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视高通畅的负压促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13957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8 15: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创伤负压冲洗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便于观察伤口愈合情况,能够保证冲洗通畅,避免塌陷漏液的可视高通畅的负压促愈装置,其特征在于,多孔引流主体设有复合为一体的上片及透液支撑层,所述上片与透液支撑层均采用柔性医用材料制成,所述上片上开设引流口,上片下侧与透液支撑层粘接为一体,透液支撑层上设有支撑透液阵列,所述支撑透液阵列中设有彼此间隔设置的支撑立柱与透液孔,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合理、生产成本低,便于观察伤口愈合情况,能够保证冲洗通畅,避免塌陷漏液等显著的优点。漏液等显著的优点。漏液等显著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视高通畅的负压促愈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创伤负压冲洗
,具体的说是一种便于观察伤口愈合情况,能够保证冲洗通畅,避免塌陷漏液的可视高通畅的负压促愈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负压封闭引流VSD是一种创伤负压治疗技术,用于体表各种急、慢性伤口、软组织缺损、脏器外露等情况下的创面清创及引流,包括糖尿病病足、窦道以及其他原因引起的溃疡、褥疮的治疗。创面负压引流技术在将创面与外界隔离并同时给予持续负压吸引,不仅使创面得以保护不易受污染和感染,还可即时引流积血、渗出、脱落坏死组织等有碍愈合的液性或有形物,刺激组织增生,形成有利于愈合的环境,促进伤口或创面的快速和高质量修复。
[0003]传统的创面负压引流材料多选用高分子泡沫材料,此类泡沫材料的孔径较小,在施加有效负压后,泡沫结构发生塌陷,孔隙几乎消失,在早期引流出液性和部分小颗粒有形物后,逐渐发生由深而浅的堵塞,在泡沫材料底层形成隔断层,泡沫材料逐渐变硬,使负压引流装置逐渐失去应有的效能。解决堵塞问题的方法只有多次更换负压封闭引流装置,这样既增加了医生的工作量和外科操作对愈合进程中创面的骚扰,又增加了患者的不适与痛苦,同时也增加了治疗护理的经济成本。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专利文献CN 111529776A公开了一种蜂巢状多腔防堵防塌陷可冲洗创面引流装置,该方案包括依次布置的面板(1)、上层钉状支撑柱组(2)、多孔中间板(3)、下层钉状支撑柱组(4)和多孔瓦楞创面引流底座(5);所述上层钉状支撑柱组(2)中的钉状支撑柱底部与所述面板(1)固定连接、顶部尖端与所述多孔中间板(3)的非孔部分粘接,形成上层蜂巢状多腔沟槽网路;所述下层钉状支撑柱组(4)的钉状支撑柱底部与所述多孔中间板(3)的非孔部分固定连接、顶部尖端与所述多孔瓦楞创面引流底座(5)的瓦楞非孔部吻合粘接,形成下层蜂巢状多腔沟槽网路;面板(1)上方设置有冲洗管路(6)和引流管路(7),所述冲洗管路(6)一端与所述面板(1)固定连通,与所述上层蜂巢状多腔沟槽网路构成冲洗管路系统;所述引流管路(7)一端穿过所述面板(1)和上层蜂巢状多腔沟槽网路与所述多孔中间板(3)固定连通,与所述下层蜂巢状多腔沟槽网路构成负压引流系统。该方案虽然克服了传统泡沫材料在负压引流工作中引流孔隙易堵、填充材料在负压作用下易塌陷的问题,但存在以下缺点:(1)多层结构过于复杂,钉状支撑柱与多孔结构分别位于不同的结构层中,在实际生产将两个结构层复合为一体时,钉状支撑柱容易嵌入多孔结构中,造成引流孔隙堵塞,导致产品不达标;(2)多层蜂巢结构中的上下多层钉状支撑柱会使整个多孔材料透明度差,医护人员只有将材料取出或剪开后才能看到创面的具体情况,不利于医护人员观察伤口;(3)该多孔材料需要配合现有负压引流吸盘使用,引流口处往往需要贴敷固定负压吸盘,该方案中,当多孔蜂巢材料被置入窦道或体腔内,由于挤压整体发生形变,不利于负压引流吸盘平整的与引流口相接,负压吸盘起皱导致连接稳定性下降;(4)整体结构复杂,且引流口上通过单独设置的管件与蜂巢多孔材料粘接,实际生产成本高,成品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提出了一种结构合理、防堵塞、抗挤压,能够满足对创面愈合情况观察的需求,能够保证引流或冲洗通路畅通且保证患者瘘口部位负压吸盘固定稳定性的可视高通畅的负压促愈装置。
[0006]本技术通过以下措施达到:
[0007]一种可视高通畅的负压促愈装置,设有多孔引流主体,其特征在于,多孔引流主体设有复合为一体的上片及透液支撑层,所述上片与透液支撑层均采用柔性医用材料制成,所述上片上开设引流口,上片下侧与透液支撑层粘接为一体,透液支撑层上设有支撑透液阵列,所述支撑透液阵列中设有彼此间隔设置的支撑立柱与透液孔。
[0008]本技术所述透液支撑层具有主体,主体上设置所述支撑透液阵列,所述支撑透液阵列中设有的支撑立柱包括用于支撑上片与透液支撑层主体间空腔的支撑立柱以及用于提供透液支撑层与上片相连支点的连接立柱,进一步,所述连接立柱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支撑立柱的横截面积。
[0009]本技术所述上片采用透明柔性片材,进一步,所述上片的引流口上设有与上片一体式成型的引流接头,引流接头上设有与负压吸盘相配合的卡接结构,所述卡接结构为相配合的环形凹槽或环形凸筋,优选在引流口的引流接头内侧设有环形凹槽,在负压吸盘末端设有环形凸筋。
[0010]本技术所述透液支撑层上与引流口对应的区域仅设有透液孔,不设置支撑立柱或连接柱,用于保证与上片和透液支撑层之间空间相连通的液体通路的畅通性。
[0011]本技术为了保证可视性,上片片材厚度小于1mm,为了保证上片与外部负压吸盘连接的平整度,在上片上对应引流口处设有增厚区,增厚区的厚度范围为1

2mm,进一步,增厚区为圆形,且具有弧形上表面,增厚区中央部分的厚度大于增厚区边缘处厚度,引流口设置在增厚区中央处,以提高该区域的支撑强度,避免负压吸盘及负压吸盘末端的引流管因形变导致挤瘪。
[0012]本技术所述上片上还可以开设冲洗口,上片与透液支撑层之间由支撑柱形成透液腔,透液腔上端与冲洗口及引流口相连通,下端经透液支撑层的透液孔与外部相连通,从而在置入创处后,使创面液体沿透液孔进入透液腔,并沿引流口排出。
[0013]本技术还设有级联组件,所述级联组件包括级联钉与连接孔,其中级联钉与连接孔分别设置在多孔引流主体的边缘处,在使用时通过级联钉嵌入相邻多孔引流主体边缘处的连接孔内,能够实现多块多孔引流主体的级联,当应用于创面空间大的患处使,级联组件能够有效防止多块多孔引流主体在负压作用下各自收紧,导致相邻的多孔引流主体之间存在空隙,造成治疗失效。
[0014]本技术多孔引流主体中的上片与透液支撑层均采用医用硅胶材料制成,其中透液支撑层内透液孔与支撑立柱等间距的间隔排列,形成有效的透液和支撑功能层,这种阵列方式避免了支撑立柱嵌入透液孔内堵塞透液孔,同时能有效保证引流腔在被挤压形变时形成可靠的通畅的液体通路。
[0015]本技术通过上片与透液支撑层形成多孔引流主体,在使用时根据创面大小,选择多块或一块置入创伤空间,并通过上片上的引流口与外部负压引流机构相连,负压吸盘连接后,外覆半透膜,将负压吸盘固定在患者瘘口处,由于上片的引流口区域厚度显著大
于其余区域厚度,能够为负压吸盘提供支撑强度,避免瘘口处负压吸盘因患者活动卷边脱落,保证外部负压机构的连接稳定性;使用时,外部负压机构对创面内填入的多孔引流主体施加负压,由于采用医用硅胶材质,多孔引流主体会在负压作用下发生微小形变,不会发生医用海绵类材料的塌缩,进而不会造成多孔引流主体内的引流腔被挤压闭合,多孔引流主体的引流腔内由支撑透液阵列形成多个液流微通道,无论填充的多孔引流主体因空间所限发生何种挤压,多个液流微通道也不会完全闭合,从而保证引流畅通;对于创面较大的引流空间,通过级联组件完成多块多孔引流主体的级联,克服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视高通畅的负压促愈装置,设有多孔引流主体,其特征在于,多孔引流主体设有复合为一体的上片及透液支撑层,所述上片与透液支撑层均采用柔性医用材料制成,所述上片上开设引流口,上片下侧与透液支撑层粘接为一体,透液支撑层上设有支撑透液阵列,所述支撑透液阵列中设有彼此间隔设置的支撑立柱与透液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视高通畅的负压促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液支撑层具有主体,主体上设置所述支撑透液阵列,所述支撑透液阵列中设有的支撑立柱包括用于支撑上片与透液支撑层主体间空腔的支撑立柱以及用于提供透液支撑层与上片相连支点的连接立柱。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视高通畅的负压促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立柱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支撑立柱的横截面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视高通畅的负压促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片采用透明柔性片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视高通畅的负压促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片的引流口上设有与上片一体式成型的引流接头,引流接头上设有与负压吸盘相配合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松林吴江吕汝举云鹏吕洪敏刘春志陈晓峰王文浩王海潮彭凤丽姜新中于力辉于灵云侯红涛李光辉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威高新生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