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叶脉状内通道的液体润滑减阻深松机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15224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8 14: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叶脉状内通道的液体润滑减阻深松机具。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机架、安装在机架上的深松铲、设置在深松铲上的减阻机构、安装在机架上用于给减阻机构提供减阻润滑液体的液体箱。减阻机构的叶脉主通道与多个叶脉分支通道形成深松铲内部的叶脉状内通道,且采用加压控制装置对进入到叶脉状内通道中的液体加压,实现利用液体对深松的土壤进行润滑减阻的作用,在深松过程中,叶脉状内通道使得深松铲刃口迎土面各个深度上均会形成固液二向流动界面,大幅度地降低深松机的工作阻力,进而减少牵引装置对深松铲的牵引力,不需要采用大马力拖拉机进行深松作业,降低深松机具的耗能和成本。降低深松机具的耗能和成本。降低深松机具的耗能和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叶脉状内通道的液体润滑减阻深松机具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机械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叶脉状内通道的液体润滑减阻深松机具。

技术介绍

[0002]深松作业是农业保护性耕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有效地改善土壤耕层结构、打破犁底层,促进土壤的水分平衡,蓄水抗旱,渗水防涝。同时,能够提高土壤温度,增加土壤抗水蚀,抗风蚀能力,有利于提高作物根系生长发育,提高产量。
[0003]目前深松作业存在以下问题:
[0004](1)深松阻力非常大:由于深松机在进行深松作业时耕作深度较大,对土壤扰动范围较大,因此作业阻力较大;此外,部分深松地块多年未耕作或为刚刚开垦的荒地,因此其深松阻力将会更大。
[0005](2)成本较高:由于深松作业必须由大马力拖拉机带动,因此成本较高,小农户由于资金的紧缺,无法购买及使用深松机,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深松机的发展及推广。
[0006](3)能耗较大:深松机在进行深松作业时,其耗能要比正常耕作时大得多,因此拖拉机的耗油量也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因深松阻力较大,导致的深松机具耗能大、成本高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降低深松产阻力的具有叶脉状内通道的液体润滑减阻深松机具。
[0008]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叶脉状内通道的液体润滑减阻深松机具,包括机架、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深松铲、设置在所述深松铲上的减阻机构、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用于给所述减阻机构提供减阻润滑液体的液体箱;
[0009]所述深松铲包括与所述机架安装的连接部、用于深入到土层下的弧形铲体以及铲尖;
[0010]所述减阻机构包括贯穿所述深松铲的连接部与弧形铲体至铲尖位置的叶脉主通道、开设在所述弧形铲体上且与所述叶脉主通道通过叶脉分支通道相连通的铲体导流孔;所述铲尖上开设有至少一个与所述叶脉主通道相连通的铲尖导流孔;
[0011]所述铲体导流孔和所述铲尖导流孔均设置在所述深松铲的迎土面。
[0012]进一步地,所述弧形铲体的横截面为三角形,三角形的两斜边为所述深松铲的迎土面的斜面刃口。
[0013]进一步地,所述铲体导流孔为十个,均布在所述弧形铲体的两斜面刃口上。
[0014]进一步地,所述铲体导流孔对称设置在所述弧形铲体的两斜面刃口上。
[0015]进一步地,两对称设置的所述铲体导流孔沿所述叶脉分支通道之间的夹角30
°
≤a≤45
°

[0016]进一步地,所述铲体导流孔错位设置在所述弧形铲体的两斜面刃口上。
[0017]进一步地,所述叶脉主通道与多个叶脉分支通道形成所述深松铲内部的叶脉状内通道。
[0018]进一步地,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安装所述深松铲的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设置有用于穿设所述深松铲的连接部的至少一个腔体和设置在所述腔体对应安装架上用于紧固连接部的紧固螺钉。
[0019]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用于给进入到所述叶脉主通道的液体加压和控制流量的加压控制装置,所述加压控制装置包括与液体箱管路连通的变频增压泵、与所述变频增压泵液路连通的流量控制仪以及设置在所述变频增压泵与流量控制仪之间的阀门;
[0020]所述流量控制仪与所述叶脉主通道通液路连通。
[0021]更进一步地,所述铲尖为扁凿形铲尖;所述铲尖的迎土面与所述弧形铲体的迎土面顶部处于同一弧形面上;所述铲尖导流孔沿所述叶脉主通道对称设置,两所述铲尖导流孔沿所述叶脉分支通道形成的夹角30
°
≤b≤45
°

[0022]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具有叶脉状内通道的液体润滑减阻深松机具的有益效果是:
[0023]1、本专利技术叶脉主通道与多个叶脉分支通道形成所述深松铲内部的叶脉状内通道,且采用加压控制装置对进入到叶脉状内通道中的液体加压,实现利用液体对带深松的土地润滑减阻的作用,且叶脉状内通道和三角形斜面刃口,在深松过程中,叶脉状内通道使得深松铲刃口迎土面各个深度上均会形成固液二向流动界面,这一界面的形成能够大幅度地降低深松机的工作阻力,进而减少牵引装置对深松铲的牵引力,不需要采用大马力拖拉机进行深松作业,降低深松机具的耗能和成本。
[0024]2、本专利技术的具有叶脉状内通道的液体润滑减阻深松机具的结构简单,且采用可调节的安装架,实现深松铲与机架的固定作用的同时,可以根据深松的深度和位置对深松铲与机架的位置和深松铲的入土深度进行调节,能够适用不同深松要求的深松作业,同时采用紧固螺栓进行固定,安装、拆卸方便,提高深松作业的工作效率和适用广泛性。
[0025]3、本专利技术在变频增压泵、流量控制仪以及阀门的控制下实现具有叶脉状内通道的液体润滑减阻深松机具的叶脉状内通道喷水量的控制,可根据阻力的大小自动调整,阻力大时喷液量较大,阻力小时喷水量较小,从而达到自适应的减阻效果,避免了液体的浪费。
附图说明
[002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7]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深松机具的第一视角立体图;
[0028]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深松机具的第二视角立体图;
[0029]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深松铲的立体图;
[0030]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深松铲的沿中心爆炸图;
[0031]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深松铲的立体图;
[0032]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或二的安装架与深松铲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33]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或二的加压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中:1、机架,2、深松铲,21、连接部,22、弧形铲体,23、铲尖,3、减阻机构,31、叶脉主通道,32、叶脉分支通道,33/33

、铲体导流孔,34、铲尖导流孔,4、液体箱,5、加压控制装
置,51、变频增压泵,52、流量控制仪、53、阀门,6、安装架,61、腔体,62、紧固螺钉,63、紧固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35]现在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专利技术有关的构成。
[0036]实施例一
[0037]如图1

图4、图6以及图7所示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具有叶脉状内通道的液体润滑减阻深松机具的具体实施例,包括机架1、安装在机架1上的深松铲2、设置在深松铲2上的减阻机构3、安装在机架1上用于给减阻机构3提供润滑液体的液体箱4,其中,深松铲2包括与机架1安装的连接部21、用于深入到土层下的弧形铲体22以及铲尖23。
[0038]如图2和3图所示的减阻机构3包括贯穿深松铲2的连接部21与弧形铲体22至铲尖23位置的叶脉主通道31、开设在弧形铲体22上且与叶脉主通道31通过叶脉分支通道32相连通的铲体导流孔33;铲尖23上开设有至少一个与叶脉主通道31相连通的铲尖导流孔34;铲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叶脉状内通道的液体润滑减阻深松机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安装在所述机架(1)上的深松铲(2)、设置在所述深松铲(2)上的减阻机构(3)、安装在所述机架(1)上用于给所述减阻机构(3)提供减阻润滑液体的液体箱(4);所述深松铲(2)包括与所述机架(1)安装的连接部(21)、用于深入到土层下的弧形铲体(22)以及铲尖(23);所述减阻机构(3)包括贯穿所述深松铲(2)的连接部(21)与弧形铲体(22)至铲尖(23)位置的叶脉主通道(31)、开设在所述弧形铲体(22)上且与所述叶脉主通道(31)通过叶脉分支通道(32)相连通的铲体导流孔(33);所述铲尖(23)上开设有至少一个与所述叶脉主通道(31)相连通的铲尖导流孔(34);所述铲体导流孔(33)和所述铲尖导流孔(34)均设置在所述深松铲(2)的迎土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叶脉状内通道的液体润滑减阻深松机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铲体(22)的横截面为三角形,三角形的两斜边为所述深松铲(2)的迎土面的斜面刃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叶脉状内通道的液体润滑减阻深松机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铲体导流孔(33)为十个,均布在所述弧形铲体(22)的两斜面刃口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叶脉状内通道的液体润滑减阻深松机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铲体导流孔(33)对称设置在所述弧形铲体(22)的两斜面刃口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叶脉状内通道的液体润滑减阻深松机具,其特征在于:两对称设置的所述铲体导流孔(33)沿所述叶脉分支通道(32)之间的夹角30
°
≤a≤45
°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叶脉状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景立荆海洋郭颖杰刘敏付大平徐天月冯伟志姜立民孙也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