端的两条齿条1251相对运动,进而驱使两条连接杆125沿对应地抵持壁127相对运动。
[0027]请结合参阅图3所示,摇杆1263呈“Z”型结构,包括两水平段以及连接在两水平段之间的竖直段,其中一水平段的一端与转轴1262连接,水平段的另一端与竖直段连接,竖直段的端部连接另一水平段。以通过转动摇杆1263,进而带动齿轮1261转动,进而驱使两条连接杆125沿对应地抵持壁127相对运动,实现对绑带主体11的空间大小进行微调的效果。
[0028]当转动摇杆1263顺时针转动,齿轮1261也顺时针转动,同时驱使连接段121中的两连接杆125均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臀肌挛缩术后功能锻炼的支具结构,包括绑带组件(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绑带组件(10)上的压力监测组件(20),所述绑带组件(10)包括绑带主体(11)以及设置在绑带主体(11)上的两个挂持件(12),所述压力监测组件(20)包括压力监测器(22)以及设置在压力监测器(22)两侧的压力接头(21),每一所述压力接头(21)对应地与绑带组件(10)的挂持件(12)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臀肌挛缩术后功能锻炼的支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监测器(22)上设有数显屏(22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臀肌挛缩术后功能锻炼的支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监测器(22)中安装有报警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臀肌挛缩术后功能锻炼的支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绑带主体(11)上设有若干连接孔(111),以供连接所述挂持件(12),并通过挂持件(12)在绑带主体(11)的连接孔(111)中的位置来调节绑带主体(11)的空间大小。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臀肌挛缩术后功能锻炼的支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挂持件(12)包括连接段(121)、设置在连接段(121)一端的勾持段(122)以及设置在连接段(121)另一端的挂持段(123),勾持段(122)勾卡在绑带主体(11)的连接孔(111)处,挂持段(123)用以与压力监测组件(20)的压力接头(21)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臀肌挛缩术后功能锻炼的支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段(121)包括盒体(124)、置于盒体(124)内相对设置的两条连接杆(125)以及用于驱使两条连接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林峰何红艳蔡立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