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户外探险用登山绳收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138276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8 14: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户外探险用登山绳收纳装置,涉及登山绳收纳技术领域,具体包括筒装包和翻盖,筒装包与翻盖之间安装有链牙与锁紧件,筒装包的外侧设置有环形凸起和带罩,且环形凸起和带罩的内侧分别设置有弹力绳和腰带,腰带的外侧设置有魔术贴,翻盖俯视呈L型,并一体成型于筒装包左右两侧背面的中央,链牙分别安装在翻盖靠近筒装包中心一侧的边缘处与筒装包的左右两侧,相邻两个链牙之间通过锁紧件进行铰接,筒装包和翻盖均为防水布料,该装置解决了现有的登山绳在通过尾段打结进行收纳后,整体保护性低,并且容易在携带过程中受到雨水侵蚀或其他物体刮蹭的影响导致整体强度减弱的问题。整体强度减弱的问题。整体强度减弱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户外探险用登山绳收纳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登山绳收纳
,具体涉及了一种户外探险用登山绳收纳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登山绳是登山运动中最重要的装备,运动员在进行上升、下降和保护等各项登山技术时都是以登山绳为中心展开的,同时铁锁、安全带等众多的登山配件用品也只有和登山绳联系在一起时才能发挥作用,最大程度的保护运动员在登山过程中的安全。
[0003]现有的登山绳一般是通过尾端打结的方式将整体缠绕进行收纳,除了在收纳方式上具有便捷性外,其整体仍暴露在外,使得登山绳在携带过程中容易受到雨水侵蚀或其他物体刮蹭的影响导致整体强度减弱,影响使用时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户外探险用登山绳收纳装置,具备对登山绳进行收纳保护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登山绳在通过尾段打结进行收纳后,整体保护性低,并且容易在携带过程中受到雨水侵蚀或其他物体刮蹭的影响导致整体强度减弱的问题。
[0005]本技术的户外探险用登山绳收纳装置,包括筒装包和翻盖,所述筒装包与翻盖之间安装有链牙与锁紧件,所述筒装包的外侧设置有环形凸起和带罩,且环形凸起和带罩的内侧分别设置有弹力绳和腰带,所述腰带的外侧设置有魔术贴。
[0006]解决了现有的登山绳在通过尾段打结进行收纳后,整体保护性低,并且容易在携带过程中受到雨水侵蚀或其他物体刮蹭的影响导致整体强度减弱的问题。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翻盖俯视呈L型,并一体成型于筒装包左右两侧背面的中央,所述链牙分别安装在翻盖靠近筒装包中心一侧的边缘处与筒装包的左右两侧,相邻两个链牙之间通过锁紧件进行铰接,所述筒装包和翻盖均为防水布料。
[0008]使筒装包两侧开口处的链牙能通过锁紧件的拉动与翻盖外侧的链牙完成铰接或分离,从而达到筒装包随意开合的目的,操作简单,并能将登山绳包裹在筒装包内进行保护。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环形凸起一体成型于筒装包表面的中央,并以筒装包的中心为原点呈上下对称分布,所述环形凸起的相互贴近的一侧开设有向筒装包顶部延伸的腔道。
[0010]弹力带在使用之后能通过自身的回弹力移动环形凸起内部的腔道内,避免弹力带暴露在的部分过多造成老化或损坏。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力绳固定连接在腔道内壁的顶部,所述弹力绳的底部延伸至环形凸起的外侧,且弹力绳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直径大于腔道的吊坠。
[0012]弹力神暴露在外的两端能带动筒装包的表面进行收拉,并相互打结,将登山绳锁
紧在筒装包内部,避免登山绳松散导致自我缠绕。
[001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带罩固定连接在筒装包顶部的中央,所述腰带活动插接在带罩的内侧,且腰带的两端分别从带罩的两侧延伸出来。
[0014]腰带在长期使用之后能直接从带罩内抽取进行清洗,从而保证腰带的美观性。
[001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魔术贴包括魔术公贴和魔术母贴,所述魔术公贴和魔术母贴分别固定连接在腰带内壁右侧的顶部和左侧的顶部。
[0016]使腰带缠绕在用户腰部之后,能通过魔术公贴和魔术母贴将两端进行粘贴固定,方便了筒装包以及登山绳的外出携带。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8]本技术通过筒装包、翻盖、链牙和锁紧件,使登山绳收纳在筒装包内部之后,两侧的翻盖能通过锁紧件的拉动配合链牙将登山绳密封在筒装包内进行保护,避免登山绳在携带过程中受到其他物体刮蹭或液体浸泡造成质量下将,通过环形凸起和弹力绳,使弹力绳在筒装包的外侧能通过收拉打结固定对筒装包的外侧进行锁紧,避免登山绳在筒装包的内部松散导致打结缠绕,通过带罩、腰带、魔术公贴和魔术母贴,使腰带能通过魔术公贴和魔术母贴进行自我粘贴固定,并携带筒装包缠绕在用户的裤子的袢带处,方便了筒装包以及登山绳的外出携带,解决了现有的登山绳在通过尾段打结进行收纳后,整体保护性低,并且容易在携带过程中受到雨水侵蚀或其他物体刮蹭的影响导致整体强度减弱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9]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0]图1为本技术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筒装包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仰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整体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筒装包;2、翻盖;3、链牙;4、锁紧件;5、环形凸起;6、弹力绳;7、带罩;8、腰带;801、魔术公贴;802、魔术母贴。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将以图示揭露本技术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物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物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技术。也就是说,在本技术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物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示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示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0026]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7]请参阅图1

4,本技术的户外探险用登山绳收纳装置,包括筒装包1和翻盖2,筒装包1与翻盖2之间安装有链牙3与锁紧件4,筒装包1的外侧设置有环形凸起5和带罩7,且环形凸起5和带罩7的内侧分别设置有弹力绳6和腰带8,腰带8的外侧设置有魔术贴,解决了
现有的登山绳在通过尾段打结进行收纳后,整体保护性低,并且容易在携带过程中受到雨水侵蚀或其他物体刮蹭的影响导致整体强度减弱的问题。
[0028]请参阅图1,翻盖2俯视呈L型,并一体成型于筒装包1左右两侧背面的中央,链牙3分别安装在翻盖2靠近筒装包1中心一侧的边缘处与筒装包1的左右两侧,相邻两个链牙3之间通过锁紧件4进行铰接,筒装包1和翻盖2均为防水布料,使筒装包1两侧开口处的链牙3能通过锁紧件4的拉动与翻盖2外侧的链牙3完成铰接或分离,从而达到筒装包1随意开合的目的,操作简单,并能将登山绳包裹在筒装包1内进行保护。
[0029]请参阅图1,环形凸起5一体成型于筒装包1表面的中央,并以筒装包1的中心为原点呈上下对称分布,环形凸起5的相互贴近的一侧开设有向筒装包1顶部延伸的腔道,弹力带在使用之后能通过自身的回弹力移动环形凸起5内部的腔道内,避免弹力带暴露在的部分过多造成老化或损坏,弹力绳6固定连接在腔道内壁的顶部,弹力绳6的底部延伸至环形凸起5的外侧,且弹力绳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直径大于腔道的吊坠,弹力神暴露在外的两端能带动筒装包1的表面进行收拉,并相互打结,将登山绳锁紧在筒装包1内部,避免登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户外探险用登山绳收纳装置,包括筒装包(1)和翻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筒装包(1)与翻盖(2)之间安装有链牙(3)与锁紧件(4),所述筒装包(1)的外侧设置有环形凸起(5)和带罩(7),且环形凸起(5)和带罩(7)的内侧分别设置有弹力绳(6)和腰带(8),所述腰带(8)的外侧设置有魔术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户外探险用登山绳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盖(2)俯视呈L型,并一体成型于筒装包(1)左右两侧背面的中央,所述链牙(3)分别安装在翻盖(2)靠近筒装包(1)中心一侧的边缘处与筒装包(1)的左右两侧,相邻两个链牙(3)之间通过锁紧件(4)进行铰接,所述筒装包(1)和翻盖(2)均为防水布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户外探险用登山绳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凸起(5)一体成型于筒装包(1)表面的中央,并以筒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森
申请(专利权)人:新沂市泰瑞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