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纤USB3.1数据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3739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8 14: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光纤USB3.1数据线,包括有若干导线和一同包覆于若干导线外部的外被;若干导线分别为USB3.1高速信号传输线、USB2.0信号传输线、VBUS线、GND线、SBU1线、SBU2线、CC1线、CC2线;其中,USB3.1高速信号传输线包括有四根多模光纤和一同包裹于该四根多模光纤的外部的光纤绝缘层;USB2.0信号传输线包括有两根相互绞合的差分信号线;USB3.1高速信号传输线与VBUS线两者上下相邻设置,CC2线、GND线、SBU2线分别布置于USB3.1高速信号传输线与VBUS线的左侧区域,SBU1线、USB2.0信号传输线、CC1线分别布置于USB3.1高速信号传输线与VBUS线的右侧区域;若干导线合绞成束后,其外部缠绕有第一镀锡铜线以形成屏蔽层,屏蔽层覆设于束状的导线外部,外被包裹于屏蔽层的外部,且外被为TPE外被。且外被为TPE外被。且外被为TPE外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纤USB3.1数据线


[0001]本技术涉及USB3.1数据线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光纤USB3.1数据线。

技术介绍

[0002]传统技术中的USB3 .1线材传输高频信号的传输媒介主要是铜材或合金导体,绝缘材质多为PE材质,其中USB3 .1高速信号线传输音视频信号或传输数据需4对对绞线,先绞铜,再押芯线,加地线对绞,包覆铝箔和麦拉带,再将所有信号线和电子线绞合在一起,再加铝箔编织层屏蔽,押外被护套,其加工制程较多,流程繁琐,导致高频稳定性不好控制,不良率较高,同时受周边电磁干扰影响较大,这样制得的线材外径较大,普遍在4.0毫米以上,而且重量重,手感较硬,即使填充防弹丝,其线材的整体抗折损能力表现仍不太理想。还有,由于线材外径太大,与便携设备的TYPE C接头不协调,而且在设计模具时,由于线材太大、接头太小,导致在衔接位置处不好处理。
[0003]后来,USB3 .1线材上出现了光纤传输设计,光纤传输即以光导纤维为介质进行的数据、信号传输。光导纤维不仅可用来传输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而且可以满足视频传输的需求。现有技术中光纤传输式USB3 .1线材,其在光纤传输线的外围设置有钢芯铝绞线形成金属丝,再将除光纤传输线之外的其它芯线围绕布置于光纤传输线的外周,再在外部包裹一圈金属编织层,再于金属编织层的外表面包裹防水层。相较传统的传输高频信号的传输媒介主要是铜材或合金导体的USB3 .1线材而言,该种采用光纤传输线的新型USB3 .1线材,着实有了较大进步,但是,其光纤传输线位于整根线材的中心位置,依赖外部包裹钢芯铝绞线来提高强度,同时,除光纤传输线之外的其它芯线围绕布置于光纤传输线的外周的结构排布方式,导致除外被(也指其防水层)之外,半成品的外径仍较大,因此,为了保证整体线材的外径足够小,导致防水层的厚度只能做得很薄,事实上,薄层的防水层内部就是金属编织层,再加上光纤传输线外部的钢芯铝绞线,形成多层同心设计(或理解为大约同心设计)的金属层,这样,导致线材的整体柔软度受局限,在小尺寸要求下,若柔软度难保证,势必对线材的耐折损能力也会造成负面影响。
[0004]因此,需要研究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光纤USB3.1数据线,其通过对USB3.1高速信号传输线、USB2.0信号传输线、VBUS线、GND线、SBU1线、SBU2线、CC1线、CC2线的结构排布,大幅减少了USB3.1高速信号传输线的尺寸, USB3.1高速信号传输线以及TPE外被使得线材整体较软,线材的重量更轻、手感柔软,耐折损,对于一些内置应用场合(例如电脑内置线材),其对线材尺寸/重量有更高要求,本技术之光纤USB3.1数据线能够更好地满足这些要求。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光纤USB3.1数据线,包括有若干导线和一同包覆于若干导线外部的外被;所
述若干导线分别为USB3.1高速信号传输线、USB2.0信号传输线、VBUS线、GND线、SBU1线、SBU2线、CC1线、CC2线;
[0008]其中,所述USB3.1高速信号传输线包括有四根多模光纤和一同包裹于该四根多模光纤的外部的光纤绝缘层;所述USB2.0信号传输线包括有两根相互绞合的差分信号线; 所述USB3.1高速信号传输线与VBUS线两者上下相邻设置,所述CC2线、GND线、SBU2线分别布置于USB3.1高速信号传输线与VBUS线的左侧区域,所述SBU1线、USB2.0信号传输线、CC1线分别布置于USB3.1高速信号传输线与VBUS线的右侧区域;
[0009]所述若干导线合绞成束后,其外部缠绕有第一镀锡铜线以形成屏蔽层,所述屏蔽层覆设于束状的导线外部,所述外被包裹于屏蔽层的外部,且外被为TPE外被。
[0010]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VBUS线包括有若干第二镀锡铜线,所述若干第二镀锡铜线绞合成束后挤出成型包覆有第一FEP铁氟龙绝缘层;所述VBUS线的外径为0.7

0.8毫米,所述USB3.1高速信号传输线的外径为0.8

1.0毫米。
[0011]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USB2.0信号传输线的两根差分信号线均具有若干第三镀锡铜线,所述若干第三镀锡铜线绞合成束后挤出成型包覆有第二FEP铁氟龙绝缘层;单根差分信号线的外径为0.3

0.35毫米,两根差分信号线对绞后的总外径为0.8

1.0毫米,所述SBU1线、CC1线分分别布置于USB2.0信号传输线的上、下侧。
[0012]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屏蔽层由若干并排相邻布置的第一镀锡铜线沿导线长度方向螺旋缠绕而成,所述屏蔽层对束状的导线外部的覆盖率大于或等于75%。
[0013]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SBU1线、SBU2线、CC1线、CC2线均具有若干第四镀锡铜线,所述若干第四镀锡铜线绞合成束后挤出成型包覆有第三FEP铁氟龙绝缘层。
[0014]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束状的导线填充有若干加强纤维,若干导线与加强纤维一起总合绞,其绞距40

50毫米,且绞向为S向。
[0015]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GND线由若干第五镀锡铜线绞合成束。
[0016]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TPE外被的皮厚为0.35

0.55毫米,且TPE外被采用75A

85A的TPE。
[0017]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主要是通过对USB3.1高速信号传输线、USB2.0信号传输线、VBUS线、GND线、SBU1线、SBU2线、CC1线、CC2线的结构排布,将CC2线、GND线、SBU2线分别布置于USB3.1高速信号传输线与VBUS线的左侧区域,将SBU1线、USB2.0信号传输线、CC1线分别布置于USB3.1高速信号传输线与VBUS线的右侧区域,以及,将USB3.1高速信号传输线包括有四根多模光纤和一同包裹于该四根多模光纤的外部的光纤绝缘层, 且采用TPE外被,如此,大幅减少了USB3.1高速信号传输线的尺寸,传统外径4.0毫米的线材可以缩小到外径3.0毫米,USB3.1高速信号传输线以及TPE外被使得线材整体较软,线材的重量更轻、手感柔软,耐折损,对于一些内置应用场合(例如电脑内置线材),其对线材尺寸/重量有更高要求,本技术之光纤USB3.1数据线能够更好地满足这些要求。
[0018]同时,由于USB3.1高速信号传输线的尺寸更小,有足够尺寸空间用于填充更多的加强纤维,加强纤维所起到的抗拉断力度更大,而且,由于USB3.1高速信号传输线、USB2.0信号传输线、VBUS线、GND线、SBU1线、SBU2线、CC1线、CC2线的排布位置,使得缠绕第一镀锡铜线形成屏蔽层后的半成品线的外径仍较小,这样,对于同样线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纤USB3.1数据线,包括有若干导线和一同包覆于若干导线外部的外被,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导线分别为USB3.1高速信号传输线、USB2.0信号传输线、VBUS线、GND线、SBU1线、SBU2线、CC1线、CC2线;其中,所述USB3.1高速信号传输线包括有四根多模光纤和一同包裹于该四根多模光纤的外部的光纤绝缘层;所述USB2.0信号传输线包括有两根相互绞合的差分信号线; 所述USB3.1高速信号传输线与VBUS线两者上下相邻设置,所述CC2线、GND线、SBU2线分别布置于USB3.1高速信号传输线与VBUS线的左侧区域,所述SBU1线、USB2.0信号传输线、CC1线分别布置于USB3.1高速信号传输线与VBUS线的右侧区域;所述若干导线合绞成束后,其外部缠绕有第一镀锡铜线以形成屏蔽层,所述屏蔽层覆设于束状的导线外部,所述外被包裹于屏蔽层的外部,且外被为TPE外被。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纤USB3.1数据线,其特征在于:所述VBUS线包括有若干第二镀锡铜线,所述若干第二镀锡铜线绞合成束后挤出成型包覆有第一FEP铁氟龙绝缘层;所述VBUS线的外径为0.7

0.8毫米,所述USB3.1高速信号传输线的外径为0.8

1.0毫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纤USB3.1数据线,其特征在于:所述USB2.0信号传输线的两根差分信号线均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庆凯涂自龙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朝阳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