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玉米病虫害防治用灭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13256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8 14: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玉米病虫害防治用灭虫装置,涉及灭虫装置技术领域,包括连接件,连接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遮雨件,遮雨件的上表面设置有旋钮,旋钮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诱饵皿,诱饵皿的外表面贯穿于遮雨件的上表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害虫飞行时与遮雨件和诱饵皿发生碰撞,落在引导件的内部,害虫沿着引导件倾斜的内壁表面滑入导管的内部,进入集虫盒,集虫盒的内部装有少量的水,害虫进入集虫盒后打湿翅膀,需要清理集虫盒时,通过推杆带动推板刮下爬附在集虫盒内壁的害虫,使害虫与水充分接触,然后旋转集虫盒,将集虫盒与连接件分离,避免翅膀干燥的害虫在分离集虫盒时逃离,提高使用体验。用体验。用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玉米病虫害防治用灭虫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灭虫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玉米病虫害防治用灭虫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农业是指国民经济中一个重要产业。农业是指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副业五种产业形式,狭义农业是指种植业,包括生产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和绿肥等农作物的生产活动,农业分布范围十分辽阔,地球表面除两极和沙漠外,几乎都可用于农业生产,害虫是对人类有害的昆虫的通称,一种昆虫的有益还是有害是相当复杂的,常常因时间、地点、数量的不同而不同。我们易把任何同我们竞争的昆虫视为害虫,而实际上只有当它们的数量达到一定量的时候才对人类造成危害,如果植食性昆虫的数量小、密度低,当时或一段时间内对农作物的影响没有或不大,那么它们不应被当作害虫而采取防治措施,在种植业中常常使用诱虫器为种植作物驱虫,诱虫器是利用天然或人工合成的性外激素诱集同种异性昆虫的装置,也称作灭虫装置。
[0003]但是现有技术中灭虫装置使用一段时间后,打开集虫盒,部分翅膀干燥的害虫极易逃离,使用体验差,而且现有技术中,灭虫装置使用过程中外部风力较大时,诱饵皿晃动,极易导致诱饵剂洒出,无法应对恶劣天气。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灭虫装置使用一段时间后,打开集虫盒,部分翅膀干燥的害虫极易逃离,使用体验差,而且现有技术中,灭虫装置使用过程中外部风力较大时,诱饵皿晃动,极易导致诱饵剂洒出,无法应对恶劣天气的技术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玉米病虫害防治用灭虫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玉米病虫害防治用灭虫装置,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遮雨件,所述遮雨件的上表面设置有旋钮,所述旋钮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诱饵皿,所述诱饵皿的外表面贯穿于遮雨件的上表面,所述诱饵皿的外表面开设有多个窗口,所述连接件靠近上端的外表面等距开设有多个引诱窗,所述连接件的内壁表面固定连接有引导件,所述引导件的下表面连通有导管,所述导管的外表面套设有推板,所述推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的一端贯穿于遮雨件的上表面,所述连接件靠近下端的内壁表面通过螺纹连接有集虫盒。
[0006]优选的,所述诱饵皿的内部嵌设有海绵。
[0007]优选的,所述遮雨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件,两个所述支撑件的外表面通过转轴连接有提手。
[0008]优选的,所述遮雨件呈圆台状。
[0009]优选的,多个所述窗口等距排列,所述海绵位于多个窗口的下方。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0011]1、本技术中,害虫飞行时与遮雨件和诱饵皿发生碰撞,落在引导件的内部,害
虫沿着引导件倾斜的内壁表面滑入导管的内部,进入集虫盒,集虫盒的内部装有少量的水,害虫进入集虫盒后打湿翅膀,需要清理集虫盒时,通过推杆带动推板刮下爬附在集虫盒内壁的害虫,使害虫与水充分接触,然后旋转集虫盒,将集虫盒与连接件分离,避免翅膀干燥的害虫在分离集虫盒时逃离,提高使用体验。
[0012]2、本技术中,诱饵皿内部的海绵将诱饵剂吸入,避免连接件受到外部作用力后倾斜,导致诱饵皿内部的诱饵剂洒出,能够应对恶劣的环境,通过提手拿取或固定连接件,便于安装和运输,遮雨件呈圆台状,将多个引诱窗遮挡,避免雨水进入诱饵皿的内部稀释诱饵剂,多个窗口等距排列,使挥发的诱饵剂充分散部在空气中,提高集虫效果,海绵位于多个窗口的下方,减少诱饵剂与空气的接触面积,降低诱饵剂的挥发效率。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提出一种玉米病虫害防治用灭虫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提出一种玉米病虫害防治用灭虫装置的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提出一种玉米病虫害防治用灭虫装置诱饵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提出一种玉米病虫害防治用灭虫装置引导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例说明:1、连接件;2、遮雨件;3、旋钮;4、支撑件;5、提手;6、推杆;7、集虫盒;8、引诱窗;9、诱饵皿;10、窗口;11、海绵;12、引导件;13、导管;14、推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19]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0]实施例1,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玉米病虫害防治用灭虫装置,包括连接件1,连接件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遮雨件2,遮雨件2的上表面设置有旋钮3,旋钮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诱饵皿9,诱饵皿9的外表面贯穿于遮雨件2的上表面,诱饵皿9的外表面开设有多个窗口10,连接件1靠近上端的外表面等距开设有多个引诱窗8,连接件1的内壁表面固定连接有引导件12,引导件12的下表面连通有导管13,导管13的外表面套设有推板14,推板1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推杆6,推杆6的一端贯穿于遮雨件2的上表面,连接件1靠近下端的内壁表面通过螺纹连接有集虫盒7。
[0021]其达到的效果为,使用时,将诱虫剂加入诱饵皿9的内部,流动的空气带动挥发的诱虫剂分散,害虫受到信息素的吸引后通过多个引诱窗8进入连接件1的内部,害虫飞行时与遮雨件2和诱饵皿9发生碰撞,落在引导件12的内部,害虫沿着引导件12倾斜的内壁表面滑入导管13的内部,进入集虫盒7,集虫盒7的内部装有少量的水,害虫进入集虫盒7后打湿翅膀,需要清理集虫盒7时,通过推杆6带动推板14刮下爬附在集虫盒7内壁的害虫,使害虫
与水充分接触,然后旋转集虫盒7,将集虫盒7与连接件1分离,避免翅膀干燥的害虫在分离集虫盒7时逃离,提高使用体验。
[0022]实施例2,如图1

4所示,诱饵皿9的内部嵌设有海绵11,遮雨件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件4,两个支撑件4的外表面通过转轴连接有提手5,遮雨件2呈圆台状,多个窗口10等距排列,海绵11位于多个窗口10的下方。
[0023]其达到的效果为,诱饵皿9内部的海绵11将诱饵剂吸入,避免连接件1受到外部作用力后倾斜,导致诱饵皿9内部的诱饵剂洒出,能够应对恶劣的环境,通过提手5拿取或固定连接件1,便于安装和运输,遮雨件2呈圆台状,将多个引诱窗8遮挡,避免雨水进入诱饵皿9的内部稀释诱饵剂,多个窗口10等距排列,使挥发的诱饵剂充分散部在空气中,提高集虫效果,海绵11位于多个窗口10的下方,减少诱饵剂与空气的接触面积,降低诱饵剂的挥发效率。
[0024]工作原理:使用时,将诱虫剂加入诱饵皿9的内部,诱饵皿9内部的海绵11将诱饵剂吸入,流动的空气带动挥发的诱虫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玉米病虫害防治用灭虫装置,包括连接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遮雨件(2),所述遮雨件(2)的上表面设置有旋钮(3),所述旋钮(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诱饵皿(9),所述诱饵皿(9)的外表面贯穿于遮雨件(2)的上表面,所述诱饵皿(9)的外表面开设有多个窗口(10),所述连接件(1)靠近上端的外表面等距开设有多个引诱窗(8),所述连接件(1)的内壁表面固定连接有引导件(12),所述引导件(12)的下表面连通有导管(13),所述导管(13)的外表面套设有推板(14),所述推板(1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推杆(6),所述推杆(6)的一端贯穿于遮雨件(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海鸿
申请(专利权)人:霍邱县植物保护植物检疫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