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网的对接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1980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8 14: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请求保护一种光网的对接设备,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一种光网的对接设备,包括有壳体,所述壳体上安装有设于壳体内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安装有对接口,两个所述对接口连接有导热片,所述导热片与支撑件固定连接,所述导热片周围设有水冷管,所述水冷管连接有冷水头,所述冷水头固定连接于壳体外侧,所述水冷管内部容纳有水冷液,所述水冷管的一端于壳体外侧与冷水头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水冷装置,依靠水冷液良好的导热效果将热量快速转移,即使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也不会影响水冷装置发挥作用,从而达到快速散热的目的。从而达到快速散热的目的。从而达到快速散热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网的对接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对接设备,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光网的对接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光网的对接设备就是把各种各样的信号转换成光信号在光纤上传输的设备,亦称光传输设备,在对接设备进行信号转换时,对接口以及芯片都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但光传输设备的维护与工作均需要保证温度达标,故对散热能力有很高的要求,现有光传输设备结构通常使用带大量散热孔的壳体,通过空气流通带走热量的自然散热方式,然而在实际情况中,设备因为组件布局较密使得局部热量堆积,而组件布局较密又使得局部空气难以流通,在空间较为封闭的情况下自然散热的方式无法快速散热。
[0003]结合以上原因,如何快速散热正是本申请所考虑的问题所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光网的对接设备,该装置能够快速散热。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光网的对接设备,包括有壳体,所述壳体上安装有设于壳体内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安装有对接口,两个所述对接口连接有导热片,所述导热片与支撑件固定连接,所述导热片周围设有水冷管,所述水冷管连接有冷水头,所述冷水头固定连接于壳体外侧,所述水冷管内部容纳有水冷液,所述水冷管的一端于壳体外侧与冷水头连接。
[0006]综上所述,上述技术方案中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由于发热部位主要集中于对接口,对接口表面积更小,结构复杂,散热效率低,故在对接口周围设置多个导热片,导热片与对接口相接触,导热片又与触水冷管相接触,再加上水冷管中的水冷液能够通过冷水头循环流动,从而将热量带走,从而达到散热的目的,而水冷液在循环时进入冷水头进行冷却,同时冷水头也能维持水冷管内的水冷液持续循环,从而达到快速散热的目的;
[0007]现有技术通常采用设有大量通风孔的壳体,从而加大内部空气流通的速度来散热,这种自然散热方式主要依靠壳体内外空气对流,但相对封闭环境下空气对流的速度也会降低,从而导致散热效率底下,本技术采用水冷装置,依靠水冷液良好的导热效果将热量快速转移,即使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也不会影响水冷装置发挥作用,从而达到快速散热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一种光网的对接设备没有顶盖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09]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0]图3为本技术支撑件及其周围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1]图4为本技术没有支撑件及其周围部件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2]图5为本技术冷水头内部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3]附图标记:1、壳体;2、支撑件;3、副芯片;4、主芯片;5、对接口;6、导热片;7、水冷管;8、冷水头;
[0014]11、第二风扇;12、通孔;13、顶盖;14、固定件;
[0015]71、第一水冷管体;72、第二水冷管体;73、第三水冷管体;
[0016]81、通风栅;82、第一风扇;83、水泵;84、传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0018]参照图1

5所示,一种光网的对接设备,包括有壳体1,所述壳体1上安装有设于壳体1内的支撑件2,所述支撑件2安装有对接口5,两个所述对接口5连接有导热片6,所述导热片6与支撑件2固定连接,所述导热片6周围设有水冷管7,所述水冷管7连接有冷水头8,所述冷水头8固定连接于壳体1外侧,所述水冷管7内部容纳有水冷液,所述水冷管7的一端于壳体1外侧与冷水头8连接;
[0019]由于发热部位主要集中于对接口5,对接口5表面积更小,结构复杂,散热效率低,故在对接口5周围设置多个导热片6,导热片6与对接口5相接触,导热片6又与触水冷管7相接触,再加上水冷管7中的水冷液能够通过冷水头8循环流动,从而将热量带走,从而达到散热的目的,而水冷液在循环时进入冷水头8进行冷却,同时冷水头8也能维持水冷管7内的水冷液持续循环,从而达到快速散热的目的;
[0020]现有技术通常采用设有大量通风孔的壳体1,从而加大内部空气流通的速度来散热,这种自然散热方式主要依靠壳体1内外空气对流,但相对封闭环境下空气对流的速度也会降低,从而导致散热效率底下,本技术采用水冷装置,依靠水冷液良好的导热效果将热量快速转移,即使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也不会影响水冷装置发挥作用,从而达到快速散热的目的。
[0021]进一步的,两个所述对接口5均连接有与导热片6连接的副芯片3,两个所述副芯片3的同一侧连接有同一个主芯片4,所述主芯片4与支撑件2连接,主芯片4同样是一个产热源,但主芯片4的产热效率比对接口5低,所以不需要单独设置水冷管7加强散热,通过支撑件2将产生的热量传给导热片6即可,导热片6会将主芯片4和对接口5产生的热量集中,并由水冷管7内的水冷液将热量快速转移,从而达到快速散热的目的。
[0022]进一步的,所述副芯片3设于支撑件2和对接口5之间,所述副芯片3与对接口5设于支撑件2的同一侧,所述主芯片4设于支撑件2的另一侧,若是主芯片4、副芯片3及对接口5设于支撑件2的同一侧,则导热片6无法与支撑件2固定连接,支撑件2需要安装在其他地方,这样就不能保障导热片6与对接口5紧贴,从而可能降低散热效率,而且通过支撑件2将主芯片4与对接口5分隔,能起到分隔产热源的效果,避免产热源过于集中而导致无法快速散热,此外因为主芯片4表面积较大,所以还能通过自然散热的方式散热,而多余的热量也能通过分隔件传导至导热片6,继而由水冷液转移至其他地方,提高散热效率。
[0023]进一步的,所述导热片6采用热传导率高的材料,例如石墨或硅脂,这样可以提高
散热效率,所述导热片6与对接口5的侧面紧贴且接触面的面积大于对接口5的侧面,这样对接口5的侧面就能完全贴合导热片6,使得接触面积最大,从而提升散热效率。
[0024]进一步的,所述水冷管7包括有第一水冷管体71和第二水冷管体72,所述第一水冷管体71围绕并接触导热片6设置,这样可以将聚集在导热片6上的热量直接传递给第一水冷管体71,再由水冷管7内的水冷液转移到其他地方,提高散热效率,所述第二水冷管体72设于壳体1外部,水冷管7内的水冷液虽然主要在冷水头8处冷却,但由于循环中有两处对接口5需要散热,故在两处第一水冷管体71中间设置一段处于壳体1外的第二水冷管体72,这样水冷液在吸收第一处第一水冷管体71的热量后可以在第二水冷管体72中先自然散热,提升在第二处第一水冷管体71的散热效率。
[0025]进一步的,所述冷水头8表面设有通风栅81,所述冷水头8内设有第一风扇82,所述第一风扇82对应通风栅81设置,所述水冷管7还包括有第三水冷管体73,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网的对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壳体(1),所述壳体(1)上安装有设于壳体(1)内的支撑件(2)和设于壳体(1)外侧的冷水头(8),所述支撑件(2)上安装有对接口(5)和与对接口(5)连接的导热片(6),所述导热片(6)连接有内部容纳水冷液的水冷管(7),所述水冷管(7)的一端于壳体(1)外侧与冷水头(8)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网的对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口(5)连接有与导热片(6)连接的副芯片(3),所述支撑件(2)连接有与副芯片(3)连接的主芯片(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网的对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芯片(3)设于支撑件(2)和对接口(5)之间,所述主芯片(4)设于支撑件(2)背向对接口(5)的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网的对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管(7)包括有与导热片(6)连接的第一水冷管体(71)和设于壳体(1)外部的第二水冷管体(7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光网的对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奕廷刘德常王文香张清周朱海立金尉林明潮杜王毅杨逸舒陈轩宇徐励季节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温州供电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