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离体肾小管灌流及电生理检测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23261 阅读:1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8 14: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离体肾小管灌流及电生理检测平台,属于离体肾小管灌流及电生理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用于对离体肾小管进行液体灌流的灌流极、用于回收灌流液以及检测电位信号的电生理检测极、用于承载离体肾小管的肾小管浴槽。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离体肾小管灌流及电生理检测平台,以实现对离体肾小管回收灌流液进行物质浓度检测的同时测量肾小管跨上皮电位差,有利于肾小管电生理功能的体外研究,丰富关于肾小管物质转运的理论基础。肾小管物质转运的理论基础。肾小管物质转运的理论基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离体肾小管灌流及电生理检测平台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离体肾小管灌流及电生理检测平台,属于离体肾小管灌流及电生理检测设备


技术介绍

[0002]肾脏内肾小管是尿液浓缩及物质转运的功能单位。针对肾小管的电生理学研究一直是肾脏病学研究领域内的重要课题。目前,肾小管管壁内外两侧的跨上皮电位差与肾小管内各种物质转运之间的关系尚不完全清楚。因此,同时测量肾小管跨上皮电位差以及小管液内各种物质浓度大小的变化并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能够丰富肾脏物质转运相关的理论基础,这也能为肾脏离子代谢紊乱相关疾病的诊治提供新思路。
[0003]现有的肾小管电生理研究手段主要是肾小管微穿刺技术【Jie Zhang (2019) J Am Soc Nephrol 30(4):578

593】。该方法把微管尖端插入活体动物肾皮质表面的肾小管内,可以收集小管液进行物质浓度检测,微管尖端还可以做成微电极样,进行跨上皮电位差的检测。然而肾小管微穿刺法只能应用于活体动物肾脏表面肾小管的电生理研究。目前尚无合适的技术手段对肾脏深部的肾小管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体肾小管灌流及电生理检测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对离体肾小管进行液体灌流的灌流极、用于回收灌流液以及检测电位信号的电生理检测极、用于承载离体肾小管的肾小管浴槽;所述灌流极包括同心石英管,同心石英管由同心石英管外管和设于同心石英管外管内的同心石英管内管构成,同心石英管上依次连接有第一连接器、第二连接器、第三连接器以及第四连接器,同心石英管外管止于第二连接器前段内腔中且与第二连接器连通管连通,同心石英管内管止于第四连接器前段内腔中且与第四连接器连通管连通;所述电生理检测极包括石英电极管以及设于石英电极管内的银丝,石英电极管上依次连接有前端连接器、中间连接器以及BNC接头,石英电极管止于中间连接器前段内腔中且与中间连接器连通管连通,银丝与BNC接头内置的金极相接。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体肾小管灌流及电生理检测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同心石英管外管前端呈膨大状,同心石英管内管前端呈尖细状;所述石英电极管前端呈膨大状。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体肾小管灌流及电生理检测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连接器末端设有延长杆,第一连接器内腔后段有阴螺纹,第二连接器与第三连接器前段有阳螺纹、内腔后段有阴螺纹,第四连接器前段有阳螺纹,从而使第一连接器、第二连接器、第三连接器以及第四连接器依次螺纹为一体,第四连接器、第二连接器、第三连接器以及第四连接器的材质为圆柱形聚碳酸酯,第二连接器连通管及第四连接器连通管材质为不锈钢管。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体肾小管灌流及电生理检测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器包括第一连接器空心圆柱管以及设于第一连接器空心圆柱管前后两端的第一连接器前端垫圈以及第一连接器后端垫圈,第二连接器后段内腔中设有第二连接器垫圈,第三连接器包括第三连接器空心圆柱管以及设于第三连接器空心圆柱管前后两端的第三连接器前端垫圈以及第三连接器后端垫圈,第一连接器空心圆柱管以及第三连接器空心圆柱管的材质为空心圆柱形聚碳酸酯,第一连接器前端垫圈、第一连接器后端垫圈、第二连接器垫圈、第三连接器前端垫圈以及第三连接器后端垫圈的材质为O型橡胶圈。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体肾小管灌流及电生理检测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连接器内腔后段有阴螺纹,中间连接器前段有阳螺纹、内腔后段有阴螺纹,BNC接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谊宁李永伟武刚宋仕平王继鹏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毓璜顶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