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无火细菌接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3742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8 14: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无火细菌接种器,包括充电底座和接种笔;接种笔沿竖直方向依次包括手柄、连接杆和接种环;手柄内部设有控制器;连接杆包括外壳和位于外壳内部的加热芯,加热芯的末端设有导热筒式夹头;接种环的杆部的一端设于导热筒式夹头内;加热芯与控制器电连接;手柄的外表面上设有电源键;控制器用于,当按下电源键时,控制加热芯自动加热第一时间后关闭,加热的热量通过导热筒式夹头传递给接种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接种器,无需明火即可对接种环进行加热,安全性能高;通过控制器自动控制接种环加热和冷却,重复性强,方便操作;接种笔的笔式设计,配合可分离的充电底座,减轻了接种笔的重量,方便携带和使用。方便携带和使用。方便携带和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无火细菌接种器


[0001]本技术属于实验器材
,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无火细菌接种器。

技术介绍

[0002]接种环是一种常用的实验室实验工具,在使用前需要经过对其进行灼烧消毒,待其冷却完全后才能进行正常使用。
[0003]目前,实验室普遍采用的细菌接种环,由一个直径2~4mm的环和杆状手柄组成。该类接种环虽然结构简单,但是使用时需要额外准备酒精灯以备灼烧,灼烧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而且灼烧位置、灼烧时间和冷却时间也由人为进行控制,容易导致批次间出现差异,影响实验结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便携式无火细菌接种器。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以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一种便携式无火细菌接种器,包括充电底座和接种笔;
[0007]所述接种笔沿竖直方向依次包括手柄、连接杆和接种环;
[0008]所述手柄用于手持,其内部设有蓄电池和控制器,末端设有第一充电触点;
[0009]所述连接杆包括外壳和位于所述外壳内部的加热芯,所述加热芯与所述蓄电池通过导电线路连接;所述加热芯的末端设有导热筒式夹头;所述接种环包括杆部和环部,所述接种环的杆部的一端设于所述导热筒式夹头内;
[0010]所述加热芯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手柄的外表面上设有电源键;所述控制器用于,当按下所述电源键时,控制所述加热芯自动加热第一时间后关闭,加热的热量通过所述导热筒式夹头传递给所述接种环;
[0011]所述充电底座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充电触点相匹配的第二充电触点,在所述第一充电触点与所述第二充电触点连接时,所述接种笔能够立式固定于所述充电底座上。
[0012]优选的,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包括底座和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设有可容纳所述连接杆的凹槽。
[0013]优选的,所述外壳与所述手柄通过螺纹连接。
[0014]优选的,所述第一充电触点和所述第二充电触点为磁吸式充电触点。
[0015]优选的,所述接种环为合金铂丝。
[0016]优选的,所述外壳的长度小于所述加热芯,所述导热筒式夹头的一端穿过所述外壳未包裹的所述加热芯端部,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
[0017]本技术提供的接种器,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0018]1、无需明火即可对接种环进行加热,安全性能高;
[0019]2、通过设置加热芯和导热筒式夹头,对接种环进行间接加热,减少了对接种环的
损坏,可延长接种环的使用寿命;
[0020]3、导热筒式夹头的设置,在针对不同应用场景的实验时,或当旧的接种环达到使用寿命时,可方便对接种环进行更换;
[0021]4、通过控制器自动控制接种环加热和冷却,重复性强,方便操作;
[0022]5、接种笔的笔式设计,配合可分离的充电底座,减轻了接种笔的重量,方便携带和使用。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接种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充电底座结构示意图;
[0025]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支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携式无火细菌接种器,如图1~2所示,包括充电底座和接种笔;接种笔沿竖直方向依次包括手柄1、连接杆和接种环2;手柄1用于手持,其内部设有蓄电池和控制器,末端设有第一充电触点3;连接杆包括外壳4和位于外壳内部的加热芯5,外壳可对加热芯形成一定的保护;加热芯5与蓄电池通过导电线路连接,由蓄电池供给加热芯工作电源;加热芯的末端设有导热筒式夹头6;接种环7包括杆部和环部,接种环的杆部的一端设于导热筒式夹头6内,通过设置导热筒式夹头,可方便对接种环进行更换;该导热筒式夹头6可为夹爪式、卡簧式等方便卡紧和更换的结构。
[0027]加热芯5与控制器电连接;手柄的外表面上设有电源键7;当按下电源键时,控制器可控制加热芯自动加热第一时间如3~5S,加热芯加热的热量通过导热筒式夹头传递给接种环,使接种环温度升高达到杀菌温度(可见烧红),对接种环进行充分的杀菌消毒,然后在加热时间达到后自动关闭加热芯,使接种环自然冷却,待冷却完成后(红色退却)正常使用。
[0028]充电底座上设有与第一充电触点3相匹配的第二充电触点8,在第一充电触点3与第二充电触点8连接时,接种笔能够立式固定于充电底座上。因此,充电底座既作为充电使用,同时可作为固定收纳使用,当接种笔使用完成后,可固定于充电底座上,并进行自动充电,以方便下次使用。
[0029]因此,本技术提供的接种器,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0030]1、无需明火即可对接种环进行加热,安全性能高;
[0031]2、通过设置加热芯和导热筒式夹头,对接种环进行间接加热,减少了对接种环的损坏,可延长接种环的使用寿命;
[0032]3、导热筒式夹头的设置,在针对不同应用场景的实验时,或当旧的接种环达到使用寿命时,可方便对接种环进行更换;
[0033]4、通过控制器自动控制接种环加热和冷却,重复性强,方便操作;
[0034]5、接种笔的笔式设计,配合可分离的充电底座,减轻了接种笔的重量,方便携带和使用。
[0035]优选的,如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的接种器还包括支架9,支架包括底座91和支撑杆92,支撑杆上设有可容纳连接杆的凹槽93,通过设置支架可临时支撑接种笔,使接种环
架起,减少污染。
[0036]优选的,外壳与手柄通过螺纹连接,方便组装和拆卸。
[0037]优选的,第一充电触点和第二充电触点为磁吸式充电触点,方便进行固定充电。
[0038]优选的,接种环为合金铂丝。
[0039]优选的,外壳的长度小于加热芯,导热筒式夹头6的一端穿过外壳未包裹的加热芯端部,与外壳固定连接,该固定连接可采用螺纹连接、卡接等多种方式。
[0040]尽管已描述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技术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技术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技术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技术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无火细菌接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底座和接种笔;所述接种笔沿竖直方向依次包括手柄、连接杆和接种环;所述手柄用于手持,其内部设有蓄电池和控制器,末端设有第一充电触点;所述连接杆包括外壳和位于所述外壳内部的加热芯,所述加热芯与所述蓄电池通过导电线路连接;所述加热芯的末端设有导热筒式夹头;所述接种环包括杆部和环部,所述接种环的杆部的一端设于所述导热筒式夹头内;所述加热芯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手柄的外表面上设有电源键;所述控制器用于,当按下所述电源键时,控制所述加热芯自动加热第一时间后关闭,加热的热量通过所述导热筒式夹头传递给所述接种环;所述充电底座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充电触点相匹配的第二充电触点,在所述第一充电触点与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万富崔鹏龙杨颖慧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