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乳腺癌术后并发症治疗支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1563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8 14: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乳腺癌术后并发症治疗支具,包括胸部绑带和柔性板,所述胸部绑带外表面的两侧均缝制有侧边布袋。该乳腺癌术后并发症治疗支具,通过侧边布袋与后侧布袋的设置,能够根据体型的不同,将肩部绑带的底部与侧边固定带的底部分别在侧边布袋和后侧布袋内移动,在调整至合适位置后,将二号绑绳与一号绑绳从捆绑孔被伸出,并将肩部绑带下端的两个二号绑绳进行缠绕打结,将侧边固定带下端的两个一号绑绳进行缠绕打结,从而将肩部绑带与侧边固定带的位置进行固定,随后将肩部绑带的另一端缠绕在日字扣的内部,调整缠绕距离,根据体型不同,调整不同的束缚位置,以此可将肩部绑带与侧边固定带移动至远离伤口的位置,以防止将伤口挤压。防止将伤口挤压。防止将伤口挤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乳腺癌术后并发症治疗支具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乳腺癌术后并发症治疗支具。

技术介绍

[0002]乳腺癌是乳腺上皮细胞在多种致癌因子的作用下,发生增殖失控的现象。疾病早期常表现为乳房肿块、乳头溢液、腋窝淋巴结肿大等症状,晚期可因癌细胞发生远处转移,出现多器官病变,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
[0003]现有技术中,如中国专利申请CN109907884A一种乳腺癌术后并发症治疗支具,包括胸壁加压托、腋窝加压托和穿戴式乳腺癌术后包扎固定绑带;胸壁加压托为扁平垫状结构;腋窝加压托为椭圆体结构,包括柔软外层和硬质内核,硬质内核设置在柔软外层内部并与柔软外层固定连接;胸壁加压托表面及腋窝加压托的柔软外层还具有防滑结构;穿戴式乳腺癌术后包扎固定绑带包括腋窝—肩部绑带、胸部绑带、腋窝—肩部绑带长度调节装置、胸部绑带长度调节装置;腋窝—肩部绑带和胸部绑带分别都穿过腋窝—肩部绑带长度调节装置和胸部绑带长度调节装置,可进行长度调节。穿戴式乳腺癌术后包扎固定绑带可将胸壁加压托、腋窝加压托压紧在患处。
[0004]但现有技术中,肩部牵带为一侧固定式设计,牵引带与胸部绑带的连接位置固定,但是由于使用者的胖瘦不一,在不同体型的患者在使用时,无法调节肩部牵引带的牵引位置,从而导致在使用时,容易使得肩部牵引带与胸部绑带的连接处挤压患者的手术伤口位置,从而会影响伤口的正常愈合,且肩部牵引带与胸部牵引带的连接处位于腋下,会在胸部牵引带受到向下的力时,使得连接处会挤压腋窝处的手术伤口,从而导致腋窝处的伤口难以愈合,使得现有的乳腺癌术后并发症治疗支具的实用性较差。
[0005]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乳腺癌术后并发症治疗支具,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乳腺癌术后并发症治疗支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肩部牵带为一侧固定式设计,牵引带与胸部绑带的连接位置固定,但是由于使用者的胖瘦不一,在不同体型的患者在使用时,无法调节肩部牵引带的牵引位置,从而导致在使用时,容易使得肩部牵引带与胸部绑带的连接处挤压患者的手术伤口位置,从而会影响伤口的正常愈合,且肩部牵引带与胸部牵引带的连接处位于腋下,会在胸部牵引带受到向下的力时,使得连接处会挤压腋窝处的手术伤口,从而导致腋窝处的伤口难以愈合,使得现有的乳腺癌术后并发症治疗支具的实用性较差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乳腺癌术后并发症治疗支具,包括胸部绑带和柔性板,所述胸部绑带外表面的两侧均缝制有侧边布袋,所述胸部绑带外表面的中部缝制有后侧布袋,所述侧边布袋与内防护垫圈的内部均开设有捆绑内槽,所述侧边布袋与后侧布袋的中部下方开设有捆绑孔,所述侧边布袋的内部设置有侧边固定带,所
述后侧布袋的内部设置有肩部绑带,所述侧边固定带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日字扣,所述侧边固定带下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一号绑绳,所述肩部绑带一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二号绑绳。
[0008]优选的,所述胸部绑带外表面的两端分别缝制有一号绑带与二号绑带,所述一号绑带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插件卡扣,所述插件卡扣的内部卡接设置有卡接插块。
[0009]优选的,所述胸部绑带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内防护垫圈。
[0010]优选的,所述柔性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胸部防护气囊,所述柔性板上端的一侧开设有卡接槽口,所述柔性板的上端一侧设置有缓冲气囊块。
[0011]优选的,所述缓冲气囊块的下端中部开设有卡接安装槽,所述卡接安装槽与柔性板上端的一侧卡接固定。
[0012]优选的,所述缓冲气囊块的一侧与胸部防护气囊上端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连通软管,两个所述连通软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充气口。
[0013]优选的,所述柔性板上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橡胶防护垫,所述橡胶防护垫位于卡接槽口的一侧。
[0014]优选的,所述柔性板内部的外缘处固定连接有金属限制外环,所述柔性板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内支撑限制条,所述内支撑限制条的端部与金属限制外环固定连接。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1、通过侧边布袋与后侧布袋的设置,配合侧边固定带与肩部绑带,可在不同体型的人进行使用时,能够根据体型的不同,将肩部绑带的底部与侧边固定带的底部分别在侧边布袋和后侧布袋内移动,在调整至合适位置后,将二号绑绳与一号绑绳从捆绑孔被伸出,并将肩部绑带下端的两个二号绑绳进行缠绕打结,将侧边固定带下端的两个一号绑绳进行缠绕打结,从而将肩部绑带与侧边固定带的位置进行固定,在固定后,将肩部绑带的另一端缠绕在日字扣的内部,调整缠绕距离,根据体型不同,调整不同的束缚位置,以此可将肩部绑带与侧边固定带移动至远离伤口的位置,以防止将伤口挤压,导致伤口难以愈合的问题;
[0017]2、通过侧边布袋与后侧布袋的设置,采用二号绑绳与一号绑绳打结的方式进行固定,可较大程度地降低胸部绑带外侧的凸起程度,防止在躺下时,凸起较高,会将背部挤压,使的背部不适的问题,同时二号绑绳与一号绑绳打结的连接方式,可在将肩部绑带与肩部牵引后,肩部绑带的底部与侧边固定带的底部均会根据牵引位置的不同,转动一定角度,从而能够使得肩部绑带与侧边固定带的两侧边的受力相等,使得使用较为舒适,同时二号绑绳、一号绑绳、日字扣、肩部绑带均为布料,柔韧性较好,能够在患者躺下时较好地贴合皮肤,避免出现挤压皮肤的现象;
[0018]3、通过胸部防护气囊与缓冲气囊块的设置,胸部防护气囊与缓冲气囊块均为气囊,可在对胸部以及腋下继续支撑时,可使得胸部以及腋下的各个支撑位置受到的压力均相等,防止出现一侧压力较大,将伤口挤压破损的情况,从而能够较好地对患处进行支撑,增加使用舒适度;
[0019]4、通过缓冲气囊块、柔性板以及胸部防护气囊的设置,采用将缓冲气囊块与柔性板组合式的支撑方式,可使得缓冲气囊块的稳定性更好,不易掉落,若采用凸点式的增加摩擦的方式防止脱落,会在缓冲气囊块受到向下的力掉落时,容易对腋下伤口产生拉扯,从而容易导致腋下伤口被撕扯,造成患者伤口疼痛的问题,造成使用舒适性较差,同时柔性板采
用由胸部绑带与患者皮肤之间挤压夹紧的方式,可在柔性板受到向下的力时,会由胸部绑带进行承托,以防止胸部防护气囊将胸部伤口拉扯受损,从而增加使用舒适性与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乳腺癌术后并发症治疗支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乳腺癌术后并发症治疗支具的侧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乳腺癌术后并发症治疗支具的倾斜仰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乳腺癌术后并发症治疗支具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乳腺癌术后并发症治疗支具图4中A区域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5]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乳腺癌术后并发症治疗支具图4中B区域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6]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乳腺癌术后并发症治疗支具中柔性板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乳腺癌术后并发症治疗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胸部绑带(1)和柔性板(13),所述胸部绑带(1)外表面的两侧均缝制有侧边布袋(7),所述胸部绑带(1)外表面的中部缝制有后侧布袋(19),所述侧边布袋(7)与内防护垫圈(17)的内部均开设有捆绑内槽(22),所述侧边布袋(7)与后侧布袋(19)的中部下方开设有捆绑孔(8),所述侧边布袋(7)的内部设置有侧边固定带(11),所述后侧布袋(19)的内部设置有肩部绑带(9),所述侧边固定带(1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日字扣(10),所述侧边固定带(11)下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一号绑绳(12),所述肩部绑带(9)一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二号绑绳(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乳腺癌术后并发症治疗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胸部绑带(1)外表面的两端分别缝制有一号绑带(2)与二号绑带(5),所述一号绑带(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插件卡扣(3),所述插件卡扣(3)的内部卡接设置有卡接插块(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乳腺癌术后并发症治疗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胸部绑带(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内防护垫圈(17)。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乳腺癌术后并发症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兴超邹力君
申请(专利权)人: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