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过氧化氢氧化法的环氧丙烷污水处理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24110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8 14: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过氧化氢氧化法的环氧丙烷污水处理工艺,包括依次进行的如下步骤:S1、对工业废水进行芬顿预氧化处理;S2、对经S1处理过的废水进行水解酸化处理;S3、对经S2处理过的废水利用EIC厌氧工艺进行处理;S4、对经S3处理过的废水利用HEBR工艺进行处理;S5、将经S4处理过的废水依次通过二沉池、混凝沉淀池和反硝化滤池;S6、对经S5处理过的废水利用BAF工艺进行处理;S7、对经S6处理过的废水利用臭氧氧化催化工艺进行处理;S8、对经S7处理过的废水经过过滤处理;S9、排放。本发明专利技术开发了一种新型的利用过氧化氢氧化法的环氧丙烷污水处理工艺,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78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过氧化氢氧化法的环氧丙烷污水处理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工艺方法
,具体涉及一种利用过氧化氢氧化法的环氧丙烷污水处理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环氧丙烷(简称PO)是除聚丙烯和丙烯腈以外的第三大丙烯衍生物,是重要的基本有机化工原料。环氧丙烷主要用于聚醚多元醇的生产,其次是用于表面活性剂、碳酸丙烯酯、丙二醇醚、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等精细化工产品,广泛用于汽车、建筑、食品、烟草、医药及化妆品等行业。
[0003]目前,国内环氧丙烷生产以氯醇法为主,具有工艺成熟、流程简单、投资少等优点,但同时也存在工业用水、氯气和生石灰消耗量大,废水、废渣产生量大,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国家对经济增长的资(能)源和环境约束将进一步强化,因此,国内环氧丙烷行业有必要在现有氯醇法基础上进行工艺路线的调整,以适应国家节能减排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要求。
[0004]环氧丙烷的生产方法主要有氯醇法、共氧化法(PO/SM和PO/ MTBE)、CHP法和HPPO(过氧化氢制环氧丙烷)法四种。氯醇法流程简单,工艺成熟,投资少,成本低,但是由于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渣,对环境污染大,已被列入《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限制类。传统氯醇法因环保问题已经失去了发展动力。
[0005]共氧化法根据原料和联产品的不同可分为乙苯共氧化法(PO/SM)和异丁烷共氧化法(PO/TBA)两种工艺。PO/SM是以丙烯、氢气、乙苯为原料生产环氧丙烷联产苯乙烯。PO/TBA是以丙烯、氧气、异丁烷为原料生产环氧丙烷联产叔丁醇(TBA)。PO/TBA法由于受联产品出路问题限制,基本上已经不再新建。共氧化法工艺流程较为复杂,投资大,联产品产量大,适用于原料资源充足的大型炼化一体化企业。CHP法是对共氧化法工艺的改进。
[0006]与PO/SM法相比,CHP法使用异丙苯替代了乙苯,异丙苯可循环使用,无副产品,没有联产品;与氯醇法相比,该工艺不会产生环境污染和设备腐蚀,废水排放量少,是一种环境友好的清洁生产工艺,但是生产成本相对较高。
[0007]HPPO法是近几年刚刚实现工业化的一种经济、节能、绿色、环保的先进工艺。与其他生产工艺相比,HPPO技术的最大优点在于工艺流程简单,产品收率高,无污染。与氯醇法比废水排放可减少70%~80%,属清洁生产工艺。
[0008]目前针对HPPO工艺污水的研究较少,未有完善的处理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利用过氧化氢氧化法的环氧丙烷污水处理工艺,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78
‑ꢀ
2002)一级排放的目的。
[0010]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过氧化氢氧化法的环氧丙烷污水处理工艺,包括依次进行的如下步骤:S1、对工业废水进行芬顿预氧化处理;S2、对经S1处理
过的废水进行水解酸化处理;S3、对经 S2处理过的废水利用EIC厌氧工艺进行处理;S4、对经S3处理过的废水利用HEBR工艺进行处理;S5、将经S4处理过的废水依次通过二沉池、混凝沉淀池和反硝化滤池;S6、对经S5处理过的废水利用BAF工艺进行处理;S7、对经S6处理过的废水利用臭氧氧化催化工艺进行处理;S8、对经S7处理过的废水经过过滤处理;S9、排放。
[0011]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中的EIC厌氧工艺包括上下两个动力学过程不同的反应室组合而成,所述反应室内部设置旋流循环装置。
[0012]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中的HEBR工艺包括建立在同一反应池中的缺氧区、曝气区及污泥沉淀区。
[0013]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5中的反硝化滤池利用附着在生物填料表面上的反硝化菌,以有机物为碳源,在缺氧条件下将水中残留的硝态氮、亚硝态氮转化为氮气从水中转移,从而确保出水总氮的达标。
[0014]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6中的BAF工艺包括生物氧化床。
[0015]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7中臭氧氧化催化工艺采用非均相方法,步骤如下:首先将臭氧溶解在水中;其次添加催化剂,催化臭氧产生强氧化能力的羟基自由基;最后将废水中的难降解有机物进行矿化,降低出水 COD。
[0016]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7中的催化剂采用负载金属氧化物型催化剂。
[0017]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的水解酸化处理为所述步骤S3的EIC厌氧工艺中的甲烷化阶段提供基质。
[0018]进一步地,所述曝气区在低氧环境下运行。
[00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针对新兴的HPPO环氧丙烷污水,开发了芬顿预氧化—水解酸化—EIC反应器—HEBR—二沉池—混凝沉淀池—反硝化滤池—内循环BAF—臭氧催化氧化—多介质过滤—外排的全流程工艺对 HPPO污水进行处理,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78

2002)一级排放的目标;
[0020](2)EIC厌氧工艺是针对高浓度有机废水开发的一种以微生物厌氧消化作用为核心,集流化床技术和污泥颗粒化技术为一体的高效生物反应工艺,该反应器由上、下两个动力学过程不同的反应室组合而成,反应器内部设置旋流循环装置。该装置利用上下集气的沼气产生的提升作用,成倍增长反应室水力负荷,使厌氧污泥处于充分的膨胀状态,强化了污泥与有机废水的接触和传质过程,大幅度提高了有机物的消化速率和有机负荷。
[0021](3)HEBR工艺采用一体化结构,将不同处理功能的单元集中在同一反应池中,如缺氧区、曝气区及污泥沉淀区合建在同一反应池中,通过控制曝气区在低氧环境下运行,在去除有机物的同时,实现单一池体内的除碳脱氮降磷,简化了系统运行,减少了各反应器之间的机械设备,又降低了鼓风能耗,实现了节能降耗和良好处理效果的双赢。
[0022](4)内循环BAF工艺是在曝气微气泡上升力的驱动下,生物填料床内部构成一个大流量内循环水流,处于循环水流中的生物填料床,可利用污水自身的特性迅速培育出对该污水具备良好适应性的优势微生物相,形成专属性能好的生物氧化床;在长周期运行中辅之以高效气体滤床反洗专有技术维持生物相的活性,从而确保生物氧化床的性能稳定。
[0023](5)非均相臭氧催化氧化工艺采用专属金属氧化物负载型催化剂,催化臭氧产生强氧化能力的羟基自由基,对污水中的难降解有机物进行矿化,降低出水COD。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
[0025]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过氧化氢氧化法的环氧丙烷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进行的如下步骤:S1、对工业废水进行芬顿预氧化处理;S2、对经S1处理过的废水进行水解酸化处理;S3、对经S2处理过的废水利用EIC厌氧工艺进行处理;S4、对经S3处理过的废水利用HEBR工艺进行处理;S5、将经S4处理过的废水依次通过二沉池、混凝沉淀池和反硝化滤池;S6、对经S5处理过的废水利用BAF工艺进行处理;S7、对经S6处理过的废水利用臭氧氧化催化工艺进行处理;S8、对经S7处理过的废水经过过滤处理;S9、排放。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过氧化氢氧化法的环氧丙烷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的EIC厌氧工艺包括上下两个动力学过程不同的反应室组合而成,所述反应室内部设置旋流循环装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过氧化氢氧化法的环氧丙烷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的HEBR工艺包括建立在同一反应池中的缺氧区、曝气区及污泥沉淀区。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过氧化氢氧化法的环氧丙烷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盼盼张哲王忠强叶子乐淑荣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科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