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3410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8 14: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水泵,其内部包括转子和转轴,转子套设在转轴上,转轴包括圆柱段和棱柱段,圆柱段和棱柱段同轴设置且设置成一体成型结构,并在水泵靠近棱柱段的一端设有与棱柱段形状相适配的容纳腔,容纳腔设有供棱柱段沿转轴的中心轴线移动的活动空间;在水泵远离棱柱段的一端设有轴支座且其可相对转轴旋转,至少部分圆柱段嵌设在轴支座内并与轴支座螺纹连接,且在水泵靠近轴支座的一端设有供外部工具进入的开口。可以将外部工具通过开口进入到水泵的内部并作用于轴支座上,让轴支座通过螺纹连接带动转轴移动,以致实现转轴与转子发生相对分离。简单可靠,且不会存在降低水泵的密封性等问题,进而避免了拆装不好可能造成后期漏水等风险。期漏水等风险。期漏水等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泵


[0001]本技术涉及泵阀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泵。

技术介绍

[0002]直流无刷水泵相较于交流水泵体积更小、寿命更长,噪音更低,内置有智能芯片,可调节转速及信号反馈,已经成为零冷水燃气热水器的标配。由于各地水质差异,以及用户各家管路情况的不同,虽然燃气热水器进水口有过滤装置,仍有一些细小泥沙或其他杂质进入泵体内,附着于水泵的转轴和转子之间的缝隙间,如果水泵长期不运行,这些杂质长期泡在水中可能产生黏性,黏结转轴和转子,当水泵启动时,若转子的扭矩无法挣脱黏结力,会导致转子无法相对转轴旋转,使得水泵卡死,无法启动,此时需要对转子和转轴之间的黏连关系进行维修和维护。
[0003]现有技术中的通常的做法是拆开水泵,在固定转轴的情况下强制转动转子,破除黏力,这样做比较麻烦,费时费力,而且,由于水泵密封性要求较高,拆装不好可能造成后期漏水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水泵卡死时维修不便的缺陷,提供一种水泵。
[0005]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6]一种水泵,其内部包括转子和转轴,所述转子套设在所述转轴上,并以所述转轴为中心相对所述转轴作周向运动,
[0007]所述转轴包括圆柱段和棱柱段,所述圆柱段和所述棱柱段同轴设置且设置成一体成型结构,并在所述水泵靠近所述棱柱段的一端设有与所述棱柱段形状相适配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设有供所述棱柱段沿所述转轴的中心轴线移动的活动空间;
[0008]在所述水泵远离所述棱柱段的一端设有轴支座且所述轴支座可相对所述转轴旋转,至少部分所述圆柱段嵌设在所述轴支座内并与所述轴支座螺纹连接,且在所述水泵靠近所述轴支座的一端设有供外部工具进入的开口。
[0009]在本方案中,采用这种结构形式,在转轴的一端设有供棱柱段移动容纳腔,且在转轴的另一端设有与圆柱段螺纹连接的轴支座,并在水泵靠近轴支座的一端设有开口,当遇到转轴与转子存在卡死等状况时,工作人员可以将外部工具通过开口进入到水泵的内部并作用于轴支座上,使得旋转轴支座,让轴支座通过螺纹连接带动转轴沿转轴的轴线方向移动,进而棱柱段便可在容纳腔中的活动空间移动,以致实现转轴与转子发生相对分离,使得水泵的再一次启动运转。相对以往的技术,拆开水泵的泵头,转动转子,破坏粘结力,本申请的做法相对简单,成本较低,便于操作,且不会存在降低水泵的密封性等问题,进而避免了拆装不好可能造成后期漏水等风险。
[0010]较佳地,在所述轴支座上设有供外部工具从所述开口深入并与所述轴支座定位的
定位结构。
[0011]在本方案中,采用这种结构形式,在轴支座上设置有定位结构,便于外部工具定位于轴支座上,带动轴支座相对转轴旋转,增强外部工具和定位结构连接的紧固性,便于通过定位结构带动转轴旋转,提高维修效率。
[0012]较佳地,所述定位结构为棱角结构。
[0013]在本方案中,采用这种结构形式,将定位结构设置成棱角结构,更加便于外部工具作用在定位结构上,且加强了外部工具和定位结构连接的紧固性,便于通过定位结构带动转轴旋转,提高维修效率。
[0014]较佳地,所述棱柱段的直径小于等于所述圆柱段的直径。
[0015]在本方案中,采用这种结构形式,便于棱柱段在容纳腔的活动空间内沿转轴的轴线方向移动,增强移动方向的针对性和准确性。
[0016]较佳地,所述开口与所述转轴同轴设置。
[0017]在本方案中,采用这种结构形式,在水泵发生卡死、不能启动的状况时,可以将外部工具通过开口作用于定位结构进而带动转轴,所以若将开口和转轴设置在同一中心轴线上时,更加便于工作人员对水泵进行维修,提高水泵的维修效率。
[0018]较佳地,所述水泵还包括:
[0019]泵壳,所述泵壳罩设在所述转轴和所述转子的外部;
[0020]泵头,所述泵头位于所述水泵靠近所述棱柱段的外部,且与所述水泵的泵壳活动连接。
[0021]在本方案中,采用这种结构形式,采用泵壳套设在转轴和转子的外部,保证了水泵内部的各部件的正常运转,不受干扰,且便于工作人员拆装和维修水泵。
[0022]较佳地,所述水泵还包括轴支架,所述轴支架设置在所述水泵靠近所述棱柱段的一端,以支撑所述转轴转动。
[0023]在本方案中,采用这种结构形式,便于转子相对转轴发生周向运转时以及转轴相对转子发生相对移动时,保证转轴运转和移动的稳定性。
[0024]较佳地,所述轴支架包括至少三条支腿和一个支撑部,
[0025]至少三条所述支腿的一端均连接在所述支撑部的一端上,至少三条所述支腿的另一端呈张开状抵接在所述水泵的泵头处,所述支撑部的另一端抵接在所述棱柱段。
[0026]在本方案中,采用这种结构形式,增强了转轴相对转子相对移动时的平稳性,以及避免了转子相对转轴周向运转时转轴发生转动等问题,保证了水泵的正常运作。
[0027]较佳地,在所述支撑部上设有与所述棱柱段形状相适配的容纳腔。
[0028]在本方案中,采用这种结构形式,可以使得水泵内部的结构紧凑,且增强了棱柱段在水泵内即支撑部内部的定位性。
[0029]较佳地,所述水泵还包括垫片,所述垫片设置在所述转子的一端和所述轴支座之间;
[0030]和/或,所述垫片设置在所述转子的另一端和轴支架之间。
[0031]在本方案中,采用这种结构形式,设置垫片将轴支座和转子以及转轴和轴支架分割开来,保证了转子的周向运转不干涉到轴支架以及容纳腔,避免了转子运转的过程中泥沙等杂质进入到容纳腔和轴支架内。
[0032]本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该水泵在转轴的一端设有供棱柱段移动容纳腔,且在转轴的另一端设有与圆柱段螺纹连接的轴支座,并在水泵靠近轴支座的一端设有开口,当遇到转轴与转子存在卡死等状况时,工作人员可以将外部工具通过开口进入到水泵的内部并作用于轴支座上,使得旋转轴支座,让轴支座通过螺纹连接带动转轴沿转轴的轴线方向移动,进而棱柱段便可在容纳腔中的活动空间移动,以致实现转轴与转子发生相对分离,使得水泵的再一次启动运转。相对以往的技术,拆开水泵的泵头,转动转子,破坏粘结力,本申请的做法相对简单,成本较低,便于操作,且不会存在降低水泵的密封性等问题,进而避免了拆装不好可能造成后期漏水等风险。
附图说明
[0033]图1为本技术水泵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4]图2为本技术水泵的正视图。
[0035]图3为图2中A

A剖视图。
[0036]图4为本技术水泵含轴支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37]图5位本技术转轴的结构示意图。
[0038]附图标记说明:
[0039]水泵100
[0040]转子11
[0041]转轴12
[0042]圆柱段121
[0043]棱柱段122
[0044]容纳腔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泵,其内部包括转子和转轴,所述转子套设在所述转轴上,并以所述转轴为中心相对所述转轴作周向运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包括圆柱段和棱柱段,所述圆柱段和所述棱柱段同轴设置且设置成一体成型结构,并在所述水泵靠近所述棱柱段的一端设有与所述棱柱段形状相适配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设有供所述棱柱段沿所述转轴的中心轴线移动的活动空间;在所述水泵远离所述棱柱段的一端设有轴支座且所述轴支座可相对所述转轴旋转,至少部分所述圆柱段嵌设在所述轴支座内并与所述轴支座螺纹连接,且在所述水泵靠近所述轴支座的一端设有供外部工具进入的开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泵,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轴支座上设有供外部工具从所述开口深入并与所述轴支座定位的定位结构。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结构为棱角结构。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棱柱段的直径小于等于所述圆柱段的直径。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原世超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