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北斗短报文的林业有害生物监测数据传输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134843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8 14: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北斗短报文的林业有害生物监测数据传输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区域内的传感器数据和图像数据;北斗短报文通讯终端,接收来自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的传感器数据和图像数据;供电模块,所述供电模块分别与所述北斗短报文通讯终端和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电连接;客户端,接收来自所述北斗短报文通讯终端传输的传感器数据和图像数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弥补了林区传统网络覆盖范围小、不稳定的缺陷,确保林区有害生物监测设备运行过程中数据传输的实时性、稳定性。稳定性。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北斗短报文的林业有害生物监测数据传输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监测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北斗短报文通讯技术的林业有害生物监测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传统的有害生物防治方法包含简易诱捕器诱捕、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简易诱捕器诱捕存在效率低、人工依赖性强等问题,化学农药进行有害生物防治效果虽然好,但是药物的喷洒对环境存在污染、被畜类误食存在危险,而且药物也有时效性,并且长期单一依赖药剂防治来解决有害生物问题是有缺陷的,当害虫对其产生抗药性后,由于新型农药产品研发速度缓慢,短期内没有有效的农药产品替代,一旦有害生物爆发性的发生,现有的农药不能满足防治需求,势必会给生态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需要及时有效的监测有害生物危害情况,从而采用不同的应对措施,目前有害生物监测工作主要依赖人工巡查及智能化监测设备两种方法。相较人工巡查,智能化监测设备可以自动完成虫情信息采集,实现有害生物的实时监测及预警,通过现场采集上报的照片数据,可以有效判断有害生物种类和数量情况,提高了有害生物监测预报数据的真实性、时效性、准确性。
[0003]现有的智能化有害生物监测终端通常通过以太网、4G/5G网络进行数据传输,两种网络在安装和覆盖上存在诸多问题。以太网设备由于网络电缆无法覆盖到所有的实际安装环境中,在林区布设网络电缆费用较高,并且一些地区还存在施工难度大无法布设的问题;4G/5G网络在人烟稀少的平原、山区、牧区、深山中信号覆盖能力较差,无法保障数据进行稳定的通讯传输。
[0004]因此通过应用北斗通讯技术的数据传输终端,集成北斗三号区域短报文通信模块。能够有效解决4G/5G通信网络信号弱、无覆盖地区设备无法正常安装的困扰,对于林区有害生物监测设备的使用具有很大的必要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北斗短报文通讯技术的林业有害生物监测系统,利用北斗卫星通信网络覆盖范围广、全天候、全地形的能力,弥补了林区传统网络覆盖范围小、不稳定的缺陷,确保林区有害生物监测设备运行过程中数据传输的实时性、稳定性。
[0006]本技术的系统,包括:
[0007]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区域内的传感器数据和图像数据;
[0008]北斗短报文通讯终端,接收来自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的传感器数据和图像数据;
[0009]供电模块,所述供电模块与所述北斗短报文通讯终端电连接;
[0010]客户端,接收来自所述北斗短报文通讯终端传输的传感器数据和图像数据。
[0011]优选地,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包括温湿度传感器和摄像头,所述温湿度传感器和所述摄像头分别与所述北斗短报文通讯终端电连接。
[0012]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太阳能充电装置为太阳能板。
[0013]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储电电池为锂电池。
[0014]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供电模块还包括太阳能控制器,所述太阳能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储电电池和所述太阳能充电装置及北斗短报文通讯终端电连接。
[0015]进一步优选地,还包括网络服务器,所述网络服务器分别与所述北斗短报文通讯终端、所述客户端通信连接,用于接收并存储传感器数据和图像数据。
[0016]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7]在传统网络结构下,物联网设备在林区安装后,无法完成设备采集数据与服务器之间的正常通讯传输,本技术突破有害生物监测设备在林区应用中的网络限制,利用北斗卫星通信网络覆盖范围广、全天候、全地形的能力,弥补了林区传统网络覆盖范围小、不稳定的缺陷,确保林区有害生物监测设备运行过程中数据传输的实时性、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北斗短报文的林业有害生物监测系统的模块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本实施例的基于北斗短报文的林业有害生物监测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
[0021]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区域内的传感器数据和图像数据;
[0022]北斗短报文通讯终端,接收来自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的传感器数据和图像数据;
[0023]供电模块,所述供电模块分别与所述北斗短报文通讯终端和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电连接。
[0024]客户端,接收来自所述北斗短报文通讯终端传输的传感器数据和图像数据。
[0025]优选地,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包括温湿度传感器和摄像头,所述温湿度传感器和所述摄像头分别与所述供电模块电连接。
[0026]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太阳能充电装置为太阳能板。
[0027]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储电电池为锂电池。
[0028]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供电模块还包括太阳能控制器,所述太阳能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储电电池和所述太阳能充电装置电连接。
[0029]进一步优选地,还包括网络服务器,所述网络服务器分别与所述北斗短报文通讯终端、所述客户端通信连接,用于中继传感器数据和图像数据。设备参数。
[0030]本技术中的太阳能电池板为单晶硅面板;参数如下,功率规格:40W;额定电压:18V;标称功率:40W;峰值电压:21.8V;峰值电流:2.29A;
[0031]太阳能电池板通过太阳能控制器进行控制,参数如下,最大充电电流: 10A;最大负载电流:10A;最大电压:≤50V;蓄电池电压:12V/24V自动识别;空载功耗:6MA~25MA;工作温度:

35℃~+60℃;
[0032]锂电池容量:12Ah;电压:9~12.6V;可持续电流:3A;过流保护值:6A;
[0033]北斗短报文通讯终端具体为北斗三号区域短报文通信模块。
[0034]北斗三号区域短报文通信模块的参数如下,供电:+4.5V~+5.5V DC;静态功率:≦250mA@(+5V)发射电流:≦3.5A;单次报文最大长度:1000字 (14000bit);工作温度范围:

30~+75℃;
[0035]数据采集模块具体包括高清串口摄像机和温湿度传感器。
[0036]高清串口摄像机的参数如下,图像像素:200W;工作电压:DC12V。串口速率:默认14400,最大115200;图像分辨率:2592
×
1944、2560
×
1920、 2048
×
1536、1920
×
1080等;
[0037]温湿度传感器的参数如下,供电电压:DC:3.3

5.5V;测量范围(温度):
ꢀ‑
40~+80℃;测量范围(湿度):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北斗短报文的林业有害生物监测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区域内的传感器数据和图像数据;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包括温湿度传感器和摄像头,所述温湿度传感器和所述摄像头分别与北斗短报文通讯终端电连接;北斗短报文通讯终端,所述北斗短报文通讯终端与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电连接,接收来自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的传感器数据和图像数据;供电模块,所述供电模块与所述北斗短报文通讯终端电连接;客户端,接收来自所述北斗短报文通讯终端传输的传感器数据和图像数据。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基于北斗短报文的林业有害生物监测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模块包括太阳能充电装置和储电电池。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运才郝云峰张真王霞李留远李晖王国兵易伶俐郭华斌方奎钟林生索朗次仁格桑扎西布多卓嘎晋美朗杰马俊
申请(专利权)人:图锐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