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少心肌损伤的心肌活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12579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8 14: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减少心肌损伤的心肌活检装置,所述心肌活检装置包括:导管(10)、钳体(20)、力度主动调控机构(30)以及控制手柄(40),所述导管(10)为中空柔性管状结构,用于前期插入到患者血管中,所述钳体(20)包括钳头(21)、钳杆(22),所述钳头(21)安装在钳杆(22)的前端,钳杆(22)为双层结构,钳杆的中空管中设置控制丝或控制杆。设置控制丝或控制杆。设置控制丝或控制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少心肌损伤的心肌活检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减少心肌损伤的心肌活检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心内膜心肌活检术(EMB)是利用导管式活检钳,经周围血管到达右心室或左心室以夹取心内膜下心肌组织进行组织学检查的一种技术。
[0003]非外科方式进行心脏活检始于1958年。通常采用静脉通路(右心室)或动脉通路(左心室)进行心肌活检。2007年,国外相关心脏学会组织就心内膜活检在临床中的应用出台了指南,指南中对14种临床情况作出了相应的推荐。
[0004]心肌内活组织检查包括左心室心肌内活组织检查(以下称作“LV

EMB”,其应当经由动脉完成)和右心室心肌内活组织检查(以下称作“RV

EMB”,其应当经由静脉完成)。RV

EMB将导管插入诸如颈静脉,锁骨下静脉和股静脉的静脉中,并通过静脉插管放入心肌活组织检查钳中,以将心肌大部分夹在室间隔中。然而,右心室壁薄(通常厚度小于4mm),容易导致并发症,例如心肌活组织检查期间的心脏穿孔。并且左心室壁通常较厚(约 10mm厚),因此RV

EMB与LV

EMB相比具有较低的安全性。这样,RV

EMB 在大多数情况下只能在有限的采样范围内在室间隔内进行采样。
[0005]在活检前需要进行左心室造影,明确左心室的图形。经过指引导管,将导管端孔置于心室腔。但是,心肌活检过程中,有可能带来多重风险,比如,由于检测过程中力度过大造成穿孔,距离心室壁过远造成二尖瓣腱索损伤等,这是由于活检钳都是手动控制的,不同医生的经验以及每个人的心内结构都不相同,很难做到精准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希望提供一种能够更加有效地对活检钳进行力度控制,减少活检过程中的心肌损伤或降低心肌损伤风险的活检装置。
[0007]一种减少心肌损伤的心肌活检装置,所述心肌活检装置包括:导管、钳体、力度主动调控机构以及控制手柄,所述导管为中空柔性管状结构,用于前期插入到患者血管中,所述钳体包括钳头、钳杆,所述钳头安装在钳杆的前端,钳杆为双层结构,钳杆的中空管中设置控制丝或控制杆,其中,用于进行抓取控制的控制丝或控制杆一端固定在钳头的钳抓上,另一端连接至力度主动调控机构,所述控制手柄通过控制杆连接到力度主动调控机构,其中,所述力度主动调控机构包括环形筒体、拉力传感器、位标磁导块、随动磁体、阻力控制件、驱动电机和主控单元,所述钳杆固定在所述环形筒体的上部侧壁上并且其下端开口,所述控制丝或控制杆穿过所述开口固定在所述拉力传感器上,所述拉力传感器安装在随动磁体的一端,另一端与控制丝或控制杆固定连接,并且二者均设置于所述环形筒体的内侧,所述环形筒体的内表面设置一对位标磁导块,所述随动磁体呈圆筒状,其外表面设置多个环形的随动磁体,每个随动磁体的磁场强度彼此不同,并且,每个随动磁体对应不同的力度控制曲线,所述阻力控制件设置于所述环形筒体侧壁内侧,所述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环形筒
体外侧,与所述阻力控制件对应的位置处。
[0008]优选地,所述主控单元测定当前与位标磁导块接触的随动磁体传导出的磁场强度,并基于当前接触的随动磁体以及位标磁导块上一次接触的随动磁体确定对驱动电机的驱动控制曲线,所述驱动电机用于驱动阻力控制件对随动磁体施加阻力。
[0009]优选地,对于每个位标磁导块,与其对应的驱动控制曲线包括第一控制曲线和第二控制曲线,当主控单元在预定时间间隔内分别检测到一远端的随动磁体和当前随动磁体相继与所述位标磁导块相接触时,所述主控单元控制所述驱动电机按照第一控制曲线驱动阻力控制件,当主控单元在预定时间间隔内分别检测到一近端的随动磁体和当前随动磁体相继与所述位标磁导块相接触时,所述主控单元控制所述驱动电机(36)按照第二控制曲线驱动阻力控制件,所述第一控制曲线和第二控制曲线与所述拉力传感器的拉力值相关。
[0010]优选地,所述主控单元包括电阻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当前与所述位标磁导块接触的随动磁体的电阻。
[0011]优选地,所述导管为具有一定硬度的柔性导管。
[0012]优选地,所述随动磁体的远端部分与所述环形筒体的内壁贴合密封,近端部分与所述环形筒体之间具有预定间隙。
[0013]优选地,所述心肌活检装置包括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所述第一模式为力度辅助控制模式,所述第二模式为自由模式。
[0014]优选地,所述导管(10)的前端为柔性的,具有预定原始形状的His 鞘,所述His鞘具有C型回弯。
[0015]本专利技术的心肌活检装置能够更加有效地对活检钳进行力度控制,减少活检过程中的心肌损伤或降低心肌损伤风险的活检装置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心肌活检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心肌活检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钳头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轻质随动柱上的梯度薄磁体所形成的磁场强度曲线示例;
[0019]图4为钳口张开阶段,相对于随动磁体和位标磁导块之间的初始位置而言,阻力随着二者距离差而变化的第一控制曲线。
[0020]图5为轻质随动柱上的梯度薄磁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His鞘一种实现方式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实施例1
[002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减少心肌损伤的心肌活检装置,本实施例以具备基本抓取功能的心肌活检装置为例进行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除了基本抓取功能之外,还可以在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引导下,额外为其增加其他功能。本实施例的心肌活检装置包括:导管10、活检钳20、力度主动调控机构30以及控制手柄40,所述导管10为具有一定硬度的中空柔性管状结构,用于前期插入到患者血管中。
[0024]活检钳20包括钳头21、推进杆23、控制丝或控制杆22,所述钳头21 安装在推进杆
23的前端,推进杆23为双层结构,推进杆的中空管中设置控制丝或控制杆,或者两者。推进杆用于推动整个钳头的前进和后退,钳头包括两个钳瓣,两个钳瓣在控制丝或控制杆的作用下,可以张开或者闭合,钳瓣自然状体为张开状态,存在牵拉力则闭合,当失去牵拉力时,则张开。本实施例中,以利用钳杆作为推进杆,钳杆的前端为柔性杆,利用控制丝作为闭合控制件为例进行描述,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采用其他的控制方式,比如,具有韧性的控制杆。钳瓣的末端具有旋转轴,旋转轴安装在钳杆上,控制丝安装在钳瓣中后部、旋转轴前方,牵拉控制丝,则钳瓣闭合,缓慢释放控制丝,则钳瓣张开。
[0025]用于进行抓取控制的控制丝或控制杆一端固定在钳头的钳瓣或钳抓上,另一端连接至力度主动调控机构30,所述控制手柄通过控制杆连接到力度主动调控机构30,其中,所述力度主动调控机构30包括环形筒体31、拉力传感器32、位标磁导块33、随动磁体34、阻力控制件35、驱动电机 36和主控单元3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少心肌损伤的心肌活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心肌活检装置包括:导管(10)、钳体(20)、力度主动调控机构(30)以及控制手柄(40),所述导管(10)为中空柔性管状结构,用于前期插入到患者血管中,所述钳体(20)包括钳头(21)、钳杆(22),所述钳头(21)安装在钳杆(22)的前端,钳杆(22)为双层结构,钳杆的中空管中设置控制丝或控制杆,其中,用于进行抓取控制的控制丝或控制杆一端固定在钳头的钳抓上,另一端连接至力度主动调控机构(30),所述控制手柄通过控制杆连接到力度主动调控机构(30),其中,所述力度主动调控机构(30)包括环形筒体(31)、拉力传感器(32)、位标磁导块(33)、随动磁体(34)、阻力控制件(35)、驱动电机(36)和主控单元(37),所述钳杆(22)固定在所述环形筒体(31)的上部侧壁上并且其下端开口,所述控制丝或控制杆穿过所述开口固定在所述拉力传感器(32)上,所述拉力传感器(32)安装在随动磁体(34)的一端,另一端与第二控制丝或控制杆固定连接,并且二者均设置于所述环形筒体的内侧,所述环形筒体的内表面设置一对位标磁导块(33),所述随动磁体(34)呈圆筒状,其外表面设置多个环形的随动磁体(35),每个随动磁体(35)的磁场强度彼此不同,并且,每个随动磁体对应不同的力度控制曲线,所述阻力控制件设置于所述环形筒体侧壁内侧,所述驱动电机(36)设置于所述环形筒体外侧,与所述阻力控制件对应的位置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减少心肌损伤的心肌活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单元(37)测定当前与位标磁导块接触的随动磁体(35)传导出的磁场强度,并基于当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毅张良钟常青佘常何晋潘宏伟彭建强张翼郑昭芬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省人民医院湖南师范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