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椎管内麻醉坐位穿刺固定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1917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8 14: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椎管内麻醉坐位穿刺固定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表面开设有凹槽,且底座的顶部表面所开设的凹槽底部内壁设置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设置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顶部表面设置有座板,所述座板的一侧侧壁铰接有框体,所述框体的顶部表面两侧均设置有空心圆柱。该一种椎管内麻醉坐位穿刺固定架通过设置空心圆柱、活动柱和支撑板等,实现了对支撑板高度的调节的目的,可使得患者的背部成医生所需要的弯度,通过设置空心圆柱、活动柱和支撑板等,实现了对支撑板高度的调节的目的,能够减轻患者背部弯曲时腰部所产生的疲劳感,节省患者的体力,而且,也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椎管内麻醉坐位穿刺固定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辅助
,具体为一种椎管内麻醉坐位穿刺固定架。

技术介绍

[0002]在临床医疗中,将麻醉药物注入椎管的蛛网膜下腔或硬膜外腔,脊神经根受到阻滞使该神经根支配的相应区域产生麻醉作用,统称为椎管内麻醉,根据注入位置不同,可分为蛛网膜下腔麻醉(又称脊麻或腰麻)、硬膜外阻滞、腰硬联合麻醉、骶管阻滞麻醉,椎管内麻醉一般选取患者侧卧位或坐位,背部与床面垂直,与床沿齐平,尽量将腰部向后弯曲,使棘突间隙打开利于穿刺,其中常用的体位是侧卧位,但对于特别肥胖病人及无法摆放侧卧体位的病人,则适合进行坐位穿刺。
[0003]目前实施坐位穿刺时,麻醉医生一般使用一张小桌子或者手术托架等设备来支撑患者的身体,摆放出有利于麻醉穿刺的体位,但这些装置都不是专用设备,稳固性差,效果欠佳,而且较难调节到需要的角度,因为存在以上问题,因此如何解决,是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急需专利技术一种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的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椎管内麻醉坐位穿刺固定架,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椎管内麻醉坐位穿刺固定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表面开设有凹槽,且底座的顶部表面所开设的凹槽底部内壁设置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设置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顶部表面设置有座板,所述座板的一侧侧壁铰接有框体,所述框体的顶部表面两侧均设置有空心圆柱,所述空心圆柱的内部设置有贯穿并延伸至空心圆柱顶部的活动柱,所述活动柱位于空心圆柱顶部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顶部表面设置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顶部表面设置有支撑板,所述底座的顶部表面所开设的凹槽底部内壁四角均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输出端与连接座的底部表面连接。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活动柱的内部开设有空腔,且空腔的一侧侧壁设置有齿条,右侧所述活动柱的一侧开设有贯穿活动柱所开设空腔并延伸至活动柱另一侧的通孔。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右侧所述空心圆柱的一侧开设有贯穿空心圆柱的通孔,且空心圆柱所开设的通孔与右侧活动柱所开设的通孔处于同一中轴线上。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左侧所述空心圆柱的一侧开设有贯穿并延伸至空心圆柱空心处的通孔,左侧所述活动柱的一侧开设有贯穿并延伸至活动柱所开设空腔内部的通孔,且活动柱一侧所开设的通孔与空心圆柱所开设的通孔处于同一中轴线上。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左侧所述活动柱的内部所开设空腔的一侧侧壁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另一端贯穿右侧所述空心圆柱并延伸至右侧所述空心圆柱外部,
且转轴位于两个活动柱所开设的空腔处的外圈均设置有齿轮,所述齿轮和活动柱开设空腔的一侧侧壁所设置的齿条啮合,所述转轴的一端设置有旋转把手。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右侧所述空心圆柱的一侧侧壁设置有L形板,所述L形板的一侧侧壁设置有贯穿L形板的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的一侧外圈设置有限位板。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限位板与L形板的一侧侧壁相互靠近的一侧设置有环绕在限位柱外圈的第一伸缩弹簧,所述限位柱的一端设置有拉板。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轴的一侧外圈设置有限位圆板,所述限位圆板的外圈均匀开设有六到八组限位孔,且限位圆板外圈所开设的限位孔与限位柱相适配。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座板的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框体靠近座板所开设凹槽的一侧同样开设有凹槽,且座板一侧所开设凹槽的一侧侧壁设置有第二伸缩弹簧,所述第二伸缩弹簧的另一端焊接有延伸至框体所开设卡槽内部的卡板。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框体所开设凹槽的一侧侧壁焊接有第三伸缩弹簧,所述第三伸缩弹簧的另一端与卡板的一侧侧壁焊接,所述卡板远离第三伸缩弹簧的一侧侧壁设置有卡块,所述框体所开设凹槽的一侧侧壁开设有卡槽,且框体开设凹槽的一侧侧壁所开设的卡槽与卡块相适配,所述卡板的一侧侧壁设置有贯穿并延伸至座板外部的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位于座板外部的一端设置有按压板,所述底座的一侧侧壁设置有踏板。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椎管内麻醉坐位穿刺固定架,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6]1、该一种椎管内麻醉坐位穿刺固定架,通过设置空心圆柱、活动柱和支撑板等,可拉动拉板,进而能够带动限位柱移动,从而可将限位柱从限位圆板所开设的限位孔中移出,此时可转动旋转把手,进而能够带动转轴转动,进一步能够带动齿轮转动,进而能够通过齿条带动活动柱移动,可将活动柱从空心圆柱内移出,进而能够带动连接板移动,进一步能够通过支撑座带动支撑板移动,从而实现了对支撑板高度的调节的目的,可使得患者的背部成医生所需要的弯度;
[0017]2、该一种椎管内麻醉坐位穿刺固定架,通过设置空心圆柱、活动柱和支撑板等,可拉动拉板,进而能够带动限位柱移动,从而可将限位柱从限位圆板所开设的限位孔中移出,此时可转动旋转把手,进而能够带动转轴转动,进一步能够带动齿轮转动,进而能够通过齿条带动活动柱移动,可将活动柱从空心圆柱内移出,进而能够带动连接板移动,进一步能够通过支撑座带动支撑板移动,从而实现了对支撑板高度的调节的目的,能够减轻患者背部弯曲时腰部所产生的疲劳感,节省患者的体力,而且,也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活动柱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限位柱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专利技术座板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专利技术卡块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1、底座;2、伸缩杆;3、液压缸;4、踏板;5、框体;6、空心圆柱;7、拉板;8、转轴;9、支撑座;10、支撑板;11、连接板;12、限位圆板;13、旋转把手;14、按压板;15、座板;
16、连接座;17、L形板;18、活动柱;19、齿轮;20、齿条;21、限位板;22、第一伸缩弹簧;23、限位柱;24、卡块;25、第二伸缩弹簧;26、卡板;27、连接柱;28、第三伸缩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实施例一:
[0026]请参阅图1、图2和图3,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部表面开设有凹槽,且底座1的顶部表面所开设的凹槽底部内壁设置有液压缸3,液压缸3的输出端设置有连接座16,连接座16的顶部表面设置有座板15,座板15的一侧侧壁铰接有框体5,框体5的顶部表面两侧均设置有空心圆柱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椎管内麻醉坐位穿刺固定架,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表面开设有凹槽,且底座(1)的顶部表面所开设的凹槽底部内壁设置有液压缸(3),所述液压缸(3)的输出端设置有连接座(16),所述连接座(16)的顶部表面设置有座板(15),所述座板(15)的一侧侧壁铰接有框体(5),所述框体(5)的顶部表面两侧均设置有空心圆柱(6),所述空心圆柱(6)的内部设置有贯穿并延伸至空心圆柱(6)顶部的活动柱(18),所述活动柱(18)位于空心圆柱(6)顶部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板(11),所述连接板(11)的顶部表面设置有支撑座(9),所述支撑座(9)的顶部表面设置有支撑板(10),所述底座(1)的顶部表面所开设的凹槽底部内壁四角均设置有伸缩杆(2),所述伸缩杆(2)输出端与连接座(16)的底部表面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椎管内麻醉坐位穿刺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柱(18)的内部开设有空腔,且空腔的一侧侧壁设置有齿条(20),右侧所述活动柱(18)的一侧开设有贯穿活动柱(18)所开设空腔并延伸至活动柱(18)另一侧的通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椎管内麻醉坐位穿刺固定架,其特征在于:右侧所述空心圆柱(6)的一侧开设有贯穿空心圆柱(6)的通孔,且空心圆柱(6)所开设的通孔与右侧活动柱(18)所开设的通孔处于同一中轴线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椎管内麻醉坐位穿刺固定架,其特征在于:左侧所述空心圆柱(6)的一侧开设有贯穿并延伸至空心圆柱(6)空心处的通孔,左侧所述活动柱(18)的一侧开设有贯穿并延伸至活动柱(18)所开设空腔内部的通孔,且活动柱(18)一侧所开设的通孔与空心圆柱(6)所开设的通孔处于同一中轴线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椎管内麻醉坐位穿刺固定架,其特征在于:左侧所述活动柱(18)的内部所开设空腔的一侧侧壁转动连接有转轴(8),所述转轴(8)的另一端贯穿右侧所述空心圆柱(6)并延伸至右侧所述空心圆柱(6)外部,且转轴(8)位于两个活动柱(18)所开设的空腔处的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建良程远卢鑫磊雷卫平黄娅琴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