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用菌种植大棚用保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13121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8 14: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食用菌种植大棚用保暖装置,属于农业种植设备领域,一种食用菌种植大棚用保暖装置,包括大棚架体、遮挡门和保暖机构;遮挡门安装在大棚架体的前端,保暖机构安装在大棚架体的外周,且位于遮挡门的上侧,本方案在冬季来临时,通过打开转动板同时电力驱动电动伸缩杆升起,随后手动将保暖毯拉出,并顺着大棚架体的表面顺流而下,最后可通过绳索或其他固定物体利用固定环对防水套展开后的位置进行固定;可以实现通过将保暖机构安装在大棚架体上,并通过外力驱动,致使保暖机构内释放保暖层,从而将大棚架体表面进行覆盖,以此让大棚保暖效果更佳,且不易受到大风天气的影响,同时便于人员操作。同时便于人员操作。同时便于人员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食用菌种植大棚用保暖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农业种植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食用菌种植大棚用保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大棚种植是一种种植技术,该技术是一种科学的种植方式,作用是培育壮苗,在冬季时,为了有效的保持大棚内种植的植物的温度,会对其采取保暖措施,而保暖措施有多种,有些就是在大棚上挂草帘子,盖上草苫子和棉被,从而便于管理。
[0003]但在对于这类较为简易的保暖措施,可能会在面对大风时易发生倒塌或因大风吹起导致寒气进入大棚使其保暖效果不佳的情况出现。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食用菌种植大棚用保暖装置,它可以实现通过将保暖机构安装在大棚架体上,并通过外力驱动,致使保暖机构内释放保暖层,从而将大棚架体表面进行覆盖,以此让大棚保暖效果更佳,且不易受到大风天气的影响,同时便于人员操作。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食用菌种植大棚用保暖装置,包括大棚架体、遮挡门和保暖机构;
[0007]所述遮挡门安装在大棚架体的前端,所述保暖机构安装在大棚架体的外周,且位于遮挡门的上侧;
[0008]可以实现通过将保暖机构安装在大棚架体上,并通过外力驱动,致使保暖机构内释放保暖层,从而将大棚架体表面进行覆盖,以此让大棚保暖效果更佳,且不易受到大风天气的影响,同时便于人员操作。
[0009]进一步的,所述保暖机构包括保暖框、转动板、分隔板和活动机构;
[0010]所述保暖框固定安装在大棚架体的外周,所述转动板数量为两个,且对称分布在保暖框的外端,及位于大棚架体的上侧,所述分隔板固定连接在保暖框内,所述活动机构安装在保暖框内。
[0011]进一步的,还包括底框、通孔和补光杆;所述底框固定连接在保暖框的下端,且位于大棚架体的内顶端,所述通孔数量为多个,且等距分布在底框的外端,所述补光杆安装在通孔内。
[0012]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机构包括底座、电动伸缩杆、活动槽、连接杆和保暖毯;
[0013]所述底座数量为两组,且以分隔板为中心轴对称分布在保暖框内,及位于底框的上侧,所述电动伸缩杆安装在底座的上端,所述活动槽开凿在电动伸缩杆的外端,所述连接杆设置在活动槽内,所述保暖毯安装在连接杆的外端。
[0014]进一步的,所述保暖毯包括防水套、草苫、棉被、卡座和卡块;
[0015]所述防水套固定连接在连接杆的外周,所述草苫设置在防水套内顶端,所述棉被
设置在棉被内底端,所述草苫与卡座相贴合,所述卡座数量为多个,且等距分布在防水套的内顶端,所述卡块数量多个,且等距分布在防水套的内底端,所述卡座与卡块相匹配。
[0016]进一步的,所述防水套远离连接杆外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环。
[0017]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槽呈7型,且连接杆初始状态处于活动槽底部。
[0018]进一步的,所述补光杆由伸缩杆、转轴和补光灯构成,所述伸缩杆安装在通孔内,所述转轴安装在伸缩杆远离通孔的一端,所述补光灯固定连接在转轴的外端,且延伸出通孔。
[0019]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20]一、本方案通过将大棚架体搭建在种植园的上方,然后再将保暖机构安装在大棚架体上,在冬季来临时,通过打开转动板同时电力驱动电动伸缩杆升起,随后手动将保暖毯拉出,并顺着大棚架体的表面顺流而下,最后可通过绳索或其他固定物体利用固定环对防水套展开后的位置进行固定;可以实现通过将保暖机构安装在大棚架体上,并通过外力驱动,致使保暖机构内释放保暖层,从而将大棚架体表面进行覆盖,以此让大棚保暖效果更佳,且不易受到大风天气的影响,同时便于人员操作。
[0021]二、在本技术申请中,通过将草苫和棉被相结合,从而达到更佳的保暖效果,同时利用防水套进行包裹,从而有效的预防雨水将其打湿。
[0022]三、在本技术中,保暖措施中也包括使用补光灯或白炽灯进行补光,而在需要补光时,可将补光杆延伸至预定位置,并通过转动补光杆对补光处进行调节。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技术的大棚架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技术的保暖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本技术的活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本技术的保暖毯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标号说明:
[0028]1大棚架体、2遮挡门、3保暖机构、31保暖框、32转动板、33分隔板、34活动机构、341底座、342电动伸缩杆、343活动槽、344连接杆、345保暖毯、3451防水套、3452草苫、3453棉被、3454卡座、3455卡块、3456横板、3457固定环、35底框、36通孔、37补光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9]实施例1:
[0030]请参阅图1

4,一种食用菌种植大棚用保暖装置,包括大棚架体1、遮挡门2和保暖机构3;
[0031]遮挡门2安装在大棚架体1的前端,保暖机构3安装在大棚架体1的外周,且位于遮挡门2的上侧;
[0032]可以实现通过将保暖机构3安装在大棚架体1上,并通过外力驱动,致使保暖机构3内释放保暖层,从而将大棚架体1表面进行覆盖,以此让大棚保暖效果更佳,且不易受到大风天气的影响,同时便于人员操作。
[0033]请参阅图2,保暖机构3包括保暖框31、转动板32、分隔板33和活动机构34;
[0034]保暖框31固定安装在大棚架体1的外周,转动板32数量为两个,且对称分布在保暖框31的外端,及位于大棚架体1的上侧,分隔板33固定连接在保暖框31内,活动机构34安装在保暖框31内。
[0035]请参阅图2,还包括底框35、通孔36和补光杆37;底框35固定连接在保暖框31的下端,且位于大棚架体1的内顶端,通孔36数量为多个,且等距分布在底框35的外端,补光杆37安装在通孔36内。
[0036]请参阅图3,活动机构34包括底座341、电动伸缩杆342、活动槽343、连接杆344和保暖毯345;
[0037]底座341数量为两组,且以分隔板33为中心轴对称分布在保暖框31内,及位于底框35的上侧,电动伸缩杆342安装在底座341的上端,活动槽343开凿在电动伸缩杆342的外端,连接杆344设置在活动槽343内,保暖毯345安装在连接杆344的外端。
[0038]请参阅图3,保暖毯345包括防水套3451、草苫3452、棉被3453、卡座3454和卡块3455;
[0039]防水套3451固定连接在连接杆344的外周,草苫3452设置在防水套3451内顶端,棉被3453设置在棉被3453内底端,草苫3452与卡座3454相贴合,卡座3454数量为多个,且等距分布在防水套3451的内顶端,卡块3455数量多个,且等距分布在防水套3451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用菌种植大棚用保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大棚架体(1)、遮挡门(2)和保暖机构(3);所述遮挡门(2)安装在大棚架体(1)的前端,所述保暖机构(3)安装在大棚架体(1)的外周,且位于遮挡门(2)的上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种植大棚用保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暖机构(3)包括保暖框(31)、转动板(32)、分隔板(33)和活动机构(34);所述保暖框(31)固定安装在大棚架体(1)的外周,所述转动板(32)数量为两个,且对称分布在保暖框(31)的外端,及位于大棚架体(1)的上侧,所述分隔板(33)固定连接在保暖框(31)内,所述活动机构(34)安装在保暖框(31)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食用菌种植大棚用保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框(35)、通孔(36)和补光杆(37);所述底框(35)固定连接在保暖框(31)的下端,且位于大棚架体(1)的内顶端,所述通孔(36)数量为多个,且等距分布在底框(35)的外端,所述补光杆(37)安装在通孔(36)内。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食用菌种植大棚用保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机构(34)包括底座(341)、电动伸缩杆(342)、活动槽(343)、连接杆(344)和保暖毯(345);所述底座(341)数量为两组,且以分隔板(33)为中心轴对称分布在保暖框(31)内,及位于底框(35)的上侧,所述电动伸缩杆(342)安装在底座(341)的上端,所述活动槽(343)开凿在电动伸缩杆(34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帆
申请(专利权)人:滕州市润禾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