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丽红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钢结构支撑系统及支撑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11615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8 14: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钢结构支撑系统及支撑方法,所述支撑底座的上端设有顶板,所述顶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抬升机构,所述支撑底座的两端滑动连接对称分布的L型支撑杆,所述L型支撑杆的远离支撑底座的一端固定连接支撑底板,该装置设有收缩机构,工人可以通过遥控器开启转动电机带动转动电机轴转动带动滑板向上移动,滑板向上移动带动第一吊耳向上移动,第一吊耳向上移动带动滚轮向上移动从而使支撑底座与滑轮的下端均与地面接触,可以增加装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进而可以使该装置固定在地面上,还可以防止装置移动,从而使顶板与钢结构产生偏移,容易造成支撑错位,导致钢结构坍塌对工人造成伤害,并且增加支出成本。并且增加支出成本。并且增加支出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钢结构支撑系统及支撑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支撑
,具体为一种建筑钢结构支撑系统及支撑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钢结构是由钢制材料组成的结构,是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结构主要由型钢和钢板等制成的钢梁、钢柱、钢桁架等构件组成,并采用硅烷化、纯锰磷化、水洗烘干、镀锌等除锈防锈工艺。各构件或部件之间通常采用焊缝、螺栓或铆钉连接。因其自重较轻,且施工简单,广泛应用于大型厂房、场馆、超高层等领域。钢结构容易锈蚀,一般钢结构要除锈、镀锌或涂料,且要定期维护,然而钢结构在没有完全安装之前需要支撑装置来对其进行支撑。
[0003]但是,一般的钢结构支撑装置无法增加装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进而无法使该装置固定在地面上,还不能防止装置移动,从而容易造成支撑错位而导致钢结构坍塌对工人造成伤害,并且增加支出成本;并且不能在支撑钢结构上升时可以提高支撑钢结构的稳定性,还不能调节支撑钢结构的高度,不能适应于不同高度的钢结构的支撑,导致重复更换设备而造成工作效率的降低,实用性降低;还有的支撑装置需要人为操作,降低自动化程度,增加工人的劳动力,减缓工作效率。
[0004]因此,有必要设计一个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建筑钢结构支撑系统及支撑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钢结构支撑系统及支撑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钢结构支撑系统,包括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的上端设有顶板,所述顶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抬升机构,所述支撑底座的两端滑动连接对称分布的L型支撑杆,所述L型支撑杆的远离支撑底座的一端固定连接支撑底板,所述支撑底板的下端设有滑轮,所述滑轮的内部穿插有滑轮轴且转动连接,所述滑轮轴的两端固定连接支撑底板,所述L型支撑杆的远离支撑底板的一端上侧固定连接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与抬升机构联动且均设在支撑底座内,所述支撑底座的下端滑动连接滑板,所述滑板的两端均固定连接对称分布的滑块,所述滑块滑动连接滑槽,所述滑槽对称的设在支撑底座的下端内部的两侧,所述滑板的下端固定连接若干个均匀分布的第一吊耳,所述第一吊耳的下端内部设有滚轮,所述滚轮的内部穿插有滚轮轴且转动连接,所述滚轮轴的两端固定连接第一吊耳,所述滑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收缩机构,所述收缩机构设在支撑底座的内部。
[0007]优选的,所述抬升机构包括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一端固定连接支撑底座另一端设有旋转电机轴,所述旋转电机轴的远离旋转电机的一端穿插有第一锥齿轮与支撑机构,所述第一锥齿轮与支撑机构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的两端分别啮合连接第二锥齿轮与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与第三锥齿轮的远离第一锥齿轮的一端均固定连接转
轴,所述转轴转动连接支撑底座,所述转轴的第二锥齿轮与第三锥齿轮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蜗杆,所述第一蜗杆的远离转轴的一端转动连接支撑底座,所述第一蜗杆的上端啮合连接第一涡轮,所述第一涡轮的内部穿插有固定轴且转动连接,所述固定轴的两端固定连接支撑底座,所述第一涡轮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远离第一涡轮的一端铰连接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上端设有第二吊耳且铰连接,所述第二吊耳的上端固定连接顶板,所述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的铰接处的外侧分别设有第三吊耳与第四吊耳且相互铰连接,所述第三吊耳与第四吊耳的远离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的铰接处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滑筒与滑杆,所述滑杆的远离第四吊耳的一端固定连接限位盘,所述限位盘滑动连接滑筒的内部,所述滑杆滑动连接滑筒。
[0008]优选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二皮带轮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锥齿轮且内部固定连接旋转电机轴,所述第二皮带轮的外侧啮合连接皮带,所述皮带的远离第二皮带轮的一端啮合连接第一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的内部穿插有第一皮带轮轴且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皮带轮轴的远离第一皮带轮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蜗杆,所述第一皮带轮轴的两端固定连接支撑底座,所述第二蜗杆的下端啮合连接第二涡轮,所述第二涡轮的两端均固定连接对称分布的滚珠丝杠且固定连接,所述滚珠丝杠的外侧转动连接支撑底座,所述滚珠丝杠的外侧滚珠丝杠副连接滚珠螺母,所述滚珠螺母的下端固定连接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下端固定连接L型支撑杆,所述连接柱与L型支撑杆均滑动连接支撑底座。
[0009]优选的,所述收缩机构包括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的一端固定连接支撑底座另一端设有转动电机轴,所述转动电机轴的远离转动电机的一端固定连接凸轮,所述凸轮的内部设有凸轮槽,所述凸轮槽内滑动连接圆球,所述圆球的远离凸轮的一端固定连接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远离圆球的一端固定连接矩形滑块,所述矩形滑块的内部穿插有第二光轴,所述第二光轴的两端固定连接拐杆,所述拐杆的中段内部穿插有固定销且转动连接,所述固定销的两端固定连接支撑底座,所述拐杆的远离凸轮的一端设有滑动吊耳且铰连接,所述滑动吊耳的内部穿插有第一光轴且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光轴的两端固定连接滑板。
[0010]优选的,所述第二涡轮两端的滚珠丝杠的旋向相反。
[0011]优选的,所述滑轮的下端与支撑底座的下端平齐。
[0012]优选的,所述圆球的直径与凸轮槽的宽度一致。
[0013]优选的,所述滚轮的外侧设有防滑套。
[0014]优选的,所述旋转电机与转动电机的启停均由遥控器控制。
[0015]一种建筑钢结构支撑方法,其步骤是:
[0016]步骤一:把该装置移动至作业地点,工人可以通过滚轮把该装置移动至作业地点处;
[0017]步骤二:固定装置,工人可以通过遥控器开启转动电机带动转动电机轴转动带动滑板向上移动,滑板向上移动带动第一吊耳向上移动,第一吊耳向上移动带动滚轮向上移动从而使支撑底座与滑轮的下端均与地面接触,完成收缩机构功能,转动电机带动转动电机轴转动,转动电机轴转动带动凸轮转动,凸轮转动带动凸轮槽转动,凸轮槽转动带动圆球移动,圆球移动带动固定柱移动,固定柱移动带动矩形滑块移动,矩形滑块移动带动拐杆的一端向下转动,拐杆的一端向下移动带动拐杆的另一端向上转动,拐杆的另一端向上转动带动滑动吊耳向上移动,滑动吊耳向上移动带动第一光轴向上移动,第一光轴向上移动带
动滑板向上移动,滑板向上移动从而带动滚轮向上移动,完成收缩机构功能;
[0018]步骤三:对钢结构进行支撑,工人可以通过遥控器开启旋转电机分别带动第一锥齿轮与第二皮带轮转动,第一锥齿轮转动带动顶板向上移动从而可以支撑钢结构,第二皮带轮转动带动对称分布的L型支撑杆会随着顶板的升高而加长从而使得滑轮支撑该装置,完成对钢结构的支撑功能,旋转电机转动带动旋转电机轴转动,旋转电机轴转动分别带动第一锥齿轮与第二皮带轮转动,第一锥齿轮转动分别带动第二锥齿轮与第三锥齿轮转动,第二锥齿轮与第三锥齿轮转动带动转轴转动,转轴转动带动第一蜗杆转动,第一蜗杆转动带动第一涡轮转动,第一涡轮转动带动第二连杆转动,第二连杆转动带动第一连杆向上移动从而带动顶板向上移动,完成抬升机构功能,第二皮带轮转动带动皮带移动,皮带移动带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钢结构支撑系统,包括支撑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座(1)的上端设有顶板(5),所述顶板(5)的下端固定连接抬升机构,所述支撑底座(1)的两端滑动连接对称分布的L型支撑杆(3),所述L型支撑杆(3)的远离支撑底座(1)的一端固定连接支撑底板(4),所述支撑底板(4)的下端设有滑轮(50),所述滑轮(50)的内部穿插有滑轮轴(51)且转动连接,所述滑轮轴(51)的两端固定连接支撑底板(4),所述L型支撑杆(3)的远离支撑底板(4)的一端上侧固定连接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与抬升机构联动且均设在支撑底座(1)内,所述支撑底座(1)的下端滑动连接滑板(10),所述滑板(10)的两端均固定连接对称分布的滑块(46),所述滑块(46)滑动连接滑槽(47),所述滑槽(47)对称的设在支撑底座(1)的下端内部的两侧,所述滑板(10)的下端固定连接若干个均匀分布的第一吊耳(11),所述第一吊耳(11)的下端内部设有滚轮(2),所述滚轮(2)的内部穿插有滚轮轴(12)且转动连接,所述滚轮轴(12)的两端固定连接第一吊耳(11),所述滑板(10)的上端固定连接收缩机构,所述收缩机构设在支撑底座(1)的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钢结构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抬升机构包括旋转电机(21),所述旋转电机(21)的一端固定连接支撑底座(1)另一端设有旋转电机轴(22),所述旋转电机轴(22)的远离旋转电机(21)的一端穿插有第一锥齿轮(23)与支撑机构,所述第一锥齿轮(23)与支撑机构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23)的两端分别啮合连接第二锥齿轮(24)与第三锥齿轮(25),所述第二锥齿轮(24)与第三锥齿轮(25)的远离第一锥齿轮(23)的一端均固定连接转轴(13),所述转轴(13)转动连接支撑底座(1),所述转轴(13)的第二锥齿轮(24)与第三锥齿轮(25)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蜗杆(9),所述第一蜗杆(9)的远离转轴(13)的一端转动连接支撑底座(1),所述第一蜗杆(9)的上端啮合连接第一涡轮(8),所述第一涡轮(9)的内部穿插有固定轴(48)且转动连接,所述固定轴(48)的两端固定连接支撑底座(1),所述第一涡轮(8)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连杆(7),所述第二连杆(7)的远离第一涡轮(8)的一端铰连接第一连杆(6),所述第一连杆(6)的上端设有第二吊耳(14)且铰连接,所述第二吊耳(14)的上端固定连接顶板(5),所述第一连杆(6)与第二连杆(7)的铰接处的外侧分别设有第三吊耳(15)与第四吊耳(19)且相互铰连接,所述第三吊耳(15)与第四吊耳(19)的远离第一连杆(6)与第二连杆(7)的铰接处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滑筒(16)与滑杆(18),所述滑杆(18)的远离第四吊耳(19)的一端固定连接限位盘(17),所述限位盘(17)滑动连接滑筒(16)的内部,所述滑杆(18)滑动连接滑筒(16)。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建筑钢结构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包括第二皮带轮(49),所述第二皮带轮(49)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锥齿轮(23)且内部固定连接旋转电机轴(22),所述第二皮带轮(49)的外侧啮合连接皮带(26),所述皮带(26)的远离第二皮带轮(49)的一端啮合连接第一皮带轮(28),所述第一皮带轮(28)的内部穿插有第一皮带轮轴(29)且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皮带轮轴(29)的远离第一皮带轮(28)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蜗杆(27),所述第一皮带轮轴(29)的两端固定连接支撑底座(1),所述第二蜗杆(27)的下端啮合连接第二涡轮(30),所述第二涡轮(30)的两端均固定连接对称分布的滚珠丝杠(31)且固定连接,所述滚珠丝杠(31)的外侧转动连接支撑底座(1),所述滚珠丝杠(31)的外侧滚珠丝杠副连接滚珠螺母(32),所述滚珠螺母(32)的下端固定连接连接柱(33),所述连接柱(33)的下端固定连接L型支撑杆(3),所述连接柱(33)与L型支撑杆(3)均滑动连接支撑底座(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钢结构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缩机构包括转动电机(38),所述转动电机(38)的一端固定连接支撑底座(1)另一端设有转动电机轴(39),所述转动电机轴(39)的远离转动电机(38)的一端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丽红胡海龙
申请(专利权)人:周丽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