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滨海湿地固碳增汇监测调节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12726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8 14: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滨海湿地固碳增汇监测调节系统,属于控制或调节系统技术领域。包括内部设有监测调节腔的安装主体、设于所述监测调节腔内的T型监测安装筒、设于所述T型监测安装筒内的固碳增汇监测组件、设于安装主体上的调节组件以及控制系统正常运行的智能监控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固碳增汇监测组件能够调节监测区域面积,提高监测精准度,将二氧化碳传感器封堵或移出,可避免外力碰撞造成二氧化碳传感器损坏,提高系统运行可靠性,夜晚时,通过调节组件的照射作用,使滨海湿地内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降低二氧化碳的生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系统兼具固碳增汇监测功能和调节含碳量的功能,且监测精准度高,运行可靠,适合大量推广。适合大量推广。适合大量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滨海湿地固碳增汇监测调节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控制或调节系统
,具体是一种滨海湿地固碳增汇监测调节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工业革命以来,温室气体排放增加导致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其排放对解决气候危机至关重要。全球滨海湿地碳埋藏速率高于陆地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埋藏速率,由于具有较高的碳累积速率和较低的CH4排放量,滨海湿地是地球上最密集的碳汇之一。滨海湿地能够从海洋及大气中捕获和掩埋大气中的CO2,滨海湿地的“蓝碳”在缓解气候变化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比其他陆地生态系统具备更强的固碳能力和生态服务价值功能,既能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又能为沿海国家乃至全球带来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时,滨海湿地区碳储量也受到气候、植被、土壤性质、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有效评估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碳储量能力,是制定增汇减排的重要策略和理论依据,更是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基础。
[0003]但是在现有技术中,滨海湿地在进行碳储量调节管理时,缺乏对湿地区域进行准确分析,不能准确判断碳储量状态,同时,无法兼具碳储量调节功能,导致碳储量的控制力度降低,因此,亟需一种兼具固碳增汇监测功能和调节含碳量功能的滨海湿地固碳增汇监测调节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兼具固碳增汇监测功能和调节含碳量功能的滨海湿地固碳增汇监测调节系统。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滨海湿地固碳增汇监测调节系统,包括内部设有监测调节腔的安装主体、设于所述监测调节腔内的T型监测安装筒、设于所述T型监测安装筒内的固碳增汇监测组件、设于安装主体上的调节组件以及控制系统正常运行的智能监控组件;所述监测调节腔上下两端与外部贯通,安装主体上端通过第一电动伸缩杆连接有环形调节架,所述环形调节架与监测调节腔同轴分布,T型监测安装筒的水平段卡接在所述环形调节架上端,T型监测安装筒内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底端设有自动封堵板;所述固碳增汇监测组件包括上端通过第二电动伸缩杆与所述安装腔连接的监测安装竖杆、设于所述监测安装竖杆外壁的活动安装套、沿周向铰接于所述活动安装套外壁的多个调节安装架、设于所述调节安装架与监测安装竖杆之间的第三伸缩杆、设于调节安装架上且远离活动安装套一端的插接过滤安装筒以及设于所述插接过滤安装筒内的二氧化碳传感器;所述插接过滤安装筒包括侧壁设有多个监测出口的外筒、设于所述外筒内的内筒、套设于所述内筒上端的转动套筒、通过连接轴与转动套筒上端连接的旋转电机、设于内筒侧壁且与监测出口一一对应的多个第四电动伸缩杆,所述转动套筒外壁设有与监测出口一一对应的弧形封堵板,所述二氧化碳传感器有多个,多个二氧化碳传感器分别设于第
四电动伸缩杆上远离内筒一端;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设于安装主体上端且绕环形调节架外围设置的方形承载框、均匀设于所述方形承载框上的多个旋转安装架、设于所述旋转安装架上的固碳照明灯以及设于每个固碳照明灯处的透明反光板。
[0006]进一步地,安装主体上设有滑动支撑组件,所述滑动支撑组件包括设于安装主体四角处且底端设有滑动轮以及侧壁设有U型滑动连接套的固定安装腿、通过所述U型滑动连接套与固定安装腿活动连接的活动安装腿、设于所述活动安装腿底端的固定扶持盘。
[0007]说明:当需要移动安装主体时,通过滑动轮移动,当移动至目标位置时,通过U型滑动连接套使活动安装腿在固定安装腿上向下滑动,当固定扶持盘与湿地底端插接固定后,通过固定螺栓穿过U型滑动连接套,使活动安装腿与固定安装腿固定连接,此时,由于固定扶持盘与湿地底端插接,使安装主体被固定,上述过程中,既能方便安装主体移动,降低工作人员工作强度,又能对安装主体进行固定,增加安装主体的稳定性。
[0008]更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扶持盘包括与活动安装腿底端连接的安装盒、扣接于所述安装盒底端且底端设有多个穿过孔的扣接盖、沿水平方向设于安装盒内且与安装盒内壁滑动连接的水平安装板、用于连接水平安装板与安装盒的第五电动伸缩杆、设于水平安装板底端且与所述穿过孔一一对应的多个固定插杆。
[0009]说明:当使用时,通过第五电动伸缩杆驱动水平安装板在安装盒内向下滑动,使各个固定插杆从对应的穿过孔穿出,对安装主体进行多点位固定,大大提供了安装主体的稳定性,避免因滨海湿地底端复杂的水体环境造成安装主体的移位,降低系统监测结果的可靠性。
[0010]进一步地,所述T型监测安装筒的竖直段外壁沿周向均匀设有多个滑动竖条,所述监测调节腔内壁设有与所述滑动竖条一一对应的滑动槽,T型监测安装筒水平段底端设有防撞圈,且所述防撞圈为可拆卸结构。
[0011]说明:通过T型监测安装筒的竖直段外壁的滑动竖条与监测调节腔内壁的滑动槽滑动连接且相互限位,保证两者安装稳定性的同时,使T型监测安装筒与监测调节腔之间不会发生相互滑动,保证整个系统各个部件之间连接的紧凑性。
[0012]进一步地,每个所述监测出口外部罩设有U型过滤网,且所述U型过滤网侧壁均匀设有多个切割刀片。
[0013]说明:通过U型过滤网对湿地水体中的各种固体杂质隔离在插接过滤安装筒外部,避免水体中的水生植物或者其他杂物缠绕在二氧化碳传感器外部,影响监测工作的正常进行,通过切割刀片对杂物进行切割,降低杂物缠绕二氧化碳传感器的风险,提高系统运行可靠性。
[0014]进一步地,所述智能监控组件包括与各个电气元件电性连接的控制器、碳含量分析计算模块、碳含量比较模块、故障检测模块、设于安装主体上端且与外部控制中心通过无线信号连接的无线通信模块。
[0015]说明:通过碳含量分析计算模块分析二氧化碳传感器的监测结果,并进行数值化,通过碳含量比较模块对数值化的监测结果与设定标准进行对比,并将比较结果通过无线信号发送至外部控制中心,通过控制器控制系统各个电气元件的正常运行,提高了系统智能化程度和监测结果的精准度。
[0016]进一步地,所述监测调节腔底端设有密封套,所述密封套包括与监测调节腔底端活动连接的密封折叠套本体、设于所述密封折叠套本体底端的密封圈、设于所述密封圈内的电磁铁、设于T型监测安装筒底端且套设在密封套外部的吸附安装架,所述吸附安装架底端设有与所述电磁铁相对分布的金属片。
[0017]说明:当密封套不使用时,电磁铁处于通电状态,并将金属片吸附,使密封折叠套本体被折叠,当使用时,电磁铁断电,密封折叠套本体在重力的作用下展开,将移动至安装腔外部的固碳增汇监测组件包覆在其中,避免外部水流的冲击力造成固碳增汇监测组件损坏,提高系统的运行可靠性。
[0018]更进一步地,所述电磁铁有多个,多个电磁铁沿周向均匀设于所述密封圈内,所述金属片与密封圈一一对应。
[0019]进一步地,所述安装主体上端设有太阳能充电组件,且所述太阳能充电组件底端设有角度调节组件。
[0020]说明:通过太阳能充电组件的设置,不用额外的充电电源,从长久来看,具有节能减排的优点,同时,由于角度调节组件的设置,使太阳能充电组件根据太阳移动发生角度偏转,提高太阳能充电组件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滨海湿地固碳增汇监测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设有监测调节腔(10)的安装主体(1)、设于所述监测调节腔(10)内的T型监测安装筒(2)、设于所述T型监测安装筒(2)内的固碳增汇监测组件(3)、设于安装主体(1)上的调节组件(4)以及控制系统正常运行的智能监控组件(5);所述监测调节腔(10)上下两端与外部贯通,安装主体(1)上端通过第一电动伸缩杆(12)连接有环形调节架(13),所述环形调节架(13)与监测调节腔(10)同轴分布,T型监测安装筒(2)的水平段卡接在所述环形调节架(13)上端,T型监测安装筒(2)内设有安装腔(20),所述安装腔(20)底端设有自动封堵板(200);所述固碳增汇监测组件(3)包括上端通过第二电动伸缩杆(300)与所述安装腔(20)连接的监测安装竖杆(30)、设于所述监测安装竖杆(30)外壁的活动安装套(31)、沿周向铰接于所述活动安装套(31)外壁的多个调节安装架(32)、设于所述调节安装架(32)与监测安装竖杆(30)之间的第三伸缩杆(33)、设于调节安装架(32)上且远离活动安装套(31)一端的插接过滤安装筒(34)以及设于所述插接过滤安装筒(34)内的二氧化碳传感器(35);所述插接过滤安装筒(34)包括侧壁设有多个监测出口(3400)的外筒(340)、设于所述外筒(340)内的内筒(341)、套设于所述内筒(341)上端的转动套筒(342)、通过连接轴与转动套筒(342)上端连接的旋转电机(343)、设于内筒(341)侧壁且与监测出口(3400)一一对应的多个第四电动伸缩杆(344),所述转动套筒(342)外壁设有与监测出口(3400)一一对应的弧形封堵板(3420),所述二氧化碳传感器(35)有多个,多个二氧化碳传感器(35)分别设于第四电动伸缩杆(344)上远离内筒(341)一端;所述调节组件(4)包括设于安装主体(1)上端且绕环形调节架(13)外围设置的方形承载框(40)、均匀设于所述方形承载框(40)上的多个旋转安装架(41)、设于所述旋转安装架(41)上的固碳照明灯(42)以及设于每个固碳照明灯(42)处的透明反光板(4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滨海湿地固碳增汇监测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安装主体(1)上设有滑动支撑组件(11),所述滑动支撑组件(11)包括设于安装主体(1)四角处且底端设有滑动轮(1100)以及侧壁设有U型滑动连接套(1101)的固定安装腿(110)、通过所述U型滑动连接套(1101)与固定安装腿(110)活动连接的活动安装腿(111)、设于所述活动安装腿(1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裴丽欣沈睿文杨伟龙张礼中王顿周曰虎白雪冬刘圣名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地质调查局海口海洋地质调查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