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水净化处理的搅拌导流机构及采用其的加砂高效沉淀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12933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8 14: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水净化处理的搅拌导流机构及采用其的加砂高效沉淀池,包括从上至下依次排列的固定支撑构件、活动支撑构件及导流筒,固定支撑构件安装有用于驱动活动支撑构件转动的第一驱动电机,活动支撑构件安装有第二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与一搅拌杆传动连接,并用于驱动搅拌杆围绕其自身的轴线转动,搅拌杆伸进至导流筒的内侧,且搅拌杆及导流筒的轴线均相对活动支撑构件的旋转中心径向偏移。该用于水净化处理的搅拌导流机构及采用其的加砂高效沉淀池可提升污水与生化药剂的搅拌混合效果,改善反应条件,从而提高净水效率。从而提高净水效率。从而提高净水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水净化处理的搅拌导流机构及采用其的加砂高效沉淀池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净化处理、水循环再生利用的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水净化处理的搅拌导流机构及采用其的加砂高效沉淀池。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为实现可持续、高质量的发展,国家大力倡导环保产业,水净化处理是其中一重要领域。随着长时间的工业发展,我国水资源污染较为严重,常见的包括有重金属污染、有机物污染、微生物污染等,水净化处理是实现水污染治理、水循环再生利用的重要手段。
[0003]在实现水净化处理时,往往涉及到往污水投入生化药剂,并采用搅拌机构(主要由搅拌电机和搅拌杆构成)进行搅拌,以提升污水中的重金属、有机物或微生物等与药剂反应效率。然而,现有的用于水净化处理的搅拌机构,其搅拌电机通常是安装在水净化处理池上方的一个固定位置上,因此其搅拌杆也只能在水净化处理池的一个位置进行搅拌;而水净化处理池通常具备较大的尺寸规格,搅拌杆只能在一个位置进行搅拌的特性导致其搅拌范围较小,进而导致污水与药剂的混合效果不佳,污水中的重金属、有机物或微生物等与药剂反应不够充分,净水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水净化处理的搅拌导流机构及采用其的加砂高效沉淀池,可提升污水与生化药剂的搅拌混合效果,改善反应条件,从而提高净水效率。
[0005]本专利技术的用于水净化处理的搅拌导流机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用于水净化处理的搅拌导流机构,包括从上至下依次排列的固定支撑构件、活动支撑构件及导流筒,所述固定支撑构件安装有用于驱动活动支撑构件转动的第一驱动电机,所述活动支撑构件安装有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与一搅拌杆传动连接,并用于驱动搅拌杆围绕其自身的轴线转动,所述搅拌杆伸进至导流筒的内侧,且搅拌杆及导流筒的轴线均相对活动支撑构件的旋转中心径向偏移。
[0007]进一步地,所述搅拌杆的轴线与所述导流筒的轴线重合,所述导流筒的轴线与所述活动支撑构件的旋转中心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导流筒的半径。
[0008]进一步地,所述导流筒与所述活动支撑构件通过两支撑杆构成固定连接,所述两支撑杆分别位于所述导流筒的相对两侧。
[0009]进一步地,所述导流筒的顶端设置有漏斗部,所述漏斗部的顶端的直径大于所述导流筒的直径,且所述漏斗部从顶端至底端呈逐渐收缩的形状。
[0010]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的顶端与所述活动支撑构件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的底端与所述漏斗部固定连接。
[0011]进一步地,所述导流筒的内侧设置有抗涡流导流板,所述抗涡流导流板位于所述
搅拌杆的下方。
[0012]进一步地,所述搅拌导流机构还包括轴承座、轴承及转轴,所述轴承座安装在固定支撑构件的顶面,所述轴承装配在轴承座的内侧并与轴承座转动配合,所述转轴的底端与活动支撑构件固定,所述转轴的顶端穿过固定支撑构件并与轴承固定。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有主动齿轮,所述转轴固定有从动齿轮,且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啮合。
[0014]本专利技术的加砂高效沉淀池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0015]一种加砂高效沉淀池,包括有依次连通的混凝池、混合池、絮凝池及沉淀池,还包括上述用于水净化处理的搅拌导流机构,混凝池、混合池、絮凝池、沉淀池位于所述固定支撑构件的下方,所述活动支撑构件位于絮凝池的上方,且所述导流筒位于絮凝池的内侧,所述固定支撑构件在对应混凝池和混合池的位置分别安装有第一搅拌装置及第二搅拌装置。
[0016]进一步地,所述加砂高效沉淀池还包括泥砂回流泵及水力旋流器,所述固定支撑构件在对应所述沉淀池的位置安装有刮泥装置,所述泥砂回流泵与所述沉淀池的底部连通,所述水力旋流器与所述泥砂回流泵连通。
[0017]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8]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用于水净化处理的搅拌导流机构及采用其的加砂高效沉淀池,由于搅拌杆及导流筒的轴线均相对活动支撑构件的旋转中心径向偏移,这意味着当第一驱动电机驱动活动支撑构件转动时,搅拌杆及导流筒均可以围绕活动支撑构件的旋转中心做圆周运动,因此搅拌杆及导流筒可移动至(水净化处理池的)不同位置,从而提升污水与生化药剂的搅拌混合效果,并尽可能地减少死角,改善反应条件,提高净水效率,而且导流筒做圆周运动时,刚好能够对(水净化处理池的)污水作大范围的搅动,这进一步提升了搅拌混合效果及净水效率。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用于水净化处理的搅拌导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图1所示搅拌导流机构的正面图;
[0021]图3为图1所示搅拌导流机构的内部结构图;
[0022]图4为图1所示搅拌导流机构的应用原理图一;
[0023]图5为图1所示搅拌导流机构的应用原理图二;
[0024]图6为图1所示搅拌导流机构的应用原理图三;
[0025]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加砂高效沉淀池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1、水净化处理池;10、固定支撑构件;11、活动支撑构件;12、导流筒;121、漏斗部;122、抗涡流导流板;13、第一驱动电机;131、主动齿轮;14、第二驱动电机;15、搅拌杆;16、支撑杆;17、轴承座;18、轴承;19、转轴;191、从动齿轮;20、混凝池;21、第一搅拌装置;30、混合池;31、第二搅拌装置;40、絮凝池;50、沉淀池;51、刮泥装置;60、泥砂回流泵;70、水力旋流器;80、混凝剂投放装置;90、絮凝剂投放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
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0028]参考图1

图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水净化处理的搅拌导流机构。该搅拌导流机构包括从上至下依次排列的固定支撑构件10、活动支撑构件11及导流筒12,固定支撑构件10安装有用于驱动活动支撑构件11转动的第一驱动电机13,活动支撑构件11安装有第二驱动电机14,第二驱动电机14与一搅拌杆15传动连接,并用于驱动搅拌杆15围绕其自身的轴线转动,搅拌杆15伸进至导流筒12的内侧,且搅拌杆15及导流筒12的轴线均相对活动支撑构件11的旋转中心径向偏移;其中,导流筒12与活动支撑构件11通过两支撑杆16构成固定连接,两支撑杆16分别位于导流筒12的相对两侧;为了提升连接强度,可适当增加支撑杆16的数量或尺寸,但是支撑杆16的数量或尺寸不能太大,否则会影响上下环流的形成。
[0029]参考图4

图6,水净化处理池1应用了上述搅拌导流机构。图5中的虚线L表示水净化处理池1内的污水的水面;图6为俯视视角观察水净化处理池1水面的示意图,其中圆周C1、圆周C2为导流筒12的运动轨迹,圆周C3表示运动中的导流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水净化处理的搅拌导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至下依次排列的固定支撑构件、活动支撑构件及导流筒,所述固定支撑构件安装有用于驱动活动支撑构件转动的第一驱动电机,所述活动支撑构件安装有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与一搅拌杆传动连接,并用于驱动搅拌杆围绕其自身的轴线转动,所述搅拌杆伸进至导流筒的内侧,且搅拌杆及导流筒的轴线均相对活动支撑构件的旋转中心径向偏移。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搅拌导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杆的轴线与所述导流筒的轴线重合,所述导流筒的轴线与所述活动支撑构件的旋转中心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导流筒的半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搅拌导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筒与所述活动支撑构件通过两支撑杆构成固定连接,所述两支撑杆分别位于所述导流筒的相对两侧。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搅拌导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筒的顶端设置有漏斗部,所述漏斗部的顶端的直径大于所述导流筒的直径,且所述漏斗部从顶端至底端呈逐渐收缩的形状。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搅拌导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的顶端与所述活动支撑构件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的底端与所述漏斗部固定连接。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搅拌导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筒的内侧设置有抗涡流导流板,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相荣郑旺生勾清宇范儒安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乌浦萨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